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 田继明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田继明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其中,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便利检修人员开展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类管线的抢修、维护以及改造作业,减少反复开挖路面,避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

13022419871******1 田继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其中,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便利检修人员开展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类管线的抢修、维护以及改造作业,减少反复开挖路面,避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为了保证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质量,就必须重视其防水设计和防水施工。基于此,文章从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的多个角度入手,对防水施工技术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综合管廊主要包括水、燃气、电力等管道设施,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管廊防水性能较低,导致管廊内部环境潮湿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综合管廊建设中需要加强综合管廊的防水性能,重视更多的施工细节。
        1结构自防水施工分析
        (1)做好基面的清理工作,确保基面无杂物、明水。
        (2)选择木模板作为模板,保证模板平整度、刚度及强度等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并处理好接缝部位,避免出现漏浆问题。使用止水螺栓固定钢模板。
        (3)按照实验室配合比来配置混凝土,并将其充分拌制均匀,控制混凝土的入泵、出厂及入模的坍落度,其中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保持在120±20mm范围最佳。
        (4)将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在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自落高度≤2m,若实施分层灌注应保证每层混凝土的厚度≤300mm。
        (5)开展水胶配比试验,减少水泥用量,水胶配比不得超过0.45,从而控制初期混凝土结构的开裂情况,降低收缩裂缝的出现概率。
        (6)在转运过程和开展浇筑作业时不得往混凝土中加水。
        (7)根据具体的季节来调整入模温度,气温较低的冬季入模温度≥12℃,气温较高的夏季入模温度≤28℃。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将温度差控制在20℃以内。
       (8)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底板选择用蓄水养护的方式进行养护,侧墙则覆盖保水的保护层,同时保证养护时间,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落实保温保湿养护和带水养护,保证这两种养护手段的时间达到14d以上。
        2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分析
        2.1变形缝防水
        变形缝防水构造
        (1)为了防水,利用复合防水构造措施对平口处变形缝进行防水处理,具体需要外包防水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用于变形缝内,填缝利用低发泡高密度聚乙烯,内侧嵌缝则利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用于外侧。复合防水构造措施同样用于承插口周围变形缝的防水工作,具体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外包防水层。橡胶止水带用于变形缝内,填缝依旧用到低发泡高密度聚乙烯,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处理侧墙、顶板、底板内侧的嵌缝工作,利用遇水膨胀橡胶对底板外侧进行密封。



        (2)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第一,利用箍筋将止水带和结构钢筋固定在一起,保持20cm的间距。为防止浇筑与振捣混凝土时出现止水带倒伏最终影响止水,在固定时必须牢固。止水带需要水平设置且安装采取盆式,为避免浇捣混凝土时位于止水带下方的气泡无法排出,盆式开孔需向上。对止水带不允许出现对接接头之外的接头,且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而工厂接头则用在“丁字、十字”接头中。
        第二,保持止水带每侧混凝土厚度都>15cm。要保证其纵向中心线和接缝不偏差,控制误差≤1cm。为将中埋式止水带正确的埋在变形缝中,要求中间空心圆环重合于变形缝的中心线。止水带需垂直于接缝表面,偏差保持在15°内。为防止止水带的扭曲、倒伏,在浇筑、捣振止水带处混凝土时随时用手扶正止水带。
        第三,为防止止水带定位出现偏差如跑模、胀模等,需准确、稳定地将止水带安装在正确位置。为保证止水带密实咬合于混凝土,也为了充分发挥其止水作用,需要充分振捣止水带处的混凝土。
        2.2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外贴式止水带采用橡胶类的材质,需密贴设置于防水层。将接缝和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对齐,控制误差≤10mm。为避免灌注混凝土时发生扭曲、移位,安装止水带时尽量避免翘边、空鼓现象。
        (2)利用转角预制件等措施避免转角处的止水带齿条处发生倒伏。禁止在止水带表面施做混凝土保护层,以达到止水带齿条密实咬合于结构现浇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保证止水带表面保持干净,不出现泥污、其他杂物等,防止其阻碍止水带和现浇混凝土的咬合密实。
        2.3密封胶
        (1)嵌缝前,清除深置于变形缝嵌缝中的衬垫板,避免缝内混凝土表面存在杂物,如油污、胡成、砂粒,以保证其处于干净、干燥的环境中。依据工程施工条件对变形缝预留凹槽尺在深度>25mm、宽度>20cm的范围内调整尺度。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mm-0.3mm厚的PE薄膜,为防止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需要精准定位隔离膜。
        (2)在顶板卷材防水加强层中,为保证隔离层的存在,无须撕掉其变形缝两侧各20cm范围内的隔离膜,而外侧各20cm范围要满粘于基层。在撕掉卷材防水加强层上表面的隔离膜后,再处理顶板防水层。注胶需满足连续、均匀、密实、饱满的特征,且密实粘贴在接缝两侧的混凝土面上,保证不发生空鼓、脱离两侧基层、气泡。密封胶表面保持平整,避免发生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的现象。在顶板和侧墙的连接处,为了密封成环,让密封胶伸入外贴式止水带中孔>50mm。
        结束语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满足不同类型管线工作需要,必须重视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防水施工。本文以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施工为框架,就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和防水卷材施工展开了详细阐述,希望所提内容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新刚.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的防水施工[J].交通世界,2020(33):130-131.
[2]钟晖,田继强,潘盛龙,等.青岛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技术现状及问题[J].中国建筑防水,2019(12):27-31.
[3]韩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设计要点综述[J].中国设备工程,2020(4):219-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