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金龙
精河县自然资源局 新疆博州精河县 833300
摘要: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代城市规划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内容,对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有深远意义,而如何构建智慧城市成为世界各国研究探索的热点。基于此,本文对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其对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做出简述,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下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智慧城市的优点相结合,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城市建设
引言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新形态。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学理论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智慧城市建设应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机遇,更应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本,强调需求牵引、服务导向、数据驱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和生态,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创新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把握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实质,并提出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1智慧城市内涵解析
与传统的城市类型相比,“智慧”属性区分了传统城市与智慧城市类型,体现了智慧城市的“系统性”“智能性”“联动性”。智慧城市将与城市关联的所有资源转换为精准而明确的数据,利用数据之间的数学计算,将所有资源关联起来,通过大数据分析的联动性,将所有数据统计到云计算管理中心,然后,借助云计算的智能性,将所有分析与预测结果分发到智慧城市的管理平台,为其管理城市的经济、交通、行政、生态等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类型在宏观层面的地理空间分布,可以独立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关联,推进城市之间的实时互动,为其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建设“赋能”。因此,智慧城市在根本上能够将城市综合发展、行政管理、公共建设、数据化运营等统一到一个管理中心,真正促进“万物互联”的“智慧中国”之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技术
在地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为其数据采集、分析提供更科学的渠道。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使用传感器、网络设备、智能设备、移动终端等基础设备。因此,通过将城市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地理空间、结构化数据等相关的数据进行合并加工、整合分类,可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智慧数据库。通过数据实现对城市人口、社会、自然、经济、地理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模拟、预测。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智慧城市的链接,促使多源异构数据顺利融合,借助一些分析技术能够对城市的地理空间进行分析,通过地理数据对人类活动、人们生存空间进行预测,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3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3.1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智慧城市的构建对城市规划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变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由“粗放式到节约集约式”。智慧城市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管理中民众参与的程度,改革城市治理的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还有城市规划的理论,对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智慧城市对规划类型的创新体现在智慧城市会推升新的产业,这些新的产业可以带动城市新的规划。智慧城市的建设,还有助于城市规划师思想的改善,城市规划师会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从而促进城市规划的创新性改变。
3.2实践操作前应进行合理规划
创建智慧城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对自身城市的情况进行调查,将城市拥有的资源、现有的城市规划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制订详细的计划以及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首先,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后再落实,选择切合实际的信息技术以保证智慧城市的落实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可以放缓建设速度,避免因急于求成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失败。最后,要注意做好对城市文化底蕴的保留措施,不能因为追求智能化城市建设而破坏街区的原有风貌,使城市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风貌。
3.3以可持续的服务链为目标
3.3.1规划什么并不重要,留下什么才是功绩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久的任务,不是一届政府能够完成的,公众不在乎你规划什么,而在乎你能留下什么,可持续的服务链才是一届政府不朽的功绩,可持续的服务链作为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效益的关键措施。新型智慧城市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管理的灵活性,优良的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宜居,更具包容性和人文关怀。这是毫无疑问的指出新的智慧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
3.3.2服务链导向是明确的效益导向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城市智能化、完善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然而,在现实中,真正开始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只有少数,大多数城市只是急于建设一个“城市监控平台”来应对这一问题,市民从智慧城市获得的便利可以说是非常小的。规划以什么为目标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以可持续服务链为目标引导人们从运行结果看问题,追求最终效益实现的流畅,服务链导向关注现状与最终运行状态的差距,其反馈信号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使得以服务链为目标的规划有着更高的成功率。
3.3.3如何让人们提高意识:获得良好的规划服务链
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有关。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来指导智慧城市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事倍功半等现象。顶层设计需要为智慧城市选择合适的建设目标。我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已经逐渐加深,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定适当的目标进行建设。其中,大力促进市民获得意识的服务链是城市建设规划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考虑利益和可行性之间的平衡。顶层的设计应确保建立可测试性的目标,可以调动公众参与和评价,把公民参与反馈的问题和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在良好的智慧城市。
3.4突出“以人为本”,建设更高品质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回归到“以人为本”这一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社区和居民、工作者、访客这些具体的城市使用者的需求出发,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侧重于技术层面,即基础网络、感知设备、云计算设施、基础信息资源等。与之相比,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智慧城市更看重“技术”与“人”的互动,把“人”的实际需求作为顶层设计,把提高“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核心,挖掘城市的差异化需求,突出居民体验和公共福利,建设更高品质的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保障网络安全,新型智慧城市在建设时更应该注重政府、企业和居民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创建“全天候、安全、保密、防盗”的一体化信息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消除城市信息和数据使用的安全隐患。“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其内涵是以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为焦点,最大限度地为城市中的“人”提供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全面细致的服务,最终达到使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生活,最终实现全面的“智慧民生服务”。
3.5大数据技术在市民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市民生活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统计分析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生活方式。如在旅游、客运售票、租车、包车、修车业务、服务大厅、个人信息、生活缴费、天气信息、失物招领及信息反馈等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就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精准的信息查询功能,并方便市民的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打造离不开人们对城市发展正确的认识,地理学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质量,通过分析城市发展中人、空间、环境间的关系,能够提升城市的智能化,从而打造更为智慧的城市群。
参考文献
[1]周静,梁正虹,包书鸣,等.阿姆斯特丹“自下而上”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20,18(5):111-116.
[2]杨艺宣.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