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 杨增强 杨洋 许天浩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新型建设模式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它以项目管理效率高,质量好等优点有效降低了建筑工程造价并大力缩短了工程周期.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设计项目采用EPC模式的发展优势,并如何对这种新型模式进行有效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有力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向系统化,整体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EPC模式;设计管理
当前不仅是国内还是国外,仍然存在大量的粗犷式建筑项目,这种项目会浪费资源,也会影响环境,为此需要逐步淘汰。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政策的不断支持,预制装配式建筑在今后会更加的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指的是按照建筑行业的规范指标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加工,其预制构件的组装可以在施工现场完成。建筑BIM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之间可以相互融合,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装配式建筑设计原则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平面设计在满足平面功能的基础上需考虑装配式建筑建造的相关要求,同时需符合建筑模数,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建筑平面应进行标准化、定型化设计,建立标准化部件模块、功能模块与空间模块,实现模块多组合应用,提高基本模块、构件和部品重复使用率,有利提升建筑品质、提高建造效率及控制建设成本,并满足制作及运输能力、交通法规和施工设备的要求。预制构件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构件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个数的比例均不低于50%。平面设计建议采用大开间形式、平面布局灵活分隔,平面的凸凹变化不要过大。外立面设计应以简洁为原则,不宜有过多的外装饰构件及线脚。同时在简洁中追求完善,在统一中创造多样的美学要求,打造个性化高品质的建筑作品。外围护构件饰面可采用艺术造型面彩色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露骨料混凝土、图案混凝土,也可采用涂料、面砖、石材等不同饰面材料展现不同肌理与色彩变化,体现装配式建筑的立面特征,外饰面宜采用一次反打成型工艺。门窗采用标准化部件,门窗框宜采用预装法。预制外墙板的接缝设计应满足结构、热工、防水、防火及建筑装饰等要求,预制外墙板需考虑防雷接地并应预埋好有效接地导体,确保防雷效果。要预先确定预埋窗及扶手栏杆的相关资料。应协调业主、设计、施工、制备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土建及内装需一体化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应对制作、产品保护、存放、运输及施工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
2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
2.1标准化设计阶段
积极地运用BIM技术,EPC总承包单位可以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及时地完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工作,以免在设计方面出现任何的问题,而造成施工进度迟缓。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总承包单位积极地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组建BIM信息中心,构建起项目的全部建筑信息模型。对于预制构件的尺寸和模型,实现较为标准化的处理,稳步落实精细化设计的目标,避免因设计存在误差影响施工全过程。运用BIM技术,可以合理地落实错漏碰缺检查,让更多的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不同的专业实现有效协同,稳步地降低工程设计实践中出现问题的概率。
2.2设计管理重点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的重点包括编制设计任务书、专业设计方案评审、施工图审查、图纸会审等。设计管理部负责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工作,要依据合同、招标文件和前期方案进行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设计任务书应符合项目的整体利益。装配式建筑设计在构件拆分方案设计阶段以及初步设计阶段,应组织设计部门、总承包项目部及采购等部门对专业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提供符合设计合同、设计任务书和招标文件要求的设计成果。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管理部应组织设计部门、总承包项目部及采购等部门进行设计成果审查,经审查合格后,由设计部门将施工图提交给专业审图机构。
经审查合格后的施工图,应由总承包商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公司相关部门进行施工图会审工作,并形成图纸会审纪要。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还应重点关注预制构件的科学合理拆分、节点的标准化以及BIM下的多专业碰撞检查。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建筑产业化,关键是设计标准化,而实现设计标准化的立足点是对构件的科学拆分上。构件的合理拆分要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结构受力合理、满足构件制作、运输和吊装的要求、符合公用管线线路及接口的要求;满足构件连接和安装施工的要求;具有标准化的特征。装配式建筑的节点设计是设计管理的重难点,节点的处理应既能便于施工安装,又能保证质量和性能。装配式建筑设计应与BIM技术相结合,从模型的建立、碰撞检查、施工安装模拟、运维和拆除全过程运用BIM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2.3促进设计深度优化及优化资源整合
EPC总承包模式下,EPC承包商实现了以设计为引导,设计、采购、施工的统筹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EPC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组织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解决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琐碎问题,节省成本管理费用。EPC模式下,EPC总承包商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但是该模式下具有科学的风险管理与预防方案,可以将相关风险降到最低。EPC总承包模式下,由于设计单位是主导,因此,应该承担更多的统筹全局工作,实现内部资源的整合、组织架构的优化等,项目参与者在EPC总承包领导下的沟通与协调更为顺利,因此可以实现系统化的管理。
2.4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
在EPC模式下,积极运用BIM技术,可以使多项工作合理的串联起来,如项目的设计、项目的施工和运营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共享等,由此确保项目承包单位和运营单位的信息传递效率稳步提升,促使各方沟通的成效更加明显。比如,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专业往往将施工进度反馈于设计专业,设计专业在获取了相关的信息之后,及时地做出合理化的调整,对其进行合理的整合,将整合之后的信息反馈于施工专业。再者,当项目交付运营之后,总承包单位可以积极地将BIM信息模型传递于运营单位,由此方便运营单位及时地分析施工和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基本内容。BIM信息模型使得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实现较为合理的传递,在集成化管理模式之下,打破了原有的专业及阶段限制,促使建筑项目的产业资源进一步整合并优化,给项目建设全寿命管理提供了较为优良的契机。
2.5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以往的设计方和施工方由于利益目标不同,经常出现管理过程中各方数据格式不同、所用软件不同、建模重复等情况,严重阻碍了信息共享。
结语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具有科学性和层次性,需要EPC工程总承包单位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运用专业的设计知识和管理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采购及建造的全过程开展设计管理工作,并以设计管理为核心,统筹协调拆分方案设计、构件生产加工、构件运输吊装、公用专业设备管线预留预埋及施工安装孔洞预留等工作,确保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等指标的先进、合理、高效。
参考文献
[1]谭巡.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J].价值工程,2019,38(16):35.
[2]庞业涛.装配式建筑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93.
[3]沈静.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基于EPC总承包模式视角[J].建设监理,2018(11):49.
[4]任乐民.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工程总承包管理融合机制的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26(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