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IL信通专业运维新模式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王干雄
[导读] 随着信息通信服务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通信设施在支持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信息通信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时服务的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全面维护和管理多种不同类别和属性的信息通信设施的运行状态,以降低业务风险,增强业务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当前信通技术公司需要面对的关键工作。

身份证号码:44142619811******7  王干雄

摘要:随着信息通信服务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通信设施在支持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信息通信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时服务的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全面维护和管理多种不同类别和属性的信息通信设施的运行状态,以降低业务风险,增强业务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当前信通技术公司需要面对的关键工作。
关键词:ITIL通信;运维模式;电力系统;应用研究
        1.ITIL介绍
        运维服务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随着IT规模的不断扩大,运维服务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复杂的操作和维护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在IT管理行业,ITil(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是一套IT运营和维护的最佳实践。ITIL提供涵盖端到端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指南,涵盖所有类别的人员、流程、产品和合作伙伴。ITIL的开发和设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7年,ITIL进行了修订,以满足现代实践、分布式计算和互联网的发展和需求。ITIL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提供和支持信息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管理方案。
        2供电公司现状分析
随着供电公司信息化规模的不断扩大,运维工作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在大量信息和通信监控系统中第一时间获取报警信息,并及时修复,提高电力系统的服务连续性,已成为日常运行维护的重点。目前,以整体方式维护和管理信息和通信设施存在以下困难:
        2.1监控系统类型繁多,系统孤立
        信通技术公司监测信息和通信设施运行状况的系统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信息基础设施监测,包括信息网络、服务器、存储、信息安全、视频、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第二类是通信传输设施的监控,包括SDH、EPON、光纤线路;第三类是IOT电力环境设施,包括不间断电源、空调、温湿度、消防和门禁设施。通常情况下,为了及时掌握上述设施的运行状态,并且由于技术集成的难度和分期建设的特点,ICT公司会部署几个甚至几十个监控软件,每个监控软件都是孤立运行的。监控或运维人员需要登录几个不同的监控系统来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成本高,效率低。
        2.2信息通信设施故障预警、告警通知机制不全面、不及时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监控系统的预警和报警信息不能及时推送给监控人员或运维人员,而且有许多监控系统的监控报警信息复杂混乱,对于关键问题不能直观显示,存在重要监控信息缺失、未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的风险。
        2.3运维调度困难
        运维调度很难协调许多不同类型和性质的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服务,各种监测系统的数据没有得到统一的整合、分析和呈现。很难从全局的角度来规划设施的运营和维护,很难按照优先顺序系统地部署人员和工作。
        3基于ITIL的ITSM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信息通信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服务管理的统筹性和规范性,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信息通信公司的运维管理体系,整合、梳理和呈现各种不同类型和类别的监控工具和软件,统一调度人员和资源;在运维过程中对流程节点进行控制,然后对所有与运维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和量化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针对供电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ITIL理论对供电公司的IT运维进行规划,建立了标准的ITSM管理方案。
        3.1运维系统架构
        运维系统的后台设计基于java dubbo Zookeeper redis框架技术,前端Web端采用Angularjs技术,移动通讯部分采用VUEjs实现,数据库与MySQL Session等数据库集成。根据供电公司的业务特点,运维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

图1(基于ITIL的电力信息通信运维新模式研究架构图)
        供电公司IT运维的业务重点是信息和通信系统的故障排除。根据这一特点,运维系统由监控集成、流程管理和大屏幕显示三大功能组成。如图1所示,运维系统工作流程首先从计算机、存储、网络、通信等软硬件采集数据,采集过程由各种IT监控软件完成,如数据库监控软件、网络性能监控软件、服务器监控软件、虚拟资源监控软件、应用性能监控软件等基础设施监控软件。数据采集完成后,采集到运维系统的数据库中,运维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作出相应的管理流程。用户可以通过运维门户、自助门户、移动门户来操作相应的需求。用户还可以通过大屏幕查看运维各个环节的状态,运维数据也可以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2信息网与通信传输网多协议监控融合
        监控系统的报警数据由信息监控系统、通信监控系统、物联网监控系统等多套监控系统通过API接口实时采集,统一存储在数据库中。面向数据的图表如图2所示。由于通信监控系统采用非TCP/IP等信息传输协议,需要通过数据采集中间件完成数据采集,可以保证数据采集的顺利进行,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支持数据采集协议的中间件有RMI、Hessian、Burlap、Httpinvoker、WebService、RESTful、CORBA、SNMP。各种监控系统采用不同的报警级别,级别也不同。因此,在整合监控和报警信息后,需要对报警数据进行整理,将所有的报警数据按照一个等级进行划分。分级报警信息可以显示,即可以在运维服务流程管理系统中以列表的形式显示,也可以在报警屏幕上以消息通知的形式显示。这样监控室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报警信息,并根据处理流程创建运维工单。
        3.3基于ITIL的运维服务流程管理
        监控室人员得知报警信息后,立即根据运维服务管理系统中的报警信息创建事件工单,并在ITIL执行事件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事件管理流程)
        各种监控系统的报警或例行巡检发现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监控室人员。监控室人员在充分收集事件信息后,在运维管理系统上创建事件记录,并分配相应的类别。然后根据事件分类的类型,将工作单分配给对应队伍的班长,班长对事件工作单进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响应。如果需要处理,应确定工单的主要负责人,由他负责处理此故障。处理完成后,主要负责人通知监控室人员,监控室人员确认报警信息是否消失,如果消失,流程关闭。事件管理流程由子流程组成,如事件分类和清单创建、事件分配、确定负责人、解决和恢复以及事件关闭。
        结语:
        运维系统在国家电网鄂州供电公司的应用,帮助ICT解决了从故障报警到运维全过程的控制问题,提高了运维及时率和故障修复效率,在公司精细化管理中发挥了更加明显的作用。ITIL信息通信系统运维系统在电力系统信息通信领域的成功应用,是ITIL与实际工作的完美结合。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ITIL的故障处理机制。ITIL最佳实践图书馆包含信息技术管理的所有环节。利用好ITIL,将有助于电力系统信息通信领域的运维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非,蔡嘉荣.试论电力信息系统大数据的高性能处理方法[J].通讯世界,2019,26(6):218-219.
[2]崔晓优,耿战霞,陈大鹏.分布式技术在电力大数据高性能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5):199.
[3]祖向荣.智能电网监控中的分布式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7.
[4]袁国泉,张明明,李叶飞,等.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模型研究[J].电子科学技术,2016,3(3):365-368.
[5]华海波.电力企业信息化运维体系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8(4):2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