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谭芬
[导读] 教学改革思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善于引进情境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教学方法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让学生能够改变传统数学学习中的陋习,促使学生善于应用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正确思维脉络。小学数学教师将情境教学方法与数学课堂教学融合,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进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得以提升。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情境教学方法应用于

谭芬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西路小学
【摘要】教学改革思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善于引进情境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教学方法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让学生能够改变传统数学学习中的陋习,促使学生善于应用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正确思维脉络。小学数学教师将情境教学方法与数学课堂教学融合,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进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得以提升。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情境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43-01

        前言: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指引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设置导入型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情境、复习式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习的有效脉络,课堂教学能够对学生实施指引,让学生正确完成知识学习和方法的探究,会让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 感受到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会推动学生进步,强化学生学习素养。
        一、设置导入型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能够有效优化课堂导入过程会充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好奇教师即将介绍的知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互动、主动参与知识探索活跃,微教师的重点知识讲解做好铺垫。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构建轻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导入型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索知识会促进学生的稳步成长。
        例如:在有关“乘法”知识介绍中教师为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乘法知识学习的意义,可以在教学情境中与学生完成比赛, 展示不同题目如:7+7+7+7+7+7+7= ?、8+8+8+8+8+8+8+8- ?学生能够依据现有知识应用加法完成计算,教师应用乘法口诀完成计算, 学生会发现教师的计算速度较快、且正确率较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较慢且错误率较高。此时,教师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情境的导入结束之后引出乘法口诀教学,让学生完成乘法知识学习,能够推动学生在课堂中的进步,引领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
        二、设置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在数学课堂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课堂教学过程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完成教学情境的设置,指引学生在优秀的教学情境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课堂内设置教学情境、介绍知识,让学生领略知识会推动学生整体素养的形成,也会加速学生的进步脚步,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提升。
        例如:在周长知识教学中和面积知识讲解内,教师为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可以在课堂内设置教学情境:小老鼠沿长方形的菜地跑一圈,小老鼠的脚步即为长方形菜地的周长,用草坪将正方形的花坛填满,草坪的大小既为正方形花坛的面积。课堂教学内教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随后, 教师完成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应用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巩固掌握知识,区分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的不同公式,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设置复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复习情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知识点的复习。教师也会了解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将游戏比赛情境引进复习课堂内,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将游戏复习情境引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复习知识。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推动教师指导方法科学性的提升。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成数学知识复习,将学生分成两组, 采用抢答题、必答题两个不同环节。抢答题教师出示不同的复习题目,各小组派出一名同学进行按键抢答,小组内任意成员回答正确记3 分;必答题环节,小组内每名成员抽取10 道题目,全部回答正
        确加5 分。最后,在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计算不同小组的得分,分出游戏比赛胜负,教师依据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 针对性调整复习计划会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针对性巩固。
        四、在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的策略
        1.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并且可以适应生活。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感觉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感到学习数学是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的意愿。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熟悉的环境中行动的可能性更大。 趁此机会调和生活的现实,并根据熟悉的环境和场景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生活材料,使他们可以学习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世界。
        2.造成问题
        问题是数学课堂和思维开始的重要元素。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德国教育家向Distoh指出:“教学的艺术不是教学,而是动力,觉醒和启发。”创造正确的问题情境是使这种艺术大放异彩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创造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造游戏情境并体验乐趣
        现代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它是基于您自己的经验主动选择,处理外部信息,以使其有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将静态知识的发现转化为动态的研究对象。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掌握技巧、掌握方法,通过教师的循序渐进指引, 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总体成效,让学生形成学习动力,激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探索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完成数学知识的固化。通过教师不同维度的指引,让学生在课堂内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不断增强综合学习水平,推动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林 . 基于数学课堂,培养儿童明情理学习的实践探索 [J]. 新课程导学,2020(28):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