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 李翠萍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李翠萍
[导读] 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举措。要构建出绿色生态的市政园林工程,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刚好可以满足生态需求,海绵城市的理念也有利于城市生态文明环境的改善,这是一个可以长久 利用的优秀理念。

山东农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李翠萍    271018

摘要: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举措。要构建出绿色生态的市政园林工程,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刚好可以满足生态需求,海绵城市的理念也有利于城市生态文明环境的改善,这是一个可以长久利用的优秀理念。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园林工程;运用
        引言
        海绵城市就是让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像海绵一样的体质,应对旱涝灾害,将风险降到最低,使城市处于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迎来更好的发展。在雨水多的时候将雨水最大程度的储存起来,在干旱天气时候将储存的雨水合理释放,是水资源得到充足的利用。这样也更符合绿色生态化的理念,维护城市的生态文明。海绵城市的理念想要融入在市政园林工程中,需要设计人员规划合理的方向,有目的进行具体化的推进,这样既可以加强城市生态的防灾能力,还可以确保雨水被合理的控制与利用。
        1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产品品质要求日益提高。随着产品的多元化,城市中的垃圾产生速度越来越快,直接导致了城市污染的加剧,对城市的宜居性打了折扣。通过海绵城市中的相应概念进行市政园林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环境,解决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问题。
        1.2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海绵城市理论中关于市政园林工程的主要思路是解决城市的排水问题。要在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作用,提高排水系统的效率。同时对现有的或者新增的排水蓄水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降低城市蓄水的压力,提升水资源的二次利用,这样既能防止内涝,也能通过海绵城市的概念解决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综合提升城市水资源的调节能力。
        1.3有利于提升市政园林工程的设计水平
        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并适应当前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相关政策精神。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前期实地调研和当地情况进行优化,合理统筹利用城市环境和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好市政园林工程的建设工作。
        2海绵城市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1合理设置绿化带
        一旦城市发生强降雨,原有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急剧增加,使得大量雨水滞留路面,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中,可通过加强对绿化带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园林的绿化率,将绿化带建设为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同时改善土壤的结构成分,使其充分具有良好的滤水效果,快速地将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并在需要时加以利用,防止了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并确保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另外,绿化带内可合理配置绿化植物,使其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充分发挥绿化带的作用。
        2.2合理运用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路面材料
        市政园林工程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对于路面材料的应用有一定要求,必须要选择符合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的材料,使雨水的渗透效果有显著提升。大体上说,市政园林工程对于路面材料的选择,不单单是选取雨水的渗透效果,还要与道路的实际交通功能结合采取相应的选择,以便在道路施工修建完成后能够确保路面承受日常交通压力强度。


比如,有些园林道路的人行道,那么就可以将它路面上所需材料换成透水性较强的透水砖,然后选些碎石铺在下层,就形成了多孔的道路结构,从而提高雨水的下渗效果;然而对于那些园林道路压力较大的路面,就要选取相应的如透水沥青作为路面材料,所以我们应该依据不同的道路状况选择与之相符的路面材料进行应用。
        2.3合理运用下沉式绿地
        为了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完美体现,那就要我们在道路设计时合理地采用下沉式绿地的功能,这样不仅能对雨水的收集能力有显著提升,还能有效地减少雨水过多的在低洼路面积蓄。然而我们在对下沉式绿地结构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严谨合理的科学计算,方能确保显著的雨水汇聚效果,当然绿地下沉位置的合理选择不仅能够满足其内植物的生存生长环境,还能帮助我们提升道路的审美效果。
        2.4合理运用植草沟
        现如今在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还要提高植草沟的合理化应用,不仅能确保植草沟能有效地调度水源,而且能够提高市政园林工程的绿化审美效果。此外在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市政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时,道路红线两侧的湿地公园或者雨水花园通过种植抗涝性良好的植物不仅实现了海绵城市理念建设,还增强了城市的绿化效果。
        2.5生物滞留设施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广泛应用中,我们在那些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相应的植物、微生物设施来将雨水渗透与净化,称之为生物滞留设施,生物滞留设施也是海绵城市理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应用。把生物滞留区安置在园林道路两旁,通常是用在雨水流向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合理地利用植草沟和沉淀池将雨水进行处理,把一部分较大的污染物颗粒滤出,用来减少甚至避免道路两边植物的污染。伴随海绵城市的推广应用,生物滞留设施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采用频率也在不断提升,大部分应用形式是结合与之相符的景观植物来降低生产建设成本等。
        2.6优化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存在于市政园林工程的作用主要是美化城市、净化空气以及固土蓄水,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又可以推动排水系统的完善,所以市政园林工程的绿化带与海绵城市理念也是相吻合的。绿化带的设计也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道路与绿化带应该存在倾斜度,这样才能发挥出绿化带的最大作用,使道路积水的状况也逐渐减少。也可以结合排水线布置绿植,这样就能进行多角度的储水与过滤,可以实现循环利用的同时也不损伤道路结构。在绿化带设计之前,需要考虑当地的土壤状况所适合的植物,进行较为科学的种植,迎合海绵城市理念,对绿化带的渗水效果和储水功能进行预测,多多进行检验,使他们符合客观要求,结合绿化带的地理位置设置合适的方向,还要判断雨水走向,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为地下水源提供纯净资源的目标,做好水资源的天然屏障。
        结束语
        合理利用海绵城市技术能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整体优化。实际应用中我们应结合市政园林工程的地质条件,在下沉式绿地、渗透塘、地蓄水池、生物滞留设施、渗管/渠、透水铺装、植被缓冲带等技术中综合选择并合理利用,以便达到市政园林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的期望目标,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总结,推动海绵城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用。市政园林工程对于城市居民出行来说是极为便利的。如果只是以传统观念建设会出现积水、水污染等问题,想要构建出绿色生态的市政园林工程,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刚好可以满足生态需求。通过对道路材料以及透水系统、绿化带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满足排水、储水的需求,这样也利于城市生态文明环境的改善,这是一个可以长久利用的优秀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山地市政园林工程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3):42+61.
[2]费佳.“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6):253.
[3]江俊,余俊奇.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渗透[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0):90-91+100.
[4]罗国宏.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69-170.
[5]向宁波,陈玉珂.海绵城市建设下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5):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