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张红
[导读] 本文探讨了农村小学学生写作能力不高的原因以及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特点,以我们学习的一篇篇课文为例子,在课堂上教学生仿写,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张红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小学
【摘要】本文探讨了农村小学学生写作能力不高的原因以及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特点,以我们学习的一篇篇课文为例子,在课堂上教学生仿写,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43-0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理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确运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到作文,这是个令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的问题。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也讨厌学。特别是农村孩子这方面就更弱了:一是农村的家长普遍文化素养不高,再加上近些年年轻的父母迫于生计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家里剩的都是些年老体弱的婆婆爷爷,他们大字不识几个,哪里还有能力辅导学生的作文呢?二是因为农村家长他们对孩子重视程度普遍不如城市,从小缺乏对孩子口头语言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使城乡孩子在这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三是农村的孩子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里并不富裕,没有多余的钱来给孩子买课外书籍,致使孩子们的阅读量少,阅读能力很弱,课外的好词好句积累太少……这些都造成农村孩子作文教学困难的原因。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提高农村孩子的作文水平呢?我觉得一个最好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从课文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就说过:“课文就是例子。”既然课文就是例子,我们为什么放着现成的例子不用,要千辛万苦地从网络上,从大量的资料中去寻找呢?
        从课文中学,一个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选好例子。什么样的课文可以作为例子呢?当然是那些有特色的典型段落。教师要根据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的读写训练项目,在课文中选择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词句和段落)。这种语言现象应该是可以迁移、可以概括类化、举一反三的。这种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就是教学所需要选择的“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在课文中选择“例子”并不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潜心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上下一番功夫。所以在教学前,我总是认真钻研教材,仔细揣摩作者的意图,编者的意图;从文章的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等去思考,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获。
        三年级的孩子,作文才刚刚起步,学生在写作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会,这就需要老师点拨、引导。
        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手段来训练学生。现以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的课文为例来讲讲我在教学中是怎么做的。纵观这两个单元的课文,其内容丰富多彩,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动物的,有植物的,还有写景的……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有“总-分-总”布局谋篇的,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有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这些都是教学生习作的好例子。
        选好了例子,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呢?随文练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它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紧随阅读教学且形式多样。根据教材特点,我采用的 随文练笔的方式多种多样:
        一、内容式仿写
        内容式仿写是选取课文中典型句段,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句式,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使学生逐步掌握不同的类型的文章都应该写些什么。
        (一)、写小昆虫的:如《小萝卜头》一文,文中有一段对小昆虫进行了描写“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只帮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默克,像小姑娘披上了宝宝的蝉翼般的纱巾。透过剥壳还可以看见它那红珠子似得小眼睛。”首先我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抓住虫子的哪些方面来写的?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这只虫子写得那么美?让学生明白写昆虫就要抓住它的样子、颜色,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它写具体。然后,我就利用课间出示一只蜻蜓,让学生来写。学生兴趣浓厚,大胆尝试,写出了“那是一只红色的蜻蜓,它静静地停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两只眼睛又大又圆,像两颗红宝石。一对翅膀透明的薄如蝉翼般的翅膀,就像姑娘头上的纱巾。那像竹笋一般翘翘的尾巴直指蓝天。”通过写学生明白了只有抓住动物的特点才能将它写活。
