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   作者:田小龙 潘亚利
[导读]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神,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过多的书写容易使肌肉疲劳,手指发酸发麻,这样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一小学  田小龙  潘亚利  726000

        郭沫若先生对中小学生写好字有过这样的论述:“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因此,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而要使生性好动的低年级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让低年级学生写好字,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不断思考与实践,有了以下几点认识与做法:
        一、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心理学认为: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就必须重视写字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一年级学生固有的心理特点,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他们对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1.讲故事,引发兴趣。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的著名的书法家。平时,教师应多收集书法家的作品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在欣赏佳作的过程中,从作品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缓疾中产生一种审美的心理活动,并根据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给他们讲述一些古今大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动人故事,如书圣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岳飞“沙上练字”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由此热爱书法并积极参与。
        2.鼓励和激励,调动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能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良好条件,而优异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训练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作业中的前后情况比较,给予学生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的进步,持续产生学习的动力。
        3.标新立异,榜样激趣。平时的教学中,结合电子屏,学习园地等,随时展出优秀学生的书法作品,表彰写字能手,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练习写字的活动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提高书写水平。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方法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字前,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告诉学生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执笔方法是否正确,对于学生以后的字写得好不好起关键作用。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手指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刚开始时执笔方法不正确,如果执笔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写字姿势的不正确,这样写字时间长了除了不能写出一手好字,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影响视力。因此指导执笔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环节。教师应做好示范并讲清要求:手离笔尖一寸远,然后逐个观察指导,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要手把手的纠正。


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教师在教低年级的学生写字之前,首先要介绍田字格的各部分,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四个小格,这些对于以后老师教写字的笔画时起重要作用。一年级起步阶段,老师的示范是直观教学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生动的动作,亲眼目睹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领略到汉字的结构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练写的整个过程看,应先练习笔画和部件,再练习框架结构。同时,对其中的每一步训练都必须环环过关,步步到位。练写笔画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怎么下笔、怎样运笔、怎样收笔抓起。如:横平竖直,点要斜;写“撇”时落笔重,收笔轻,顿笔轻轻抬起笔尖。又如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悬针竖”收笔时要快,形成针型,“垂露竖”收笔时要用力压,形成小水滴的形状,并让学生通过反复操练去掌握要领和技巧。就练写一个字而言,先要将一个字写正确、写规范,然后再通过美化某些笔画,优化整体结构等措施,把整个字写好、写美。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要对照书本上的范字,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写完一个字后还要从整体看这个字写得是否匀称,整体感觉如何,学生再加以模仿,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学生练习写的时候,也要养成自我体会书写美,把自己的字与老师的范字或书上的范字作比较。
        2.写字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有效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的能力,并养成观察习惯。指导学生观察汉字,要让他们先从整体上看看要写的字的框架结构,看看整个字是什么结构方式;然后再仔细观察字的各个部分,看看它是由哪些部件或哪些笔画组成的,这些部件、笔画是不是经过变形后组合在一起的;最后再综合观察汉字的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何,观察主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感悟点画形态、结构布局、笔法特点、体验呼应。只有这样全面观察,深入掌握汉字的笔画、部件及整体结构,才能使汉字以正确的视觉形象映入学生的大脑,为他们写好字打下“眼中有数”的基础,在以后的写字过程中达到得心应手的效果,将来学生才能自己读贴,临贴。
        3.严格和适度的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新的生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慢慢写,不要写得太快,只要把字认真地写好,并且作业尽量让学生留在学校写。因为我们知道,结果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诞生的,而有时结果的正确可能掩盖了写字过程中的错误。比如说,学生笔顺的错误,姿势的问题,执笔的毛病,教师只有在学生写字过程中注意观察,随时发现及时纠正,尽早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学生书写时,我适时巡回指导,及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在课堂上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生的作业在书写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校的作业检查中,受到了一致好评。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神,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过多的书写容易使肌肉疲劳,手指发酸发麻,这样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即教师布置的练习量要适度,教师要求学生每个字练习的遍数也要适度。每课的字,每个写3—4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对于生字较多的课文,我把生字分配到几个课时,不集中一节课写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