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述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   作者:田永锋
[导读] 在核心素养理念科学指导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不论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还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小学  田永锋  726001

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科学指导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不论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还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述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老师,如果教育教学视角只局限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上、纪律和习惯的培养上,教学思想就会显得比较狭隘,甚至会让教学的整体效益大打折扣。因此,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视角和思想,在教学中首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性、全面发展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的思维、能力、意志、意识等得到培养与提升,而不能只盯着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线性教学。这样不但会让数学教学的价值显现不出来,还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导致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成绩而努力,思想狭隘,认识受限,学习起来既累,效果还不理想。有大视野、大环境,学生才能有大胸怀,才能淡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压力,而且在轻松学好数学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意义。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灵敏性体现为:首先是思维的迅速,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要从各个角度入手,加强思维开发,促使学生的大脑运转,从而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其次是采用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方式,能够让学生由形见数,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也就是让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并且能够快速地思考并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述
        (一)强化习题训练,提升核心素养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为学生数学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供有力支持。为此,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尝试引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突破数学课堂、教材的种种限制,给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有一道应用题:有一个人要走完一条长180米的马路,前5分钟已经走了马路的20%,按照相同的速度,走完这条马路需要多久?在具体讲解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尝试采用至少三种方式来解题,如先从走路速度来解答,或者从分数角度出发进行解答。在尝试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后,学生便会认识到,利用走路速度进行解答是较为便捷的。这类开放性习题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创新探究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题目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进一步拓展其发散性思维。
        (二)采取数形结合教学,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数形结合教学方式是利用数学知识和图形之间的关系,把一些复杂的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相关性的理解,并且让学生使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能够养成学生的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让学生记住这些公式和概念,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具体的认知,一味地去套用公式解题,最终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和解题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问题解答时绘制图形,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加强学生对公式和知识点的理解,能够掌握并快速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很多时候,数学课上涉及的内容都比较抽象,教师就可以应用音频、图片或者视频来进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一课为例,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画出圆锥图形,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完成知识构建。与此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还可以更为细致地完成教学内容知识的归纳,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在学习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强化学生的空间感,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就学习的内容展示一部分与之相关的课外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发掘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整合利用,进而充分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数学广角”这一部分为例,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完成课外内容的补充,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训练内容与范围,同时通过更加完善的数学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不断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引导学生突破惯性思维
        老师的教学方式随着时间会形成一定的定式,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也是一样的。如果老师在教学中方法不创新、不灵活,总是采用惯用的方法和模式给学生灌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式,在遇上某一类题型时,他们只能想起老师教过的或者常用的一种方法,不会变通,也不会尝试新的方法。这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得不到培养和提升,而且压根没有自己的思维。学生所谓的思维,就是跟着老师的思想和方法走,没有多少自己思考的成分和结果。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设计新内容,创造新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保证他们学好数学,形成一定的自我思维。比如,一题多解、分组讨论发散思维、创设情境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拓展学生思路,让他们灵活地串联知识,创新学习方法,得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积累的多方面提升。
        (五)设置合理的课程导入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提升对课程导入的重视程度,只有具备良好的开端,才能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材“小数的意义”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对小数的概念加强理解,进而围绕相关内容开展课程的导入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接下来涉及的知识点有初步的理解,随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例如可以提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写法与读法?”等问题,有效帮助学生对这部分基本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并结合这些问题推进后续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小数意义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分类数学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对两位以内的小数进行分类,进而加强对一位小数与二位小数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是各项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将学生认知发展情况和知识灌输视为重点,很少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出充分考虑,导致很多学生存在对新知识接受、应用能力有待提升的情况。因此,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联系实际情况,积极尝试更新颖、多样化的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何颖.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20(16):50.
[2]陆晓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7):50.
[3]许琪.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20):54.
[4]吴细霞.浅谈小学数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141-142.
[5]白宝山.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