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刘业燕
[导读] 随文识字是比较适合小学一年级汉字学习的一种方法。本文在分析了随文识字涵义和目前我国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后,指出语文老师可以借助故事化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借助情境体验教学法,锻炼学生的汉语发音,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正确的汉字发音。同时可以借助于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正确方式。

刘业燕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阳朔村教学点  546805
【摘要】随文识字是比较适合小学一年级汉字学习的一种方法。本文在分析了随文识字涵义和目前我国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后,指出语文老师可以借助故事化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借助情境体验教学法,锻炼学生的汉语发音,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正确的汉字发音。同时可以借助于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正确方式。
【关键词】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22-01

        一、引言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现如今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识字学习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基础,它作为一种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二、随文识字的内涵及其引入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意义
        随文识字是指将识字融入到特定的文章情境之中,借助文章情境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实现汉字音、形和意同时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随文识字又可以分为识意、识音和正形三个方面。随文识字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小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将识字与文章阅读的有效结合,使原本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富有乐趣,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识字。《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让学生爱上识字,同时具备独自识字的能力。随文识字的特性决定了其则完全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目前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而言,教学理念更新较慢,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灌输式教育理念,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更加注重教的过程,很多老师还是完全照本宣科地讲解生词,把学生当做只需要记住词语的学习机器,忽视了对于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则是机械地进行生词抄写与词组背诵,完全不能感受到汉字的美感,与一撇一捺之间所蕴含的深意,更不能准确应用汉字。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上,很多语文老师一味按照教材的章节将生字的发音、内涵解释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把每一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抄写记下来即可,至于能不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正确使用方法,则并不重要。受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学生只是把语文识字教学当作是一种任务。这种讲解方式不能吸引学生对语文识字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自身对汉字理解力的教学目标,进而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
        (一)故事化教学法,随文识意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其主要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运用合理的故事化语言、场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语文教材内容的灌输。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故事教学法的合理有效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汉字涵义的理解,而且借助故事化的教学语言,更富有感情变化,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爱上汉字学习。



        以学习成语“得意洋洋”为例,在讲解这个故事的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开始小白兔看到乌龟怕的那么慢,便得意洋洋起来,笑着说“这么慢,还跟我比赛,我睡一觉,等等你吧”。在故事情境中,讲解汉字,更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汉字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真正涵义。讲完故事,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小白兔为什么刚开始得意洋洋?你能用得意洋洋说一句话么?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二)情境体验法,随文识音
        情境体验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科学习基础,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以提高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一年级学生相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上课很难完全集中精力。借助于情境体验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针对小学一学生,农村语文老师在讲解汉语拼音基础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情境体验教学法中的场景游戏部分,创造分组讲解的情境模式,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准备图片,一组进行发音,然后再进行交换,在互动的情境中,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汉字发音的记忆程度,让学生感受同声不同调的真正涵义,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读写结合教学,随文正形
        读和写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又有写作的素材。写作则是对阅读内容的应用。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教材内容,让学生随堂对汉字进行书写练习。在学生进行书写练习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当的姿势。同时在正形的过程中,老师要格外注意学生书写汉字的笔画顺序,让学生认识到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独特美感。
        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棉花姑娘》一文,在文章中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棉花。新课标提出这节课学生要学会书写“只”“星”“雪”“帮”等词语。借助于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当老师讲解完课本内容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本子填完整下面的话:
        七星瓢虫_____棉花姑娘吃光了蚜虫;
        晚上,天空中出现了_____和_____。
        冬天的夜晚,我堆的_____,独自一个人在野地里看月亮。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_____不小心碰了一下。
        在学生填写这些话语的过程,就是对于文章内容和生活场景回顾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于汉字书写和应用的过程。
        五、结论
        随文识字可以概括为随文识音、识意和正形三个部分。要想更好地发挥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就要求农村小学语文老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重视备课过程,能够将课本中所学习的生字和词组与儿童故事、生活场景等结合教学,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另外,农村语文老师也要加强自己的普通话练习,确保课堂中使用正确的教学语言进行授课,以避免因为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让学生学习到错误的汉字发音,影响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谭丽杰.浅析小学语文随文识字之“形”散而“神”不散——以《树和喜鹊》为例[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04):38-39.
[2]韦苇.小学语文低学段随文识字教学艺术新探[J].新智慧,2021(03):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