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发策部 陈晨 王翔 230088
摘要:针对农网运行情况不清楚、需求收集不全面、现状问题诊断来源供电所人员经验等问题,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开展电网资源与运行数据融合,并基于空间位置实现数据叠加与可视化展示,构建出电网数字化地图服务,源头诊断农配网现状问题与原因。
关键词:农配网、数字化地图、问题诊断、原因分析
1.引言
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农村配电网整体技术水平相对偏低,主要有:农配网结构与布局不科学,如线路分布不合理、运行负荷太大、设备故障频繁;变压器容量与需求不匹配,造成负荷和线损过大;三相负荷平衡问题,使得电压下降、变压器过热、线损上涨;线路超负荷运行,使农配网无功运行功率提升,造成高次谐波出现。农配网工程管理缺乏有效技术支撑手段,电网现状问题和发展需求摸排缺少触角,电网问题诊断仍采用传统的简单计算和经验分析。
在当前市县一体和“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为了解决农配网发展问题和难点,逐步提升农配网发展管理水平,补齐短板,不断促进公司配网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展农配网现状问题诊断与原因分析。
2.建设方案
2.1业务原理
针对农网运行情况不清楚、需求收集不全面、现状问题诊断来源于供电所人员经验等问题,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开展电网资源与运行数据融合,并基于空间位置实现数据融合叠加与可视化展示,建成电网数字化地图服务,从源头诊断农配网现状问题与原因,系统解决农配网发展问题和难点。
2.2技术路线
1)电网基础数据融合与可视化
充分利用PMS、电网GIS、SG186营销业务管理系统、SCADA、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同期线损系统数据,融合覆盖高/中/低压全业务的电力设备、电气联络、电网运行、工程项目、电力客户、电网损耗等相关数据,并在城市空间数据下基于位置信息进行重构,建成能够支撑农配网现状问题诊断与原因分析的电网数字化地图服务。
2)低压基础信息采集
目前,大部分供电企业的低压线路设备台账及其物理联络数据质量相对较差,更没有“到相”的用户和表计信息。针对电网低压数据不完善,无法基于系统直接开展问题诊断的情况,首先需要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主要是通过移动端扫码识别、自动定位、路径绘制等技术手段,实现低压图模数据的便捷采集,促进存量低压数据完善与增量数据管控,支撑农配网运行现状问题诊断与原因分析,具体内容包括:通过GPS定位技术快速获取电力设施的位置和坐标等数据,维护设备名称、运行编号、型号、布置方式等设备台账信息,现场采集后实时回传;通过智能扫码识别技术以及定位技术快速识别和完善表箱、表计和到相用户等信息;通过移动GIS实现低压主线、支线和接户线路绘制,维护线径、线型、绝缘、投运年份、截面等线路信息。
3)现状问题诊断与原因分析
基于电网数字化地图服务中的低压图模、运行数据以及同期线损率,根据地区用能特征和经济情况,差异配置诊判依据,开展10kV线路重过载、配变重过载、高线损台区、低电压等电网现状问题诊断,建立现状问题原因分析模型,找出接入负荷大、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线径细、供电半径过长、台区布局偏移负荷中心点等原因,形成农配网规划问题库。
4)问题库图上管理
问题库以设备树和GIS两种方式进行展示与查询,其中设备树方式以变电站、中压线路、台区三级设备树形式展示,其中GIS图上管理是基于电网数字化地图服务,通过问题设备落图,可视化展示问题设备的位置、设备基础台账以及问题详细信息,支持搜索定位与导航,而且从GIS图上就能直观展示问题从发现到消失的过程。
3结论
本文描述了通过电网基础图模、电网运行和损耗等数据融合,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电网问题自动诊断与原因分析,形成了农配网发展问题库,降低了基层农配网需求摸排难度,使得规划部门掌握的需求更完整和有效,系统解决了农配网运行情况不清楚、需求收集不全面、现状问题诊断来源于供电所人员经验等问题。同时通过基础信息采集与数据融合共享,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直接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军. 新农村配网的规划与实践[J].农村电工,2011,19(03):1-2.
[2]肖康.农村配网低电压问题的思考[J].农村电工,2016,24(09):37-38.
[3]黄楚强.县级供电公司农配网智能化发展[J].农村电气化,2013(10):46-47.
[4]谭瑛, 张涛,杨俊宴.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历史地图空间解译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2016,40(06):82-88.
[5]毛永强, 郑锋玉.关于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139.
[6]尤红建,李树楷.GPS采集GIS数据的原理及应用[J].测绘科技动态,1997(01):35-38+51.
[7]赵文吉,张松梅,晋佩东.GIS技术在区域填图中实施方法与数字地图[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03):286-28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