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才路
[导读]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改革优化和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也不断增强,企业政治生态与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辽宁抚顺市热力有限公司  才路    113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改革优化和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也不断增强,企业政治生态与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国企纪检监察干部既是执纪者,又是监督者,处在国企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正风肃纪反腐的最前沿,要立足职责定位,认真履行好监督专责,不让党和人民群众失望,当好忠诚卫士、做好贴心人,就必须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切实增强自身建设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对标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新表率、新形象。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建设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国有企业是主体之一,在维护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工作岗位方面均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在东北企业改革的深化开展背景下,国有企业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转型,但因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极易成为贪污腐败的高发地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依法从严治党,构建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新格局。此时,如何在新形势下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成为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
        1深刻认识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是保障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加快自身做强、做优、做大,保持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时提出,要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确保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从而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建设强国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探讨
        2.1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要把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作为改革的着力点,通过理顺工作流程、实现资源共享,强化机构设置,不断激发治理效能。一是要建立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等集体决策制度,完善线索移交、措施使用、审查起诉、补充调查等环节的衔接机制,推进纪律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协调衔接,形成运行顺畅、制衡有力的权力运行格局,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有效落实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二是要积极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协作机制,与上级纪委监委开展地企合作,共享监督力量,有效破解“同体监督”的难题,强化监督效果;三是要强化公司纪检监察机构对公司各党支部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健全报告工作、定期述职、约谈汇报等制度,把监督延伸到最基层、最末梢,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2.2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工作制度机制
        1)定期报告综合工作制度。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每季度向市纪委监委报告全面工作,重要事项随时报告。2)定期报告专项工作制度。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定期向市纪委监委有关纪检监察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等部门报告问题线索处置、案件查办等情况。3)每年述责述廉制度。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结合履职专项考核,每年向市纪委监委述责述廉。4)企业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重大问题情况报告制度。


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重点关注企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会议研究重大问题过程中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并向市纪委监委有关纪检监察室报告。5)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成员违规插手干预企业选人用人、生产经营管理等重要事项记录报告制度。市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发现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应该及时向本人提出、予以纠正,并向市纪委监委有关纪检监察室报告。6)政治生态分析报告制度。结合日常掌握的情况,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每年对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完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状况作出评价,并对企业政治生态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专题报告一并报送市纪委监委有关纪检监察室。7)重要舆情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将涉及企业重要舆情、重大突发事件等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市纪委监委有关纪检监察室。发生审查调查安全事件(事故)的,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报告,同时报告市纪委监委有关纪检监察室。
        2.3强化职能组织建设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出现的问题再次表明,反腐倡廉斗争中必须明确深层次问题是职能组织建设。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的有效发挥,在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应依据权力监督理论,依据监督权、执行权、决策权平等原则,进一步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机制的制度化、具体化,强化上级纪检机关直接领导下级纪检机关。在双重领导机制运行的基础上,跟随反腐败新形势的变化,以解决“条块冲突”的困扰为入手点,将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在市纪委的统筹管理下,以独立的垂直领导模式运行。市纪委监委负责并对所管辖的各个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实施垂直领导。初步建立上级纪委直接管理下级纪委、下级纪委对上级纪委负责汇报的机制。建立同县区纪委监委、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的协调机制,注重发挥企业巡察、审计、法律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形成合力。企业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纪委书记任协调小组组长。协调小组成员由组织部长、人力资源部长、财务部长、纪委副书记、董事会秘书组成,协调小组按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工作。并制定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议事规则。在管辖权独立运行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纪检监察机构脱离同级党组织领导的机会,赋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关独立的财权、人权、事权。需要注意的是,在监督权、执行权、决策权平等化协调改革进程中,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基本方针,避免改革进度过快致使相关配套机制缺失、体制断层。
        2.4创新监督方式,做好做实日常监督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确保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监督方式,特别是在日常监督上要用好力、使好劲。各项监督工作,不管在什么企业、不管在什么时候监督工作都在其日常工作中,这就要求纪检监察人员做好日常的积累,掌握第一手材料,把党员干部想干什么、做了什么结合起来看,工作之内与工作之外结合起来;时时刻刻的保持战斗精神,坚持思想教育与惩治感化,合理运用好“四种形态”,尤其是要在第一种形态上多下功夫、多花时间去提醒,多积尺寸之功。通过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谈话函询、专项治理、提出建议、追责问责等,创新方式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日常监督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
        结语
        综上,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夯实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坚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立足主业主责,坚持反腐惩贪,不断探索将履行监督职能与维护企业发展有机融合的渠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国有企业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安治民,江小民.我国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进路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02):152-154.
[2]刘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9.
[3]龚立新.纪检监察干部需在时代斗争的大熔炉中淬炼成钢[J].领导科学,2020(20):107-109.
[4]张静宜.加强新时期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研究[D].西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