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教育“永远在线”——塑造心灵之美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   作者:于泓源
[导读] 一场由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这特殊的时期里,为了保证师生们的安全,线上教育成了学校、学生、老师三者之间交流的平台。学校少先队也在疫情期间以“隔空不隔爱,停课不停学。线上课堂里,一个不能少”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仪式活动。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第二小学  于泓源

        2020年的春天,一场由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这特殊的时期里,为了保证师生们的安全,线上教育成了学校、学生、老师三者之间交流的平台。学校少先队也在疫情期间以“隔空不隔爱,停课不停学。线上课堂里,一个不能少”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仪式活动。
        一、仪式教育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传播文明道德修养的重要场所和最好场所,学生占学校的主体地位。在疫情防控阶段,作为少先队辅导员的我,也组织开展了“向逆行英雄致敬”、“云端祭祀·清明节”、“少先队知识学习”等线上德育活动。而每次活动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特征是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这种参与体现在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感情参与。如:
        2月17日,组织学生参与“线上升旗仪式”,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听学生代表发言、新年送祝福、共唱《我的祖国》等活动向每一位将“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看似超级英雄却只是凡人身躯的逆行先锋致敬。
        4月4日,面对突然袭来的战斗,有不少医护人员倒在了抗疫一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长城,我们心怀感恩,为悼念我们生命中的守护者,为缅怀革命烈士功绩,弘扬和培育烈士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组织全校学生分年级段以大主题“清明祭英烈,传承爱国情”,小主题“诵读诗词,歌颂英烈”;“纵观当下,致敬英烈”;“回望历史,追思英烈”爱国线上教育。
        6月23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非同寻常的端午节,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用心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蕴含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组织开展了“粽享端午,祝福祖国”线上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品端午”、“绘端午”“颂端午”“明端午”多种类型引导学生全员参与。
        还有很多的线上教育活动:“爱大自然”、“特别的爱”、“我是诚信好少年”、“我爱读书——寻找最美声音”、“致敬地球,为大自然代言”、“大管家实践周,这个五一很精彩”、“放飞梦想,寄语祖国”、“建军节——致敬最可爱的人”等。
        在学校时,各项仪式参与时,我们都会着装整齐。在家的话同样也不能缺少仪式感!每次观看线上直播前,我也会和孩子们一样,换下慵懒的睡衣,准时坐在电脑前和学生一起打开视频,参与线上仪式。即使没有在课堂里,即使看不见我的样子,也要保持精神抖擞,这才是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同时也要求学生居家参与活动的仪式感。
        在推进各项仪式教育时也积极推进了符合学生情况,设立学生示范,发挥学生榜样在意识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在仪式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仪式教育去掉了单纯讲道理的外衣,规避了学生对主题活动教育的逆反心理,脱掉睡衣穿上校服戴上红领巾,面对英雄,面向国旗,肃然起敬。淡化了强制进行的形式色彩,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安排,使得仪式教育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


        二、仪式教育塑造小学生美的心灵
        最近看到一组资料:日本的小学生在学校用午餐,都是由孩子们轮流穿上白大褂去给其他孩子分餐;奥地利的父母在带孩子去听音乐会之前,都会让孩子穿上礼服,学习基本礼仪;美国的老师会在教室里放一个“感恩罐”,鼓励孩子把值得感恩的小事写在卡片上,放进“感恩罐”里,孩子们写下“感谢老师教我很多知识”“感谢我的朋友帮我系鞋带”等温暖的文字,日后就不会把别人给予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仪式很简单,仪式感却很真实,那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情感表达。
        作为一名小学少先队工作者,如何仪式活动中进行美育,塑造孩子美的心灵?首先我们先了解,蔡元培在1931年《美育与人生》一文中给美育内涵做了解释:“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居家学习以来,我始终将审美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一人整理一个书包,一人叠好几件衣服,学生们投入到了激烈的“线上整理书包比赛”和“线上叠衣服比赛”中。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代替“填鸭式”的道德说教,让孩子从细微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而真正让我深思的是这么一件事:由于疫情的原因,一年级的入队仪式推迟了,按照往常少先队早已经为孩子们举行入队仪式。而这次不同,我利用五月份的居家学习,以活动单的形式组织孩子们开展线上学习少先队知识、学唱队歌、学敬队礼、学写入队申请书等一系列队前教育活动。有一天,碰到了为学生家长,她和我说:“老师,周末我带着孩子出去玩,坐车路上她特别不好意思地和我说了一句话。”我问:“说了什么呀,还不好意思?”孩子妈妈:“她说:我刚才看到山上有一面红旗,但是我看不清它是不是国旗,我也悄悄地在心里向国旗敬了一个礼,因为我是一名准少先队员啦!”。其实就是一个大人觉得很好玩的事情,当我听到的这件事情的时候,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感触颇深,只是一个入队前的仪式教育,让孩子看到红旗都会认为是国旗去尊重,爱国的种子从此就在孩子的心中悄然埋下......
        仪式感教育更是在于“塑造”,而不是“灌输”。通过日常固定的小举动,学生渐渐形成对生活的理解。应该把它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对待,精心策划,周密安排。
        2019年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报道:两个小学生在广场上玩耍时捡到5毛钱,主动上交给民警。民警为鼓励他们的拾金不昧行为,拿出接勤本,认真询问和登记备案,并提出鼓励和表扬。民警这样颇具“仪式感”的举动,在网络上赢得无数点赞。 
        在中国孩子的世界中,并不缺少“仪式”。无论是升旗仪式、上课起立问候,还是期末颁奖、毕业典礼,都是在鞭策孩子要在学校里扮演好学生的角色。然而,“仪式感教育”远比仪式本身更重要。如果仪式流于形式,孩子疲于应付、老师和家长敷衍了事,仪式教育就成了无效培养。其实,说教的力量远不如感化,最好的教育往往都“润物细无声”,借助一定“仪式感”,就能在无形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抽象的道德规范“随风潜入夜”,内化进学生心里,成为其自觉行为,引领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塑造心灵美的途径。
        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时,我们善于渲染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事物和行为的意义,增强庄重感和认真感。比如每学期开学要精心布置校园环境,精心组织“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既有追求新目标的激情和冲动,又有接受新考验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学校和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学生就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热情,从而源源不断地焕发学习的动力和创造力。
        居家线上的学习,开展了多项仪式感满满的教育活动,而“仪式感教育”并非搞形式主义,多主题有内容的“形式”,会让孩子一生都受益匪浅,孩子会认识某一时刻或事物的重要和珍贵,内心充满敬畏,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仪式感”还能强化孩子的社会认同感,让孩子感受并懂得尊重和关爱。仪式教育塑造心灵之美永远在线。
参考文献:
[1]李清聚.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研究[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79.
[2]张志坤.当代教育科学[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6;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