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苏博杰
[导读] 随着21世纪时代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迅速,随之,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备受业内关注。

13063719860******3   苏博杰

摘要:随着21世纪时代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迅速,随之,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备受业内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引言
        在对安全生产日益重视的今天,国内实验室在人员、设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各实验室也制定了越来越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但目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大多还不成体系,欠缺对实验室安全的体系化管理,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案。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主要安全问题分析
        1.1火灾和爆炸安全隐患
        火灾与爆炸安全事故是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的常见事故类型之一,具有普遍性特征。导致火灾与爆炸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检测实验室电力线路老化,线路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导致各类仪器设备发生短路,诱发火灾。此外,部分检测实验室检测分析仪器管理不当,当可燃物质与氧化物长期接触并出现化合反应后,则容易引发物质自燃。
        1.2环境污染安全陷患
        建材检测的整个过程需要将建材样品运送至实验室中,且整个检测过程相对复杂,往往会产生部分污水、废气或废渣,若对这些残留物处理不当,则容易引发相应的环境污染安全问题。比如,部分建材检测实验室对检测完成后的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材检测样品处理不科学,直接进行丢弃或废置,甚至当作一般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对环境造成较大威胁。
        1.3化学品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需要在一定范围内用到化学品,比如强酸强碱等,这些化学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会对人体皮肤、仪器设备等产生腐蚀作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皮肤灼伤。同时,部分化学品具有挥发特性,可散发出一定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若控制不当,则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导致慢性或急性中毒状况,使人体嗅觉等感触效果减弱。
        1.4仪器设备安全隐患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要求的提高,各类新型检测仪器设备开始陆续出现,在为建材检测工作带来更为灵活工具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操作安全问题。部分建材检测人员在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安全意识淡薄,甚至违规违章操作,既难以完成特定的建材检测任务,还在无形之中放大了检测工作的安全威胁。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2.1建立健全建材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行业安全管理技术标准规范,结合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特点、工艺、方法等实际状况,建立健全具有可行性的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为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具体实施策略与方法的推行提供依据,以制度化的方式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要求、方式方法、预期效果、保障措施等制定下来。由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应在安全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中突出差异化特征,将不同类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统计与管理,并对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运行情况进行实时优化调整。注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性与可操作性,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
        2.2强化人员安全管理
        定期组织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建材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将现代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理念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人员对各类检测仪器与工具的熟练应用程度,更加灵活、规范、专业地对各类仪器进行操作,在确保操作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建材检测结果数据。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提高其对潜在安全威胁要素的辨识能力、控制能力与反馈能力,严格按照建材检测各项技术要求,科学处理检测完成后的建材样品。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建材检测技术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进行评价分析。
        2.3构造安全管理数字模型,提高安全应急响应能力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数字模型应包含安全规则、管理方法、效果评价等内容,结合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具体要求,完善安全管理模型的构建流程。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特点出发,坚持统筹规划的构建理念,对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主要面向对象细化分解,围绕整体安全管理目标合理优化管理模型。以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应急响应能力为导向,界定不同检测环节的风险指标,利用风险评估法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管理预案,形成安全评估矩阵。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实施建材检测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以实战化的模式对检测实验室的各项应急处置要求落实到位。
        2.4规范检测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强化日常管理
        检测仪器与设备是实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关键载体,是获取相关检测数据信息的重要来源,只有对各类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其正常运行及功能可靠。在检测实验室环境中,应做到通风条件良好,为检测仪器设备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防静电设施,安排专人负责建材检测仪器设备的整理、清洁与维护,按照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做好建材检测仪器的使用登记与维护保养登记。应保持建材检测实验室环境的整洁有序,必要情况下穿戴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对于检测完成后的建材样品废弃物,应根据分类收集、集中存放的基本原则,做出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倾倒。
        结束语
        受材料检测技术、设备方法、人员意识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阻碍着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总体效能的优化改进。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当前建筑材料检测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则,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价值理念,追求更高级别与层次的安全管理成效,为促进现代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事业取得未来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秀君,周凤坤.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9):162-163.
[2]刘建军,陈玲玲,高雁凤.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5):25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