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7期   作者:陈丽丽
[导读]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交易模式逐渐被打破
        陈丽丽
        山东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交易模式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买方为主导的新型商品市场,市场竞争趋向于低价竞争。制造业企业必须认识到产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产品生产模式革新的必然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寻求利润空间和增值点,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随着我国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等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企业要想在这一轮科技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加强科技创新外,关键是要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市场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突破传统思维、改进成本管理工作,已成为现代制造企业研究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研究的意义分析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使企业的资源配置得到最大的优化。制造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到销售每个流程都和成本管理有莫大的关系。在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企业的成本管理者需要统筹全局把握全过程,制定和完善与企业实际相符的成本管理制度及标准,加强基本工作建设,保证成本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的竞争力。二是提高整体的经济实力,从成本预测到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再到最后的分析从各个流程入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合理的控制产品成本,成本管理是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公司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配合和协作。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人工成本体系包括管理组织群体、预算目标、绩效考核、薪酬规划等内容,不同材料所使用的研发技术、生产技术都是不同的。但是,管理组织与后期监管与企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的关系。例如成本约束中没有落实指导方案,特别是部分管理、激励体系不系统时,就会致使人工成本的管理目标、预警目标、信息发布方式及所涉及的预算体系与生产不符,无疑增加了后期成本监测、成本控制的难度。在制造企业生产运行中,需运用了精细化分析模式,统计各项目的实际成本支出。但是,实践过程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控制,包括人员培训、活动支出、生产成本等项目,若部分项目所使用的工作内容不具体,就会影响核心资源的分配及规划,无疑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2.2成本核算方法不当
        目前,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法。财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对各种成本费用的分配与归集没有做到准确与完整,成本核算随意性较大。首先,成本计算对象不规范。部分企业在成本核算中无论生产产品的品种和规格大小,一律按照品种不分规格为成本计算对象进行核算;其次,费用分配标准不合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产生的共同耗费,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分配标准,但大部分企业不管分配任何费用,一律用工人的工时作为标准,而实际上有些费用与工人工时无关;最后,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企业的产品分为在产品与产成品,有些企业不考虑月末在产品的多少及变化的大小,一概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把当期发生的所有生产费用全部分配给完工产品,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严重扭曲产品成本,人为造成成本不实。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具体应对措施
        3.1增强数据之间的运用和协作
        数据是极为便捷的分析及预测工具。

建立数据库实现各个部门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将企业的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设计部门、销售部门等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和分析。减少人工的重复性劳动在程序上和工艺上精益求精,降低在计划生产、统计数据、登记记录等流程中出现的财务部门孤立无援的现象,以及由于人为原因所导致的成本增加,使财务的核算工作和生产经营过程紧密联系,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数据库可以提供来自各种不同种类的历史化数据,为财务成本管理和企业的长远布局发展都能起到战略性的作用和积极有效的支撑。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任意提取需要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其他业务数据的正常运行工作,在合理保证现行需要资源的前提下也促进了未来的企业发展。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是企业实现整体布局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指示。
        3.2优化成本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是影响企业革新的重要措施,故管理人员需结合人资管理技术设定特色的成本控制方案,明确各项项目投入的实际支出情况,有利于确定各项支出费用的投资、经营状况。由此可见,内控机制革新中,应确立激励的目标,重视人工成本的经营、发展管理,设立必要的约束性体系,可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另外,管理人员可运用现代化技术收入分配及支出控制,应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落实资金分配制度,可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保障指标。例如在职工福利成本的控制中,应科学分配饭补、交通补助、活动津贴、医疗费用、生活补助等方面的财务数据源,统计流水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工作负担,给予科学化分配。待统筹完毕后,需确定出各项目的人工数量及额定成本支出金额,通过保证职工的劳动效率,明确符合企业本身的保障条件。
        3.3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应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做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对于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且规格型号不相同,应区分每种产品的规格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分别核算产品成本,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应积极推进作业成本法,根据生产环节工作内容区分不同类型的作业,同时确定每项作业所发生的成本动因,如材料接收的作业动因是人工小时;成型加工的作业动因是人工小时或者机器小时;质量检验的作业动因是检验次数,根据各项作业所耗费的资源进行归集与分配,同时借助ERP系统消除财务与营销、技术、采购、生产、售后等职能部门的信息壁垒,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4优化采购流程
        首先,推行以销定产的理念,在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原材辅料的库存量。综合考虑原料库存、供应商的距离远近以及运输方式的选择等因素,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保证原料的及时供应,避免外部环境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对于子公司较多的集团公司,可以将所有的采购项目进行分类,分别建立集中采购、零星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项目清单。针对集中采购项目,将集团总的使用量打包进行招标,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针对零星采购,应规定每次采购前至少向2至3家供应商进行询价,选择性价比高的进行采购;实体店采购和网上采购相结合,拓宽采购渠道,根据采购的时效要求灵活选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需要面面俱到,增强人员意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把握市场完善生产计划,是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核心把握。数据间的协作运用和高效运转,是企业实现成本管理工作强有力的工具。提高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综合效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发展事业需要不断的努力和付出,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萍,李再新.制造类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20(09):100-102.
[2]王雪.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0(13):55-56.
[3]姚艳梅.谈制造类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富生活,2020(06):52-53.
[4]董文静.浅析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2):55-56.
[5]崔云超.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