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 孙艳青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孙艳青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多,市政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实施,为城市交通发展建立了基础。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合理利用防水技术,做好防水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3070319711******6   孙艳青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多,市政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实施,为城市交通发展建立了基础。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合理利用防水技术,做好防水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各大城市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数量不断增多。为避免不同类型的地下管线发生冲突,可将之全部集中到综合管廊中。由于综合管廊深埋于地下,必须保证其防水效果,以免管廊渗漏,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1地下综合管廊应用的防水技术
        1.1暗挖施工防水技术
        在传统的防水模式中,施工人员会在管道的四周建立一个塑料的防水板,利用其易拆卸、易安装的特点,将防水板拼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以实现渗水能够排除管外。这种方法对于渗水少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渗水多的情况,并不能保证管道的渗水功能,“护内防外”的效果极其不好。除此之外,这种防水板在防水工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对防水板的材质、焊接过程的要求极为严格,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防水系统的工作。
        1.2明挖施工防水技术
        在建立防水层时,可以使用外防外粘和外防内粘的方法,同时使用适合施工环境的防水材料,以此来提升防水效果。
        1.3外防外粘法
        在施工人员使用外防外粘法时,如果施工的地点刚好处于管道底端,此时可以借助“空铺法”,即在防水材料和基层的周围指定区域内进行铺贴防水材料,其余区域不铺贴防水材料,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以此来增加管道的防水性。如果在施工时,对墙体的上方以及侧方实施防水工程时,可以利用满粘的方法,使管廊的整体都具有防水效果。
        1.4外放内粘法
        这种方法实施简单,对外部结构实施防火墙装置,结构内部粘铺防水材料,在进行墙体侧面粘铺的过程中,施工者可以利用空铺法,在结构外部建立“防水墙”。对于结构内部,施工者可以采用满粘法进行施工,在结构内部建立防水层。
        1.5变形缝嵌缝防水技术
        混凝土是否干净决定着嵌缝的防水质量,为了保证嵌缝的防水性,在施工前,应该深度清洁混凝土的表面污垢,同时,应该清洁变形缝内侧的衬垫板,防止有微小缝隙,导致防水工程不严密。实施嵌缝工作首先要覆膜,在进行覆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禁止将膜触碰混凝土表面;其次是注胶,注胶的工程极其困难,一定要谨慎,一旦出现气泡,会降低防水的效果。
        1.6外贴式止水带技术
        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发生扭曲或是错位的现象,在安装止水带时一定要保证安装的严谨性,不能出现某个位置空鼓或是翘边,这都会导致混凝土扭曲、错位。在安装止水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转角预制件的方法对转角的部位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倒伏的现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实时监测混凝土与止水带间的额齿条是否咬合,咬合程度是否合格。



        1.7设置变形缝技术
        要想保证变形缝的设置合理,必须保证止水带安装在了正确的位置,所以,必须在混凝土的表面居中位置安装止水带。空心圆环的中间位置必须贴合变形缝的中心位置。施工人员可以利用胶结的方法实现橡胶的连接。但对于特殊的情况,比如非硫化部位的橡胶,要想连接的部位更加牢固,施工者可以使用热熔法连接,增加其防水性能,确保工程质量。
        1.8施工缝的设置
        在浇筑施工缝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缝是干净的,并涂刷界面剂。除此之外,在进行水平浇筑时,还应该在施工缝中融入遇水膨胀胶,确保将要使用的止水胶没有气泡、空洞的产生。在使用止水胶时,应该使用注胶器,保证在使用时,没有气泡。同时,止水胶与施工缝之间不能有气泡的产生。在施工时,很容易出现气泡或止水胶膨胀的现象,甚至止水胶与施工缝脱离,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施工者应该立刻将止水胶清除并重新粘贴。
        2地下综合管廊应用的防水措施
        2.1防水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的防水功能更加有效、全面,在设计方案时,设计者应该在设计中融入以下标准:
        (1)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者在设计工程时,不仅要保证管道具有防水性,也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正确性、全面性。为了方便后续施工者的施工,设计者应该标记好施工作业中的重点、难点,将易渗水的区域进行标注。
        (2)工序管控
        设计者不仅在施工前设计出施工样图,还需要跟进整个施工流程,监管施工的进度,即规划施工的顺序,把握施工的时间。施工者应该保证施工体系与设计的方案相符合,按照设计的进度进行施工,避免施工错乱、工序颠倒、遗漏工序的情况发生。
       (3)防水材料的选择
        材料主要分为三类:柔性材料,质地较为柔软,密度较大的材料,如沥青,它不仅能够变换形状,也能起到阻挡作用,对于地势不利的地点,使用柔性材料是最好的选择;卷材+涂料,双层模式可以增强工程的防水性能,卷材具有变形的优点,而涂料本身具有防水的性能;止水带,一般用于空间狭窄、位置隐秘的地方。
        2.2特殊工艺的要求
        (1)基面处理措施
        在实施管道工程时,要严防“水”,要求内部禁止出现漏水现象,也禁止外部渗水的现象,防止水进入管道。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定期进行管道的清洁工作,规整管道内部的环境,施工者要时刻保持管道的外部环境干净,对水分过多的现象及时处理,也要确保基面的平整性,防止不平整的基面影响管道的正常铺设,对凸起或凹陷的基面,及时清理。
        (2)底板处理措施
        管道地板的面积具有限制性,所以地板的防水面积也较少,为了全面性的实施防水方案,对地板进行拼装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在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时,要时刻具有“质量”意识,尽可能减小误差的发生,从而完成“零误差”工程。同时,为了保证拼装的有效性,还应该在接缝处实施材料填充,减少渗水的渠道和渗水的面积。
       结束语
       总之,市政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设计与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一方面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还应确保防水施工质量。为此,设计与施工人员应了解并掌握相关的要点,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运用,为综合管廊防水效果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新刚.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的防水施工[J].交通世界,2020(33):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