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李存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李存
[导读] 中华历史上下流传五千年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以深度的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其中。本文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展开讨论,分析融入其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意识的培养,为以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奠定良好的基础。

李存   和田市浙江中学  848000
【摘要】中华历史上下流传五千年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以深度的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其中。本文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展开讨论,分析融入其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意识的培养,为以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97-01

        引言: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没有进行新课改的改革发展时,学校和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没有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到学生身上,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们打开学生学习传统美德的新大陆。
        一、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历史长流中的璀璨明珠,是我们国家一直矗立在民族文化之林中的根本,是我们国家长期发展的支撑,学生是国家的下一代人才,他们的肩上背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要高效且高质量的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其中。
        初中是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刻,把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法治教学深度融合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方面培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地通过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来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综合道德素养。
        二、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原则[3]
        (一)、遵循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我国现在所倡导的是每一个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教师在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一定要遵循我国现在社会发展潮流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我国国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素养,让他们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发展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二)、遵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及课本内容
        初中设置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为了符合中学生未来发展的成长需求,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让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因此,在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道德法治课中时,我们一定要注重结合课本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美德素材,不能脱离整体教育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道德法治教学中,教师讲解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时,重点要放在社会层面上,不能选择国家层面的美德事例用在这里讲解,这样会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混乱,对所学的知识不能更好的理解应用。
        三、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设置课堂情境教学[1]
        在新课改的改革发展中,提出设置课堂教学情境能够更好的去帮助学生,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与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中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去融合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在课堂情境的体验中,加深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国家司法机关》的章节内容时,可以选一些学生来模拟国家的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来让学生理解国家司法机关都有哪些权力,他们平常的工作内容都是什么。
        (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是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因为在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人对于问题的解答都会不一样,初中道德法治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一起合作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上在课堂上变得积极活跃,让他们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例如,在学习《公民义务》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练习题,“公民义务有哪些”,“如何理解公民权力与义务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讨论交流,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写在作业本上,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将这些问题的答案与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来给学生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与掌握。
        (三)、结合日常生活事例[2]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把我们日常生活的事例参加进去,把中华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素材应用在课堂教学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课堂知识讲解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美德,为以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学习《维护公平正义》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如,在银行、车站、餐厅等公共场所中,都会标有“先来后到”的提示牌;在班级里选举班干部都是公开投票的;在公交、地铁上都会有人站出来给老人、孩子及孕妇让座;在老人孩子被欺负的时候,有人会站出来为他们打抱不平,这些事情学生在日常生活都看见过、都做过,他们能够更好通过这些事例来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他们还可以体会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公平正义,以后更好的去弘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许艳,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以《道德与法治》为例目.才智,2017(21):75-75.
[2] 卢婕.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I.神州,2018(7):157-157.
[3] 朱德蘖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1).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