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程秋菊
[导读] 初中是学生接触地理学科的初始阶段,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将会对以后的地理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大自然紧密相关,因此,在新时期课程改革深化的不断推进下,在地理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用图习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带领学生填图绘图等方式探索新知,以优化学生的新知获取方式,帮助

程秋菊   四川省南部县东坝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初中是学生接触地理学科的初始阶段,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将会对以后的地理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大自然紧密相关,因此,在新时期课程改革深化的不断推进下,在地理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用图习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带领学生填图绘图等方式探索新知,以优化学生的新知获取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巩固、识记新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绘制地图;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58-01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们要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不间断地加强学生的地理读图的训练,提醒学生们要牢记地理事物图表,要对比相似的事物,多从不同的练习中识别图,要及时的总结和复习,不要遗忘,还应该要求学生们自主绘制简易的地图,加深自己的印象和理解,还可以利用网络,多看有关的图形、实拍视频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做到自主学习,提高地理素养。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现状
        1.学生缺乏对读图的重视度
        部分初中学生由于对不同课程的学科特点掌握度不足,在进行地理学习时,对读图、用图的意识不强,因此,很容易造成教材和地图认读相分离的状况。同时,学生对教材中的地理知识框架了解不够深入,孩子们对其中需要结合地图完成知识吸收的内容也不够清晰,因而在开展学习活动时,难以提高地图的使用效率。
        2.缺乏对读图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不同,因而在面对地理学习时,所展现出来的兴趣度也不同,一部分空间感较差、对地理兴趣度不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迸发读图动力,可能还会在面对不同国家、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时感到茫无头绪。当学生未能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产生成就感时,他们的识图、记图兴趣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1.分组实践,巩固学生读图能力
        很多学生都表示在学习新知识时感到比较陌生,也没有自信能学好地理学科,尤其是部分学生方位感较差,在读图时更感到吃力。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一时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在分组前,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在把握基本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读图困难的情况科学分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身的学习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慢慢调整自身心态,主动学习其他学生好的读图经验。这也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布置小组读图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如此学生才能互相受到影响,提高生生交流效率。
        2.营造地理读图氛围
        初中地理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出读图氛围。


读图能力培养是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针对地图展开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内部成员的合作,实现取长补短;通过小组间比赛竞争,增强地理教学气氛。而且通过这种集体讨论和竞争的形式进行读图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自主绘制简易地图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们是十分缺少独自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的,教师们只顾着自己单方面的知识输出,没有重视到在学习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的配合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学生们就在这种懒散的氛围当中丧失了一部分优秀的学习习惯,有一句老话叫做眼看千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们再怎么盯着课本进行重复记忆,有的时候回忆起来一些细节还是很模糊,只有学生们真正动手临摹的时候,才能够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地形图的判读”这一章节时,课本主要介绍了等高线、等深线的特点和不同的山体部位特征,以及分册设色地形图。这些内容就需要学生们自主进行绘制,然后再记忆,比如在山体部位上,山谷和山脊很容易就混淆,只有学生们自己动手把这两种等高线的弯曲部分从实物图演化成等高线图并画出来,进行对比,才能够知道差别究竟在哪里,而这种细小的差别就总是在考试当中作为考察点出给学生,让学生们自主地绘制图表,计算海拔差,要求学生们有足够的模仿记忆能力,能够做到手眼脑并用,非常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业发展培养良好的习惯。
        再例如,在《世界气候》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五大洲的地图放大并呈现给学生,将典型的气候特点的地区以挖空的方式,让学生对其气候类型进行填写。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不同气候特点的掌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绘制出相应的降水和对应的年气温变化情况,以促进学生对气候的掌握。再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对我国各个省份地域位置的掌握,教师还可以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地图打印出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掌握情况,将对应的地图填写完整。在学生填充完善地图的过程中,地图的残缺既让学生的新知获取情况得以检验,更强化了学生对我国各省份位置识记的效果,这种方式比单纯机械识记方式要更加高效。
        4.引进生活实例辅助教学
        初中生对于阅读地图兴趣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阅读地图对人们的重要性,只是把它当成学习的一部分。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学习心态,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进一些生活实例,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意识到阅读地图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章节内容时,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假如父母要带你去澳大利亚去旅游,你运用地图给父母一些建议,你会建议父母做什么”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在地图上找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分析它处于哪一种气候区、当地的天气情况等,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巩固地理知识,还意识到阅读地图对生活的重要性,进而提升阅读地图的兴趣,提高自身的地理读图能力和综合学习水平。
        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活动,老师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生动形象的地理教学环境,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生活元素,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好地图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地理综合学习水利和教师讲课效率,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骆秦俐,杨悦.提高初中学生地理课程读图能力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08):15-18.
[2]田春苗.初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书文摘,2019,(09):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