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中的素质教育实施方法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刘振宇
[导读] 美术教学对初中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培养目的。

刘振宇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职业中学校
【摘要】美术教学对初中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培养目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质教育;教学实施;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75-01

        一、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一味地追求绘画技能训练,未能同培养学生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故培养出来的是“工匠”式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某‘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学的重任。那么,在美术教育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认为,在美术教研活动中,应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个性。个性的培养在于设立宽松的环境,使其自由发展,而不是设定一个固定的框架去塑造它,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
        二、走进学生的心灵
        学习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互助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各自的思想意识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时地进行反思,也要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地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谈,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问题,适时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给予指导。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些美术任务,以及组织一些有价值的课外活动,比如郊外写生、同游美术馆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针对传统的教师纯理论讲解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过于理论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鉴赏,教师可以有效地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天然优势,给学生播放一些美术作品和美术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美术作品的形成过程,并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欣赏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自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学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笔者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者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呐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知识结构趋于严谨,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约束增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受到了制约。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一切发明创造将失去原有的动力,一切艺术作品将黯然失色。很多学生做作业时只动手不动脑。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个坏习惯,我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在书中找不到答案和例图,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完成作业。在“图案设计”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动物图案的设计制作过程,接着以此动物为原型很快画出另一个式样,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若干不同的此种动物图案,形式要多样,但动物的基本特征不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改变了对于教材答案的依心理,变被动为主动,想象力得到提高。
        六、灵活运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给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创设美的环境,诱发学生兴趣,节时省力,增大课堂容量,融声绘色,拓展学生视野。对于学生,网络的最大作用就是资料的丰富性,这些资料足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所需要的底气。而且学生采用电脑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摆脱了纸张、铅笔、颜料、调色盒等繁琐的绘画工具的限制。一切构思都可以在电脑里尝试表现,随意挥洒,修改也极为方便,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个人空间、开心网等学生中广为流行的网络媒介中,学生可以自行设计,自行装饰,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有利途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来提升个人的艺术素养。
        总之,初中美术素质课程教育要坚持自由平等的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增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率先垂范,锐意进取,不断学习先进美术知识,提升自身美术涵养,利用初中美术课程的有利条件,积极投身于现代初中美术素质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清.刍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科教导刊(中旬刊),201 1(1 7).
【2】胡成全.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探析.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 11 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