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导入设计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郑丹丹
[导读] 新课改之后,数学教育追求教学高效化,而教学导入设计也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基础知识的欲望,更能有效保持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热情,能为教师新课的导入顺利进行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师新课课堂导入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采取灵活的课堂导入设计方式,以顺利导入课程,实现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综合高效化作为目的,让更多学生从小开始具有较强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及运用数学

郑丹丹   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  236000
【摘要】新课改之后,数学教育追求教学高效化,而教学导入设计也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基础知识的欲望,更能有效保持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热情,能为教师新课的导入顺利进行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师新课课堂导入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采取灵活的课堂导入设计方式,以顺利导入课程,实现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综合高效化作为目的,让更多学生从小开始具有较强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及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本文就数学教学导入的重要性、相关的原则以及导入策略等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71-01

        引言:以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比较喜欢采取平铺直叙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难以得到提升,因而,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意识并做到教学导入设计,明确了解教学导入的重要意义,从而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导入教学方式,激发、培养与激励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才具有能够良好的心态立足于数学课堂学习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导入设计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自然是众所周知的,而通过设计新颖的课导入,能及时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激发小学生乐于学习的情绪,让小学生产生探索认知的积极欲望。当小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被充分激活之后,产生探究性的欲望也就会越来越强,会更加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2、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正确方向
        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向学生介绍或是传递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数学的思考和探究,从而积极地主动参与到的学习中,朝着明确的人生学习目标方向不断努力,这样当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喜悦之后,其对于学习的自信心也就会越来越强,自然其在学习上的成效也就会越来越明显,会更加地乐于学习数学知识,乐于积极学习面对难度性较强的数学。[1]
        二、小学数学教学导入的相关原则
        巧妙的数学导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的数学知识上,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意识到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设计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开始逐步设计了相关的数学导入。但是由于学生教师导入这个教学环节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活动时间,使得学生后面的课外自主活动学习或者探究实践活动学习时间存在严重不足。这无疑是导入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明确性地知道每个知识点的导入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整个学科教学活动需要具有探索性的引子,为此知识导入教学设计以及语言一定要简洁,要用最简练的数学语言准确性地指向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在最短的学习时间内使小学生更加投入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数学实践。



        三、小学数学教学导入设计策略
        1、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导入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书本中的例题,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数学课堂导入。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时,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课本中公交车上下车的问题进行导入设计。有一辆公交车,经过一个站台下了5人,又上了8人,车内原本有20人。在下一个站台时,已知下车人数是上车人数的2倍,现在车上有29人,那么上车人数是多少呢?在进行题目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网上调取一些相关的动态视频,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如果老师对这道题目进行讲解,通常会采用列举的方式进行,对每一个站台的上车、下车人数进行列举。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发的进行上车和下车人数的记录。由于下车人数是上车人数的2倍,可以让学生对上车人数作为一个未知数,而下车人数就是两个未知数,再加上上一站下车和上车人数的和,下车记为减法,上车记为加法,进行一个整体的加法和乘除法的运算,可以得出上车人数是2人。这样通过列举、动画展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人数的变化,并通过这样的例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运算规律,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又对前面所学习的乘除法进行了巩固,加强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运用教育游戏进行课程导入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思维散漫,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对于书本中的相关概念以及题目的信息等有时不能进行很好的理解。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注重讲解数学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但在这样“强硬式”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定位出现了偏差,对数学的内涵缺乏一定的了解,其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得不到提升。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要适当地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到生动有趣。小学生天性好玩,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会投入较多的精力,老师在进行教学前,就可以利用学生这样的特点,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模式,将课程内容进行课前导入,利用游戏的闯关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和探索数学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让学生对题目的信息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可能性》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说出自己认为可能会发生的事物,例如“今天可能会下雨”“这个苹果可能不甜”等,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一个小组中的成员说出一些事件,然后找出另外一组学生进行判定,对所说的内容进行肯定或是否定。通过这样的游戏导入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可能性”的概念是什么,帮助学生对之后的学习进行思考和总结。[2]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导入课程设计非常重要,是保证能够高效教学进行的有效条件保证。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要深刻意识并做到课堂教学设计导入的极大重要性,然后从结合学生已经具有学习经验设计导入、运用教育游戏等进行课程导入设计。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例如设计问题情境、合作学习等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参与数学课程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切身体会感受到数学课程学习的一种乐趣,真正地喜欢并爱上数学课程。
参考文献:
[1]蔡慧明.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导入设计[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 000(022):P.117-117.
[2]李仁姬. 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入设计的意义和方法[J]. 读写算, 2018, 000(022):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