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红
53222619831009****
摘要: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施工技术,该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自重十分轻,空间分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为管理提供便利,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加大创新力度,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框架结构是建筑行业逐步发展之下而衍生出的新型结构形式,其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1]。对此,围绕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展开探讨极具必要性,以便施工人员建设质量良好的框架结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概述
框架结构指的是由梁和柱等构接成的框架,其主要作用为承载房屋的荷载,是一种稳定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深入,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目前城市建筑用地愈发紧张,节约用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层化成为大多数城市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仅采用过往传统砖墙承重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荷重变大的需要。因此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通常会使用框架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效果理想。因为高层建筑物层数较多,逐层重力及负荷因素影响较大,对墙体的支撑框架结构和施工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其他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如气候、地震、地理条件等相关因素。
二、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特点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极高,自重较轻,空间分割十分灵活,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现在的建筑工程结构楼层较高,无论是竖向构件方面还是承受重力方面都会逐层增加,对一些尺寸较大主体结构及墙体结构的支撑能力要求就更高,除此之外,建筑构件还要承受地震、风荷载等竖向非线性分布荷载,因此对建筑墙体、楼梯等结构的的施工要求更加严格。框架结构大概可以分为半现浇式、全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四种,所谓半现浇式就是结构中部分梁、柱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完成,需要用到预制模板;全现浇式则是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并浇筑构件,虽然这种框架结构施工周期较长,但是构件本身的抗震性能却极佳;装配式框架结构主要是将预制好的构件在施工现场焊接装配,虽然装配式框架结构现场工程量少,但是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实际建筑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该结构有效避免了上述三种结构的不足,现场模板需求量少,施工效率高,抗震性能也更强。
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工程中,要注意做好泵送、浇筑等工序,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1)确定混凝土泵的安装位置,铺设好楼层浇筑马道,以免出现施工人员踩踏钢筋的情况。2)泵送前必须全面检查机械设备,考虑到泵结构易受损等问题,应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3)混凝土浇筑前需全面检查前期的施工情况,例如预留孔洞的位置、预埋件的位置及数量、各类水电管线的埋设情况等,保证各方面均满足设计要求。4)混凝土出厂后由运输车运抵现场,若此过程中发生离析或分层的质量问题,则必须组织二次搅拌。
5)混凝土浇筑应遵循连续性的原则,及时组织振捣作业,应做到快插慢拔,不可出现超振或漏振现象。较特殊的是竖向结构的浇筑,首先在底部填适量水泥砂浆(所用材料的成分必须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保持一致),再分层依次浇筑到位。6)结构层内部各处的混凝土在强度等级方面具有差异性时,必须组织挂牌作业,以免出现各等级混凝土被应用于其他区域的情况。施工现场人员需主动与搅拌站人员取得联系,向其告知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用量的需求,从而避免停机等料或材料产量过剩的情况。
3.2模板工程施工
在模板安装工序开始之前,首先确定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长度,按照图纸要求,外模板的长度应大于内模板的长度。在安装过程中,模板外壁需要与墙体紧紧贴合,为了防止模板外壁给墙体造成破坏,施工人员应在墙体与模板之间加入海绵等填充物。另外,由于模板的使用频次较高,模板浇筑施工前需要及时清理模板内部的杂物与混凝土残渣,如果发现模板尺寸发生变化或者模板的整体结构产生形变,技术人员需要制订现场修正方案,使模板能满足施工标准要求。模板吊装时,应指派专人负责对整个吊装过程进行实时监督,避免模板与钢筋相接触,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过去,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梁、柱、墙的外模板一般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这种模板的柱宽为1000mm,底板木方的长度为100mm。固定模板时,主要采取螺栓固定的方法,但是这种模板加固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螺栓加固需要在模板表面进行打孔操作,如果模板表面的孔洞较多,就会缩短模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拉螺栓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施工占用时间较长,因此投入的施工成本较高。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提高模板的整体刚度,该工程将对拉螺栓替换成为对拉钢片。
3.3钢筋施工技术
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首先,材料选用不适用于钢筋。例如,如果钢筋模型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在焊条之间会产生裂纹,从而给钢筋项目带来安全隐患,在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破坏建筑项目的整个框架结构。其次,在服务项目中未发现质量问题。质量不合格的钢筋可能会对建筑项目造成毁灭性后果。如果施工人员对维护项目中的这种后果过于粗心,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第三,如果需要加固和重新焊接钢筋,则建筑物的隐患进一步增加,这直接减慢了建设项目的进度并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2)加强钢筋施工技术的措施。首先,我们需要严格控制钢材的选择,并确保其质量要求符合工程和建筑标准。工人在接受建筑材料时,需要检查制造商的标准、规格、建筑资格等,以防止出现建筑裂痕现象并损害建筑业的经济利益。第二,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验证工作,以提高钢筋垫片的设计精度并减少正式施工中的钢材消耗。如有必要,应进行建筑材料应力测试以减少视觉错误,从而可以进一步确保建筑质量。最后,为避免二次加固和焊接,在进行放样或下料的工作时,必须控制施工的准确性,避免导致建筑项目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损失,并降低了建筑安全性。例如,工人需要在放样操作期间准确测量钢筋的长度。这样就为钢焊留了足够的空间,避免了由于冷焊收缩而导致的钢筋收缩,并可能导致以后的裂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应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需要对目前框架结构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有效的技术优化对策,保证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承载负荷性能,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7):43-44.
[2]李向进.试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117-118.
[3]韩凯,鲍纬哲.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85-186.
[4]林志海.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体会[J].居舍,2020(24):61-62.
[5]陈才元.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