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微课的开发——以大班幼儿为例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宋丹
[导读] 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资源,开发游戏化的幼儿园微课,同时注意微课进行中突显幼儿自身的主体性,锻炼幼儿的能力;还要争取到更多家长的协助,以保证微课顺利进行。游戏微课的应用,使得幼儿产生快乐的情绪,此种快乐情绪能够刺激到幼儿发展区域,也使得幼儿保持着健康的身心,学习知识、掌握技巧。

宋丹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大湖幼儿园  浙江  诸暨  311835
【摘要】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资源,开发游戏化的幼儿园微课,同时注意微课进行中突显幼儿自身的主体性,锻炼幼儿的能力;还要争取到更多家长的协助,以保证微课顺利进行。游戏微课的应用,使得幼儿产生快乐的情绪,此种快乐情绪能够刺激到幼儿发展区域,也使得幼儿保持着健康的身心,学习知识、掌握技巧。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微课;大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04-01

        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中,赋予课程一定游戏化色彩,能为幼儿构建合适的游戏环境,以调动幼儿的游戏天性,通过游戏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课程游戏化的应用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方式,将其用在幼儿园微课程的开发中,可以满足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进而让幼儿以快乐方式进行学习,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目标,保护了幼儿的兴趣,也能让幼儿学习知识和本领。
        一、幼儿课程游戏的积极作用
        儿童群体的游戏与成年人的游戏大有不同,看似非常平凡,但确实儿童生活中重要组分部分,有利于幼儿思维意识、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愿意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饱含需求知识欲望,进而不断成长,学习着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过程中,幼儿各项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有助于幼儿的基本能力提升。而在幼儿园教育范围内,游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是基本教育形式,会在幼儿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看到,因此应利用这一资源,构建幼儿园的游戏化课程,让与游戏变成系统化的课程,以更有效地教育幼儿、启发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产生快乐的情绪,此种快乐情绪能够刺激到幼儿发展区域,也使得幼儿保持着健康的身心。所以,游戏在幼儿成长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获取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因此游戏化课程的设置,突显高度的教育价值,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微课程开发策略-以幼儿园大班课程为例
        (一)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资源
        开发幼儿园的游戏化课程中,教师应充分应用幼儿身处的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和环境,取材生活实际,以培养幼儿的敏锐察觉能力。以大班微课程“铺路”为例,分析如何抓住生活中的资源。
        首先,教师要善与发展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幼儿生活是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很多生活环境都隐藏着教育的契机,教师找到这些契合点,设计游戏化微课程,带领幼儿进行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掌握一些生活技巧[1]。“铺路”微课程则来源于生活,有一天的晨间活动结束,教师带领着小朋友们去操场上进行早操活动,晨跑的时候路过一道爱树丛,每次教师都带领着小朋友绕道而行。这天有小朋友偷偷的说:每次都要绕着走,好麻烦呀,会赶不上做操的。其他朋友也附和道:对呀!对呀。听到这样的话,教师抓住契机,设置了“铺路”的微课程。
        其次,幼儿教师一定要把握幼儿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老师,也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游戏化课程开发中,教师一定要从幼儿需求出发,有目的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以提高游戏化的微课程核心价值。


幼儿有兴趣,才会积极讨论,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些积累经验。因此,“铺路”的微课程中,教师听见幼儿说的话,就要趁热打铁,在晨间跑步活动之后,带领幼儿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小朋友都觉得这样走非常麻烦吗?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麻烦呢?”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幼儿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综合多方面的考量,确定铺设小路是最佳的解决方法。
        (二)突显幼儿自身的主体性
        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提出解放幼儿的六个方面,核心主题就是让幼儿在学习中体现主体性。游戏化课程的开发也是突显幼儿的主体性,为此必须牢牢把握住幼儿主体性的指导思想,设计微课程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创造[2]。
        首先,倡导游戏精神,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开发游戏化微课程中,要渗透游戏精神,主要包含愉悦、创造、自主和自由。在之后的课程进行中,教师更应提倡游戏精神,将足够空间还给幼儿,自由空间中幼儿可以主动表现、交往、表达、创造和分享,积极投入,主动学习,感受快乐的课程。因此,具体进行“铺路”微课程时,教师非常尊重幼儿们的想法。确定铺路之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路路线的设计,让他们独立思考,给出路线设计图。幼儿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路线设计成各种形式,有楼梯式、有波浪形、有折现式、有三通式等等。之后,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择几个设计图,让幼儿独立讲解自己的设计图,阐述设计意图和具体的施工方案,接着用投票的方式,确定一个施工图。此过程中,幼儿全程自主表现,教师只是协助者和组织者,课程进行氛围非常轻松和快乐。
        其次,突显学习价值,让幼儿亲自操作。游戏化课程不是一味地让幼儿进行游戏,而是让他们玩中学习,学着做事情。因此,在铺路环节,幼儿需要亲自参与每个步骤。他们需要搬运铺路时使用的材料,还需要将矮树丛移走,更要自己亲手铺设路面。此过程中,幼儿感受到植物扎根在土壤中的力量,还知道了劳动时要戴上手套保护自己,也知道用哪种工具去铺路,更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三)争取到更多家长的协助
        针对幼儿的教育,不是幼儿园独立完成的,需要家长的一份力量,良好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更有益。所以,尽量在游戏开发中获取家长的帮助,让更多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也能拉近幼儿与家长的关系[3]。此时,教师运用微信联系各个家长,为他们讲解“铺路”微课程的积极作用,也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帮助幼儿想想怎样能解决路程问题,与幼儿一起查资料,启发幼儿想一些新的材料进行铺路。家长还可以带着幼儿从室内走出,外出散步,观察地面材料;也为此次活动送一些铺路的材料。在家长的帮助下,课程进行的非常顺利,也丰富了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教育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今后的游戏化微课程开发中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游戏化的微课程,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强化学习中幼儿的主体性,实现做中学、玩中做、玩中学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维娅.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户外"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15):28+107.
[2] 史敏. 课程游戏化引领下《幼儿成长档案》微课程建设探微[J]. 生活教育, 2018, 000(007):P.122-124.
[3] 王亚维.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园本微型课程开发实施的实践研究[J]. 同行, 2016, 000(014):P.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