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李明
[导读] 为了解决传统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安全系数低的问题,设计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分析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划分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的保护等级。

身份证号码:36252619830******2    李明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安全系数低的问题,设计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分析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划分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的保护等级。通过安装有效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利用电子通信工程信息监控技术和入侵技术,感知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态势值的灰色关联度,建立一体化的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深度防护体系,实现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防护。设计实例分析表明,所设计的保护策略的安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解决了传统电子通信工程中信息安全保护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研究
        引言:
        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是当今信息时代最关键的问题,虽然它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电子通信工程中呈现的信息数据量惊人,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容易干扰电子通信工程终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这种行为,不仅会使电子通信工程的运行环境呈现亚健康状态,还会导致电子通信工程信息的恶意篡改和丢失,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将现代社会提供的大数据技术与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防护过程有机结合,实现终端设备的安全处理。
        1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存在问题
        1.1物理安全方面
        物理安全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中非常薄弱的一环。只要有一个带有安全风险预警的网站,或多或少都会对物理安全构成威胁。一旦用户不顾风险预警浏览网站信息,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在物理安全方面,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主要体现在拓扑结构上,这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中的一个迫切环节。
        1.2技术脆弱性方面
        考虑到电子通信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普遍存在技术漏洞问题。目前,病毒更加隐蔽和传播,依靠传统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很难在潜在的电子通信工程信息中发现病毒或恶意代码。因此,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技术在过去已经难以满足应对恶意网络攻击的难度,影响了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技术漏洞方面,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落后造成的,必须引起重视。从本质上看,技术的脆弱性可以体现在主动恶意攻击的防御能力低,对无意恶意攻击的防范意识差,不仅不能有效防御恶意攻击,而且不能及时识别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中的潜在风险,导致恶意攻击成功率高。
        1.3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并非所有的电子通信工程操作人员都有相关的安全意识。因此,运营商安全意识的缺乏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运营商一旦行为不当,将直接损害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甚至导致电子通信工程系统的崩溃。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容易破坏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防御层,对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针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有必要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意识,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尽可能避免操作不当。
        2划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等级
        在分析电子通信工程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将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防护等级划分为提出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策略的前提条件。这次根据划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等级的基本要求,选取电子通信工程信息的平均延迟和电子通信工程信息的正确接收率来划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等级。电子通信工程信息的平均延迟可以通过计算信息在网络环境中成功传输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在此基础上,它可以准确地从数据包的源节点到达目的节点。可以计算出该过程中所需时间间隔的平均值。
        3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
        3.1安装有效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在终端电子通讯设备中,安装防火墙等软件抵御病毒入侵,在互动电子通讯项目中安装联合杀毒软件。考虑到目前互联网环境下可供用户使用的这类软件很多,用户很难选择适用性更高的软件。因此,有必要在互联网上众多的杀毒软件中选择一款合适的杀毒工具。在这个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定期检查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加强电子通信工程的后期维护和定期更新,在保证众多功能软件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完善电子通信工程核心内容的防护。在此基础上,备份关键文件;或者将大文件稍加处理后分成多个小文件,分别存储在网盘不同空间。它还可以通过关闭和删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服务来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保护性能。
        3.2使用电子通信工程信息监控技术和入侵技术
        电子通信工程中网络监控技术和入侵技术的使用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IE安全直接决定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的有效性。IE入侵行为必须基于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和入侵技术进行自动监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电子通信工程中的木马通过附件和执行附件传播病毒,从而保证IE安全。有必要区分网络入侵行为和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监控行为。因此,终端设备的入侵应该是科学规范的,电子通信工程中存储的网络信息的安装状态应该是实时感知的。考虑到在信息技术普及的背景下,大多数网络入侵都发生在web脚本文件中。无论是信息导入还是跨文本标注,都是服务器配置不规范造成的。因此,当电子通信工程持有信息交互权时,应提出电子通信工程的本地溢出权,并执行防御密码,以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运行性能。
        3.3建立一体化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结合上述保护策略,建立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现场视察参考模型的综合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保护体系。OSI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全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纵深防护系统)
        结合图1,本文构建的全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深度防护系统以过程管理和控制为重点,应用分层思想为原则,建立了全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深度防护系统。为了实现具有深度防护系统的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必须从物理、网络、系统和应用四个方面对信息进行安全管理。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可以看作是一种商业产品,是各种数据的重要载体。因此,为了将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作为纵深防御系统的最终目标,纵深防御系统的建设也必须以信息安全为核心。通过过程管理,可以及时调整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保护策略,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系统更高效地保护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的目的。
        结语:
        通过对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保护策略的探讨,可以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解决传统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的保护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可以指导电子通信工程中信息安全保护方法的优化。在后期开发中,应加强本文提出的保护策略在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保护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电子通信工程的优化设计,为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综合性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桂坚斌,蒋良荭,马洪刚.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及安全防护策略[J].数字通信世界, 2019, 001(002):168.
[2]商文宇,孔庆玉,陈莉莉.刍议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安全防护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 22(09):181-182.
[3]杜楷文.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01):70-70.
[4]张远.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安全防护策略[J].信息记录材料, 2019, 020(008):221-222.
[5]蔡海滨.加强通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措施探讨[J].幸福生活指南, 2019(8):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