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7期   作者:林兴宇
[导读] 如今,很多路段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运营时
        林兴宇
        51032219780929****

        摘要:如今,很多路段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运营时间较长且年久失修等原因都出现了很多很严重的病害。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在原路面上修复的意义已经不大,对此,可通过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来修补。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道路改造、道路施工等工作受到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市政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道路建设的施工原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环节等多方面的把控,保障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的质量。
1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
        1.1水泥路病害处理
        水泥路面有着一定的使用年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发生裂缝、断板、碎板、凹陷与拱起等现象,极大程度地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处理水泥路病害时,施工人员可利用挖掘机清理比较大的混凝土块,再由技术工人对小的混凝土块进行清理,保证病害在板底被完全清理。此外,在处理完混凝土块后,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板底的检查工作,检查板底是否存在影响接下来施工的不利因素,并及时处理。如果在检查板底时发现了问题,就需要施工人员重复上述工作;如果板底的病害问题比较轻微,施工人员仅清理裂缝,灌入沥青即可;如果没有发现问题,施工人员可以对基层洒水,完成水泥路病害处理工作。
        1.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是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的最后一项工作,要保证土面层施工的工作质量,施工人员就需要认真把控沥青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流程等工作因素。第一,要重视碎石、沥青、水等物质的调配工作,调配出质量符合标准的沥青。第二,在运用施工机械进行摊铺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加强对速度、工作方式的控制,选择轮胎式的摊铺机和连续的工作方式,提高路面质量。
2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施工管理
        2.1配制沥青混凝土
        实际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前,需针对各种原材料实施混合配制。配制沥青混凝土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控制各种原材料的混合比。同时,配制沥青混凝土时,需要做好温度的控制工作。另外,针对原材料实施质量控制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检验和控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品种和性能等各方面指标,保证各种原材料之间合理的配合比,同时运用相关实验数据,在达到工程施工要求后再进行施工,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2摊铺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摊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良好的摊铺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做好如下工作。自行摊铺操作的前期阶段,需仔细检查摊铺加热和自动调平装置,若存在问题需即刻加以处理,确保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良好的工作状态。全方位检查摊铺操作的平直度,保证平直度和工程施工标准相契合。另外,需在第一时间对路基中含有的杂物进行处理,保证路基平整度符合要求之后,再执行摊铺操作。实施摊铺操作过程中,安排专人管理对摊铺质量和进度。同时,在摊铺的前期阶段,需将一层透油层洒在路基基层内,等到破乳之后实施摊铺操作。通过这一方式的运用,可保证摊铺层之间的粘接强度,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如果采用专用的摊铺机,需要选择非接触式自动找平摊铺机,科学控制摊铺厚度,并做好误差的控制工作,使其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完成摊铺操作后,应对路段加以保护,如路段被破坏,需在第一时间内执行填补操作,避免造成更大破坏。

在结束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操作后,需要清理和维护基层,如果条件允许,需要针对完成摊铺后的路段实施短期的封闭处理,保证摊铺路段更加完整。
        2.3碾压施工技术
        改性沥青混凝土即便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也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在进行摊铺施工时可及时对混凝土表面予以碾压。由于改性沥青混凝土中掺入了很多改性剂聚合物,使其相比于一般的沥青材料改性沥青材料的软化点更高、硬度更高,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碾压施工时,需要将碾压的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中,确保混合料能够被碾压成型。通常是借助2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开展路面碾压施工,碾压方式为前静后振,并且需要将碾压路段控制在30cm作用,避免摊铺温度散失,提升初始混合料的压实度。
        2.4路面接缝处理技术
        混凝土路面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即路面接缝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路面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接缝位置也经常出现问题,影响其整体施工效果。工作人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可有效保障路面接缝和开裂的处理质量。在路面接缝处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不同施工段内路面交接接缝处理工作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处理方法。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可使用填料方式,将较大的接缝补充完善,实现路面平整的效果。在部分施工路段还可以选择摊铺过接缝的方式,增大铺设面积以使两段路面接缝处的沥青重合,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型碾压工具等对其进行碾压处理,在高强度作用力的方式下,沥青接缝处路面与其他位置的路面相平,出现混凝土路面接缝开裂问题的概率会明显降低。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接缝处结构形式的重视。在热缝处理过程中,应选择错开15cm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而冷接缝一般要错开30~40cm,同时其上下层的横接缝应当错开1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接缝质量。在处理路面开裂问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沥青混合料凝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湿度和温度2个方面入手进行处理,通过定期浇水及适当增温等方式,保障沥青混凝土凝固效果,出现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问题的概率明显降低。
        2.5提高相关部门的管控力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进行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工程时,市政部门的相关单位要提高自身的管控力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个人责任制,才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一方面,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联系,完善质量控制规范,组建质量监督小组在施工期间进行质量控制,提高各环节施工的效率。将不同环节的建筑责任落实到相关施工人员、施工单位上,以工程质量责任制模式为主要管理方式,对工人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加强岗前培训的力度并进行阶段性的考核,只有工人在通过了考核之后,才能让其正式上岗。此外,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对施工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工人进行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而对施工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的工人实施惩罚措施。只有完善对施工单位各部门及施工各环节的管理,才能够优化沥青化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便于解决后期出现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工程施工时,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工程改造、建设工作管理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进一步满足城市对道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原涛.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J].居业,2020(08):94-95.
[2]王晓岩.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204-205.
[3]林应淦.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11):84-85.
[4]谢林霖.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256-257.
[5]杨文静,杨宁,刘庆树.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