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   作者:康静纯 严然
[导读] “新工科”建设是“互联网+”时代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培养高水平“新工科”人才,其中思政建设不可或缺。

重庆西南大学  康静纯  严然  400700

摘要:“新工科”建设是“互联网+”时代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培养高水平“新工科”人才,其中思政建设不可或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培养爱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政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实现个体化与差异化学习、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完美结合课程内容时效性和实效性、建立全方位课程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等优势,可以提高其教学质量与效果,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字:新工科;形势与政策课程;翻转课堂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指出,新工科的内涵是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未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
        习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提出,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课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部分,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教育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的教育课;[2]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时效性强、涉及知识面广,与时事政治高度结合等特点,担负着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教育及教学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工作,对其工作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因此,为了适应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改变,推进“新工科”思政课程与信息化教学的结合改革是必然的,探索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应用是顺应新时代下思政教学发展趋势的,是适应“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
        一.新工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背景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教学中的一种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发生颠倒的教学模式。传统模式下任课教师站在学生与所学知识的中间,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直接获取知识,任课教师通过线下互动式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结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线上的自主学习。[3]学生在线上观看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阅读老师发布的个性化教学材料进行自学,课堂上通过针对性讲解、任务协作、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讨论进行知识内化、巩固。
        (二)新工科学生的特点
        “新工科”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偏向理工科,因此“新工科”专业的学生高中大多是理科生,由于高中文理分科,他们接受的思政教育相对较少,人文素养相对较为欠缺。“新工科”背景下培养人才的过程更看重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容易出现重专业课程轻思政课程的倾向,导致像形势与政策课程这样的思政教育课相比于专业课程被忽视。
        “新工科”看重学生发展的国际性特点,学生学习的专业内容大多为国外开发制作的软件和技术,容易影响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新工科”下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网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 [4]
        “新工科”想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坚定的专业人才,需要实现专业知识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5]形势与政策课可以结合复杂的国际形势、日趋白热化的科技竞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爱国主义、时代责任担当等。
        “新工科”下的学生由于所在专业发展快速、日新月异的特点,对新媒体、新技术等接受程度较高于其他专业。同时,学生能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线上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
        二.传统工科背景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
        (一)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滞后
        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仍为半年前或更早以前的形势与政策,忽略了该课程时效性强的特点,教学内容滞后严重。部分任课教师并未结合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等进行教学,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缺乏对时事政治的探索学习,可能让学生对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了解认识出现偏差,不利于培养具有时代蕴含和中国特色的“新工科”人才,不利于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教学模式落后
        部分任课教师对课程的讲授偏重于理论讲述,教学内容较为繁琐。甚至出现个别任课教师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宣读课件或教材内容的情况。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变成了单纯把思政内容灌输给学生,因此出现“教学内容吸引力不大”、“教学方式一成不变”、“上课抬头率低”、“学生不想上课”和“学生表面上配合,实际上敷衍”等问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评价方式单一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方式为传统的终结式考核,学生只需要在期末上交一篇论文,难以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有效考察,无法推动学生对思政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与探讨,难以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标。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意义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形势与政策课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形势与政策课可以通过教授优秀的思想文化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和进步;传授人文知识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6];讲授中国的发展路线和方针政策等来引领大学生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引领大学生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三.新工科背景下翻转课堂的特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围绕“如何教学”构建教学环境和条件,因此黑板与粉笔是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的教学工具。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像翻转课堂一样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学习知识”为主,围绕“如何学习”构建教学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等,教师、教材、技术、媒体等都是学生的学习来源和支持。
        (二)线上线下结合
        传统工科背景下,学生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坐在教室听课。新工科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更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建构能力,不拘泥于时间地点,不断汲取知识、动手实践、研讨反思。
翻转课堂依托的线上学习平台让学习内容不受时间、空间、主体的束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只有线上学习时,无人监督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提出了新挑战。自控力不佳的学生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是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计算机、手机等媒体的组合在线上对各种各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师生、同学之间还可以在线上进行互动讨论等。同时,任课教师在线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研讨,检验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然后对下一阶段的个性化学习进行指导和调控。



