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砼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郭保江
[导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快了城市建筑现代化进程。现代建筑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高层建筑,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最为常见的便是混凝土裂缝。

山东菏泽鲁杰建工集团有跟公司  郭保江    274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快了城市建筑现代化进程。现代建筑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高层建筑,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最为常见的便是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关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裂缝现象,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裂缝;施工质量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的重点,为使其具有更佳的技术性操作,需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针对技术使用过程中可能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才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使用效果,提升建筑施工时的施工速度、缩短工期,同时确保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生活水平的上升使得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审美和要求都提高了,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已经开始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但是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着结构和性能的不同,所以对混凝土的功能和要求也不一样,在混凝土的种类中,部分混凝土的结构有较大方量的存在,超出了正常的体积标准,因此在使用这类混凝土时,应该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期间,严格按照标准和方案实施,同时对其量和体积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提高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完成设计要求。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和各种行业的竞争压力增大,同时国家实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计划,加快了各地的城市化发展。原本只是小型县城,现在也开始大量发展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物不仅能够带动城市的发展,还能够充分的利用空间资源,解决了因人多而住所不够的问题。此外,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工程的目标都是朝着高楼的方向发展,虽然国家的建筑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但是不断的挑战高度也会出现不少新的问题,而对于人们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如何,同时对建筑物来说,本身的结构决定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楼层建造期间,由于本身体积较大,所以对材料的选用和使用也是一项大工程,此外,会运用到大量的材料去建造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结构的制造中,会由于外界的湿度、温度、材料等不定因素造成其结构出现裂缝。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裂缝等不良影响,就需要工作人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后期的保养工作。
        3建筑工程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3.1水泥的水化热状况
        水泥的热状态是指水泥和水在固化过程中的作用。它包括水结晶、水解和水化。水化热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种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内的水化热慢慢向外部辐射,这就很大程度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弹性模具与强度,并逐渐增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和冷却功能。
        3.2裂缝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一是因水泥水加热造成的。在工程建设之前,要把水泥与水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确保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由于水泥和水混合时的温升和热量较少,大体积结构的截面较厚。但由于表面系数不大,影响了水泥的冷却空间,会进一步蓄热,其有可能导致裂缝现象的出现。许多混凝土结构是利用20%水固化水泥的,其他的均是蒸发。


若是实际的水泥蒸发量高于原有标准,水泥蒸发量就会产生更多的蒸汽量;若是超过收缩值,混凝土就会出现收缩,此时就会出现间隙。在建筑结构施工中,一般体积比较大,且会使用许多混凝土材料,在此过程中砌块与混凝土粘结力就更高。此外,在一部分建筑结构当中,结构基础既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部黏结,也会因温度效应而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出现黏结现象。
        4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1配合比要科学合理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是选择合理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二是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准确,并且科学合理。在对材料进行配比时,不仅要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还要尽量的节约材料和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混凝土中以骨料为主,大概占据了80%左右,因此应该重视对骨料的选择和使用,同时要满足相关的数据标准:一是膨胀系数要尽量的小;二是岩石弹膜不能偏高;三是消除表面的弱包裹层。除此之外,选择砂子材料时,二区中砂为主要的使用材料,其中的含泥量不能够超过1%,同时还要保证砂子的体积在5mm-31.5mm间。水泥可以用粉煤灰进行代替,但是要使得粉煤灰要和水泥保持相同的颗粒大小,掺量必须在15%-20%范围。这样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水化热的问题。此外,使用相关的配料可以增加水的散热速度和降低水放热的时间,例如:低、中水化热的水泥种类;含有矿渣硅酸盐的水泥等,同时还要保证水泥的使用量,使其含量每米不高于450kg.
        4.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现代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全方位管控。混凝土的材料选择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节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如对于地基浇筑、承重墙的施工,要选择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材料,保证其能承受建筑的整体质量;对于外部的混凝土材料,要选择防侵蚀能力较强的混凝土材料,避免外界侵蚀导致混凝土开裂。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和管理缺陷,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现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中要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原材料作为混凝土浇筑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分析,选择适合不同施工项目的混凝土原材料,才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4.3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对施工安全、工程稳定性等都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要想减少混凝土裂缝,就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注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效控制浇筑施工的速度,加强混凝土热量的发散,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的形变现象,以此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合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会采用覆盖混凝土上表面或适当提升水温的方式,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减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部温度的变化。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目前发展起来的建筑施工技术需要大量采用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也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必要了解材料组成设计、温度裂缝控制以及浇筑施工过程。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合理配比,合理处理模具入模温度,通过去除模具时间、混凝土温度变化等方法对固体混凝土温度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施工中所用到的混凝土质量,最终改善整体混凝土浇筑工程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常海东,张小东,苏铠,等.大跨度钢梁提升结合滑移安装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S4):1661-1664.
[2]章一夫,刘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20-21.
[3]许国平,王娇瑞.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8(2):9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