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校如何加强党性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热西丁·阿卜杜热西提
[导读]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手段。党校在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共疏勒县委员会党校  热西丁·阿卜杜热西提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手段。党校在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党性教育历来是党校教育培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笔者生活在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河北省乐亭县,对当地的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更应结合乐亭县实际,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特别是大钊精神进行宣传教育。本文就新时代党校如何加强党性教育,并结合乐亭实际,作出简要探究。党员干部们的党性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深化改革能否继续深入,我国能否按时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是每名共产党员毕生奋斗的事业之一。党校在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之前需要扎实理论功底,在新时代要求不断提高、不同条件党员不断融入的背景下逐渐扩展党性教育,使党校可以在今后的教育中具有更加完整的、符合实际的、多样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关键词:党校;党性教育;教育策略;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规定:“党性教育应当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党校姓党,决定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党校学员管理工作的主业主责,也是学员管理工作的灵魂和轴心,必须把党性教育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提高党员干部坚持优良作风、抵制不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打造有“党性”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党校教师是我国党校中无数颗璀璨的钻石,可以说是整个党校教育中最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其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是整个国家与人民所骐骥的。首先,党校教师需要具有极高的党性;让党校教师定时参与红色知识讲座,用红色革命精神不断武装教师的思想水平,将红色圣地作为开展教育的第一课堂,通过“红色”这个时代主题来加强党校教师的革命情怀、革命精神与革命力量,使其真正具备“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思想境界。乐亭党校注重对教师进行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基地——李大钊故居和李大钊纪念馆,定期进行李大钊精神学习,学习李大钊的革命无畏精神、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通过学习,教师们能重温先烈遗志,感悟先烈情操,反思自身思想认识的不足。进而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始终遵从马列主义,不忘党的初心,牢记党的使命;其次,要在党校中建立一个系统的名师体系;将政治境界高、业务能力好、作风建设突出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纳入到名师体系当中,尤其是青年与中年阶段的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党校与党校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当中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引入校外的科学方面的专家、先进人物和社会典型来作为党校师资队伍的领头羊,使其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将党所宣传的思想文件、发展方针以及许多开拓性思维模式的运用及时的传递给党员干部们,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人民公仆,做人民的好公仆,以创新的、战略性的思维模式来应对我党未来的发展新局面。再次,让党校教师“走出去”。眼界和经历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不应该只是从书中找、从网上搜,更应该多些亲身实践经验。因此,党校要多组织本校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增加阅历,为教学多些鲜活的实例经验,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说服力,以便契合时代要求、贴近生活、贴近人民。



        2增强内容的新颖性
        首先,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基本原则,认真开展党性教育教研活动,在实施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时,加强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宗旨和党的方针、政策等教学,以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发展历程,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家风家德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党纪国法底线,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其次,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在教学布局上,丰富理论教育领域,建立独立的教学单元,整合党校优势,完善相关课程,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列课程。另一方面,定期邀请领导干部和专家来党校讲学,开展系列党史国史讲座活动,提高党章党纪教育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让学员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认可,从认可到实践,从实践到传播,让创新理论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
        3建立学习机制,实现常态教育
        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仅靠参加几次党性教育培训班是不够的。要发挥短期培训的启发性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进行党性锻炼。与此同时,要建立相应机制,搭建载体,实现党性教育常态化。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唱响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的主旋律;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要让党员在参加党内活动中增强党性观念;三是经常性提供党性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经典图书等,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向党员推送党性教育材料。通过常态化教育,让党性教育成为党员的自觉习惯,让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把知识内化为信仰、外化为行动。
        4注重形式的灵活性
        党员干部分层次教学。深入研究党员党性教育规律,深刻分析不同年龄、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等党员群体党性修养的真实状况,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增强党员干部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和理性认同。党校可结合学期班次结构,分层次、分专题进行党性教育,充分做到因人施教、因人施训,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了加强党校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党校还可组织教师开展系统的党性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党校教师应深入各级机关调研,掌握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情况,了解党校学员的实际工作和工作中可能需要的知识和理论,结合实际,有的放矢。
        结束语
        我党是一个将人民群众放在心尖上的党,我党将开展党性教育作为所有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这些年来从未停止对党员干部们党性方面的教育,无论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体教育活动,还是“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活动,都是从知和行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党员干部们明确党的立场和宗旨,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我党自建立以来,到如今已经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于党性的定义与要求都是有所不同的,具有不同时代特点的,不能原地踏步,新时代我国党校的教育就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立场,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指令与号召,以党员干部们为主体,打造一支实力强大的党校教师团队,将党性教育与时代特点挂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党行的公仆式党员干部,为我党今后的发展建立非常有力的中坚力量,无论是信仰、信念还是纪律、担当,都能够扛起中国共产党的大旗,保障我党能够在未来发展的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叶伟军.新时代党校加强学员党性教育的若干思考[N].海南日报,2021-02-09(A06).
[2]李艳春.新时代党校如何加强党性教育探究[J].智库时代,2020(04):34-35.
[3]谭伟.新时代加强党校党性教育路径选择研究[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9(05):81-83.
[4]范瑞娟.浅谈新时代党校加强党性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山西青年,2018(21):106-107.
[5]潘奕华.新时代加强党校党性教育的路径选择[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03):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