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   作者:严成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职业道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职业道德是行政管理人员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那么势必会对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严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职业道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职业道德是行政管理人员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那么势必会对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入手,针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意义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主要力量,强化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提升其综合素质,逐渐培养行政管理人员形成正派的作风,保持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爱岗敬业等优秀品质。
        其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进入新时期,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通过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能够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明确正确的工作导向,进而提升其工作质量[1]。
        最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职业道德本来就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环节,应该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这样既可以促进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阶段,高校越来越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很多高校也相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逐步进入正轨。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例如,有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过于看重教学质量,倾向于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而忽略了职业道德建设,这种重科研轻职业道德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2]。由于认识层面的偏差,导致有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践中既没有制定长远规划,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有待改进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其内部行政管理岗位越发复杂,不同行政管理人员对应处理着不同的工作,从理论上讲,他们应该有着不同的评价指标。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还有待改进,笼统性比较普遍,很多指标可操作性较低,形式主义比较典型,这些都会导致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难以得到提高[3]。另外,很多高校都会将评价指标设定为德、勤、能、绩、廉五个方面,但是在实践中又只是关注行政管理人员的合格性程度,再加上行政管理人员本身的评价指标难以制定,因此在实际评价中难以对职业道德指标进行精确化,很多高校都制定了较多的比较空泛的指标,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效果。
        (三)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存在单一性
        由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既有刚毕业的学生,也有从其他单位借调的人员,还包括转岗人员等。这种较为复杂的人员结构,容易滋生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从而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在价值认知上面存在偏差。同时,很多高校目前仍然采用定岗定编的方法,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工作内容,其工作对象也存在差异,如果仍然套用过去的一人一岗管理模式,势必会与职业道德建设要求相冲突,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评价和考核。
        (四)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职业道德属于由外而内的发展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体现其由外在规则约束逐渐向内在自我约束发展的方向。众所周知,职业道德品质的优劣往往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发展和演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在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构建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如果职业道德建设缺乏有效监督,那么势必会滋生腐败等不良行为。



        三、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首先,高校要遵循职业道德培养的基本原则。在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时,学校要结合教育教学规律,从实际工作出发,秉承因人施教的基本原则,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同时,高校还应该将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修养与职业培训进行融合,一方面要持续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4]。另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应该体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急于一时,要从细微处着眼,将常规化的教育内容与职业道德培训项目综合起来,以此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高校还应该科学制定职业道德培养的具体内容。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所开展的职业道德培养项目,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因此,高校应该从马列主义道德理论中汲取营养,将社会主义道德内容与职业道德内容融合,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通过各项政策落实职业道德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还要从中选出典型案例,以此作为参照标准,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最后,高校要不断优化职业道德培养方法。一方面,高校要针对现有的职业道德培训机制进行优化,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相对比较琐碎,对自我学习的要求常常会忽略。因此,高校应该健全培训制度,构建新型学习模式,将自我学习和集中学习融合起来,提升职业道德培养质量。
        (二)健全职业道德建设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导向,针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要想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应该不断优化行政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以此促进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其次,高校要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考虑到行政管理人员对应的岗位不同,其工作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应该结合岗位特性,制定与之匹配的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5];最后,高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当前国家政策和学校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价值观,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同时,高校还应该针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各层面、各岗位的监督力度,以此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健全职业道德建设评价机制
        首先,高校要明确职业道德建设评价机制的考评重点。按照传统的评价机制要求,主要是从德、廉、勤、绩、廉五个方面展开,但是考虑到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应该要针对现状进行创新。高校可以尝试将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职业行为等指标纳入评价机制[6];其次,高校要对评价形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在实践中,高校要逐渐摒弃过去的一言堂评价模式,并结合不同角度的评价方法,例如加入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等内容,这样就可以全方位进行评价,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最后,高校要将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进行有效融合。高校应该结合评价结果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将职位与薪酬之间的关系构建起来,以激励机制助推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迫在眉睫,高校要通过职业道德培训机制和职业道德管理制度的构建,制定符合现实且具有科学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促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全面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21(02):138-141+160.
[2]王明武.职业道德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7(05):170.
[3]张思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探析[J].科技展望,2016,26(30):355.
[4]戚文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3):50-51.
[5]熊良平.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8):123-124.
[6]李鑫.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力提升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9):277-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