        (二)、写小动物的:《可爱的大熊猫》一课的第一自然段对大熊猫的外形就作了传神的描绘:“它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皮毛滑滑的,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远远地黑眼圈,可爱极了!”这一段的描写堪称经典,它抓住大熊猫身子、尾巴、皮毛……等部分的特点,将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写的活灵活现。


学了这一段后,我也让学生写写你熟悉的小狗。因为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顺顺当当,毫不费力。有学生写到:“我家的狮子狗身子胖胖的,全身披着又白又长的的毛,那毛卷卷的,就像烫的波浪。垂着一对毛茸茸的耳朵。两只眼睛又黑又圆,就像两颗珠子,还像两颗紫色的葡萄。一条比其它狗都要大的尾巴总是向上翘着,就像一朵盛开的花。”
        (三)、写人的:《一座铜像》的第一自然段就对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外貌作了简洁、经典的描述:“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这一段抓住小男孩的头发,鼻子,身子、动作的特点来写。学到这里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我的外貌,抓住我的身材,脸型,眼镜、头发,学生说得像眉像眼。然后再让学生找一个最熟悉的同学来写,写完后,读给大家听,让同学们猜猜写的是谁。孩子们写起来兴致勃勃。但是再念给大家听的时候,却猜不大出来。我很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学生积累的词汇不多,他们不能用准确的词语、句子来勾勒人物的外貌。这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
        (四)、描写水果的:《家乡的红橘》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就是就是三年级写水果的一个最好的例子:“走近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一个小窝窝呢。剥掉皮,就是鲜嫩的、金黄色的瓤。掰一瓣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人感到舒畅极了。”学习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每人带一种水果到学校,边学边教孩子从水果的形状、颜色观察手中的水果,让他们用贴切的比喻来形容。观察完后,还把水果剥开,再看看果肉,亲自尝一尝。学生觉得非常好玩,写起作文来轻松愉快。我班孩子在写火龙果时这样写到:“那火龙果红红的,全身长满鳞片,竖着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横着看像一条会游动的小金鱼,又像一只浑身长满小刺的刺猬。”这样的描写真是精妙。
        二、结构式仿写
        要教会学生作文,不仅要知道写作的内容,还要知道怎样结构段落,布局谋篇。
        (一)、围绕中心句来写。
        围绕中心句来写,这是一种结构段落的基本手法,也是小学课文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在我们的课文中比比皆是。《乐山大佛》的第二自然段,《西藏高原》的第二、第四段,《可爱的大熊猫》一课的第二、第三自然段……这些课文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来写的。学完这几课后,我也让孩子们来试一试,写写自己的书包,学校的大树,学校的小水池……学生们都乐于尝试,写出来的作文也都令人满意。
        (二)、按事情发展的循序来写。
        按事情发展的循序来写,这是写事的基本手法。但三年级的孩子太小,还不会写一件事,往往三言两语就将这件事写完了,比归纳还要经典。在教学中我也以课文为例子来教他们。《雪儿》《一座铜像》《日记两则》都有事情的描写。教他们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有趣的事。学习课文的样子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还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写的时候还要将自己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进去。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写的事情就生动多了。
        (三)、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这又是一种方法,我们的课文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例子:《家乡的红橘》,它就是按春夏秋冬一年的先后顺序来些橘子树的叶、花、果的。学了这篇课文,我也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按照早晨、中午、下午你都做了什么来写《今天我值日》,学生写出来还不错。
        (四)、按“总——分——总”的顺序,巧用过渡句连段成篇
        一段一段的内容写好了,这还不是一篇文章,只能算作两个段落。怎样连接起来呢?让学生学会用过渡句,连接前后两段内容。《乐山大佛》《可爱的大熊猫》《西藏高原》《植物的睡眠》都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写的。学了这种方法就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不仅......,而且.......”将前面写的一个个片段练习连起来。组段成篇课文也教给了我们方法:就是按“总——分——总”的顺序给文章加个开头和结尾,这不就是一篇文章吗?
        三、想象式补写
        课文有的详细,有的简略,特别是简略的地方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给我们作文提供了素材。《写给云》这是篇学生独立阅读的小诗,内容简单,学生容易读懂。我没有过多给学生讲他的内容,而且把重点放在了仿写上。课文第三小节,只写了云变成雨和雪花,二年级《水妈妈的孩子们》一课就写了云可以变成雨、雪、雾、冰、彩虹、露珠,让学生选取你喜欢的一种,用课文中的句式来写一写。学生大胆尝试,写下了一节节优美的小诗。
        认真备课,选好课文中鲜活的例子,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让作文变得有法可依,让作文变得轻松起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