        (三)实时检测学习情况
        新工科背景下,我们计划针对性培养人才,因此我们需要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只能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映情况来估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无法准确掌握班级多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情况。翻转课堂依托于各种线上学习平台,对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况、老师每节课布置的作业的完成情况、线上测验的成绩等都有着明确的数据记录。[7]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任课教师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达到更好的个性化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变革
        传统工科背景下,评价方式大多只有期末的终结性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依托于线上学习平台,我们可以采用十分详细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在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每个时段都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8]对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解决。过程性评价可以进行前后比较,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等进行反思总结,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达成新工科下学生的多维培养目标。
        四.新工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应用路径探索
        (一)开展个体化与差异化教学
        传统工科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授课方式大多为大班上课,不利于开展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等;不利于任课教师随时了解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针对性进行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
        新工科下的学生所在专业与高中所学知识皆偏向理工科,在思政知识基础方面与偏向文史科学生存在差异。每位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知识基础不同,因此,新工科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应采用个体化与差异化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任课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创设问题或任务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线上与同学进行互动讨论,进行思维之间的碰撞。遇到困难时可以在线寻求教师的指导帮助,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新工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上的应用有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和消化吸收他人观点看法及思维方式,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主体,任课教师是引导者和辅助者,根据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针对性帮助,引导他们进行差异化与个性化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建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路线和方针政策,加深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内在关系的理解与认知,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将优秀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最终实现“立德树人”。
        (二)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
        传统工科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仍停留于传统单一的语言讲授,不利于与学生进行互动。
        新工科下的学生偏向理工科方向,思政教育知识基础相较于偏向文史科的学生来说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完成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知识内容的吸收与消化,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之外,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本课程的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开放性极强,每天无数有关形势与政策方面的网络资源不断涌现。学生可以借助线上学习平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线上课程,从而拓宽、充实、延伸形势与政策课程知识的学习。
        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的学习平台的辅助功能帮助线下教学。例如:在教学开始之前,在云班课等线上教学APP上发布一些相关的有趣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达到预习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邀请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雨课堂平台上随机点名、抢答、在线小问卷等功能形成师生间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翻转课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目的。
        课堂教学环节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例如:提问、问题讨论、发表对某一事件的看法等)检验新工科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吸收、内化的知识内容有无偏差,引导和调控学生的学习培养方向,力保“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走偏”,[9]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方向性、政治性。新工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三)结合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另外四门高校思政课稳定的教学内容体系相比而言,它的稳定内容少,变动内容多,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时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该课程“新”、“鲜”、“活”的特点,体现了习总书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
        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滞后严重,不及时更新。任课教师向学生讲授半年前甚至更早以前的形势与政策内容。
        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线上学习平台上提供与时俱进、十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10](例如:形势政策报告、时事讲座,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时事报道等),拓展课程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
        另外选取的教学内容应当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兴趣爱好。任课教师可以选取实现教学兴趣点对接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新工科下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选取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的相关热点、焦点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发展的同时培育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新工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建全全方位课程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传统工科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多以课程论文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即使不听讲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交一篇论文蒙混过关,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利于引导与调动学生关心国家和国际形势,了解国家政策发展,不利于达成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后,任课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依托的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个阶段进行全方位评价。通过学生线上学习的大数据分析结果,任课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对国家形势与政策等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达成培养深厚的情怀、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学习目标等,并将上述新工科人才培养指标纳入过程性评价体系。
        通过了解学生每个阶段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计划,在线上学习平台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发布个性化学习资源与任务,实现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
        任课教师设置期末论文的具体要求时应注重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相结合,将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的国际视野、思政素养、高尚人格、优良德行、创新思维、家国情怀等内容融入其中,实现对学生“才育”与“德育”的双考核。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2]杨雯,卢江涛.翻转课堂视角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创新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44):72-74+123.
[3]陶雯.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建设模式[J].数码世界,2019(10):178.
[4]杨微微.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213.
[5]黄泽文.“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时代蕴涵与发展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3):162-168.
[6]柴紫慧.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建设的多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05):66-69.
[7]陈薇.建构主义视角下“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1):55-58.
[8]夏文娟.信息化教学发展与特点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4):165.
[9]蒋桂萍.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19):116-118.
[10]刘世成,贺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意义与学习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4):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