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孙艳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孙艳
[导读]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深,在当前的生态保护规划中绿色施工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因国内绿色施工理念引进较晚,针对公路工程而言其仅在设计阶段得到应用,施工时往往对其关注较少。

山东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蒙阴县中心 孙艳    276200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深,在当前的生态保护规划中绿色施工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因国内绿色施工理念引进较晚,针对公路工程而言其仅在设计阶段得到应用,施工时往往对其关注较少。但在公路里程不断增长的今天,其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已不可忽视,基于此,本文从绿色施工要点出发,对绿色施工所需遵守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基于某公路软基工程的周边环境、节能降耗措施以及工程环境评价等情况。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
        引言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的不断提升,遇到的特殊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多,软土地基则是其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地质情况,其本身具有压缩比大、强度低、荷载能力低等特点,因此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十分重要。
        1绿色施工原则
        1.1减少污染
        工程建设时容易对周边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如建筑垃圾和噪音等。不仅会对自然环境和周边居民造成影响,还会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方应以零容忍的态度面对环境污染,做到施工时及时洒水对扬尘进行处理,合理利用施工材料,针对施工时所产生的废水的排放,应确保其在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对有着较大噪音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等。通过各种系统化环境治理措施使施工品质得到改善。
        1.2环境保护原则
        在完成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之后,通常会伴随大量的淤泥产生,需合理处理这些淤泥,以免污染环境。此外,在落实地基排水处理工作时,一旦操作有误,则污染周边的水源,从而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2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技术
        2.1排水固结法
        塑料排水板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过程无须进行取弃土,仅需较少的成本,其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在于预压材料的利用层面,若无法重复对其进行利用,则需要通过征地的方式获取该材料,并在施工完成后弃置,该种情况将会使施工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并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以该项目中埋置深度最大的20m为例,该位置处的软土地基有250m的长度,所需平均软基处理单价为2050元/延米,相比于相邻位置处14m的涵洞CFG桩基处理所需的平均处理单价31190元/延米,塑料排水板的平均处理单价仅为其1/15。但一般情况下塑料排水板需要9个月以上的预压期,对于施工周期而言较不利,因此在软基中采用该种处理方式时,应先对塑料排水板的处理路段进行施工安排,以尽可能避免其影响到施工工期。在该项目中,塑料排水板的施工工序为:先进行塑料排水板路段的施工安排,对路段进行平整施工,并进行砂垫层的填筑以及排水板的埋设,再开展路基的填筑以及预压施工;对于一般路段的塑料排水板施工首先进行开挖和填筑施工,并在路床处预留足够的填方量,再将塑料排水板所堆砌的材料运输到一般路段的路床顶,并整平全路段。按照合理的工序安排,可将堆载预压材料选定为路基填料,从而节约施工所需的土地资源。此外,在进行施工开挖和运输材料等施工时,均通过洒水车进行定期的洒水,并对运输车辆进行全覆盖封闭处理,以避免施工时出现的扬尘等现象。基于绿色施工管理之后,使其能源消耗和污染等负面影响大幅度降低,起到较为显著的绿色施工效果。



        2.2碎石桩加固技术
        碎石桩加固技术是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使用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软土地基承载力,为公路工程的施工保驾护航。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考察和测算,结合本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区域的土质结构强度确定碎石桩加固施工的方案。另外,软土地基本身的硬度非常小,所以进行施工时向其中添加碎石料,能够使其承载力得到提升。同时,利用碎石桩和沙料组成复合桩,往往能够起到提升土壤密度的效果,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其公路工程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必须要不断提升技术研究力度,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从而让碎石桩加固的效果得到保障。如该工程中,桥头小直径钻孔灌注桩软基处理施工,为了调整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的作用,在桩顶设置级配碎石垫层50cm,夹层双向钢塑复合土工格棚。为了防止应力集中而产生较大的桩项刺入,在桩顶设置C30钢筋混凝土格梁。为确保本项目的小直径钻孔灌注桩检测工作质量,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灌注桩检测应主要满足以下要求的执行标准。
        2.3强夯法
        强夯法同样是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重物,即强夯设备来对软土地面进行不断的夯实,通过夯实使地基更为平整与稳固。强夯法施工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面的承载能力,有效降低重物压制作用下承载重物的平台或地基出现塌陷事故的概率。如果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上应用强夯法施工,能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强夯法的应用中,需利用夯实设备对地基加以强夯处理,在此作用下,地基硬化速率与强度都大幅提升,为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强夯法对软土地基的夯实处理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定的灰尘与噪声,严重干扰了周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此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居民分布密集的地区不适用。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为保障强夯法良好的应用效果,相关人员需严格遵守施工工序,进行一层一层的夯实处理,直到最后一层夯实结束以后,方可进行坑的填充。此外,在强夯法的应用过程中,夯实时常常会出现剧烈振动,为避免夯实效果不理想,需对夯实区域周边受到振动影响的设备设施、建筑物、构筑物等实施相应的保护,如开挖隔振沟等。
        2.4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该项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方法,该方法的使用需借助高压喷射机械,将具有良好固结性能的材料和等高强度的水泥喷射到软土地基中,起到强化整个地基强度的作用。其中,高压旋喷桩需用到高压旋喷流,以此来对土地进行切割、压密及混合搅拌,确保土粒和浆液混合均匀,并在土壤中以固体的形式存在。如今,所用的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施工压力已高达40MPa,经过详细划分可将其分为高压和超高压,并且能将施工强度控制在25-40m范围内,同时,加固体的有效直径高达2m,具有强度稳定的特点。旋喷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控制具体的加固范围,并且形成水平桩或垂直桩,同时还能使桩柱体之间保持固定的间距,合理规范硬化剂的实际使用量,从而达到有效提升软土路基强度的作用。目前,高压旋喷桩处理深度较深,通常情况下最大深度可达30m。该方法比较适合用于含有淤泥及粘土等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中,且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常见的现象,更好地处理这种问题,就需施工企业充分了解软土地基给公路工程质量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达到提升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子超.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161–162.
[2]娄志峰.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33–134.
[3]郭彩节.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0):179-180.
[4]廉福绵.LiDAR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J].江西测绘,2020(01):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