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姜赛影
[导读] 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差,很难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多做计算题,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竞赛活动,或者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计算方法运算,同时要求学生在运算过后检查计算结果,使学生严格按照要求运算和检查,这不仅增强学生运算能力,还在严格要求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姜赛影   浙江省龙湾区永中第一小学  325024
【摘要】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差,很难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多做计算题,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竞赛活动,或者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计算方法运算,同时要求学生在运算过后检查计算结果,使学生严格按照要求运算和检查,这不仅增强学生运算能力,还在严格要求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62-01

        前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包括学生的运用能力,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如果学生未具备基础能力,很难推动学生增强核心素养,所以说,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多运算不同的计算题,以及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计算竞赛活动,这样能使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得到锻炼,由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有所提高。
        一、引导学生做计算题研究
        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少自主运算的机会,难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想推动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有所提高,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多做计算题,为了使学生对计算题提高兴趣,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展示出提前准备好的计算卡片,然后教师边展示卡片边引导学生举手抢答计算题的答案,通过在计算教学中进行举手抢答的游戏,能使学生在游戏环节主动运算,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明显提高,这样一来,能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运算不同的计算题,这不仅加强运算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运算技巧。
        例如:讲解“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时,教师先讲解如何进位、如何运算,详解讲解中教师引导学生多做进位加减法的计算题,同时教师对于主动运算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奖励,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计算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计算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在计算游戏活动中大量做题,学生多做计算题,能使学生加强运算能力,以及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多做计算题十分重要。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算策略
        计算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内在联系,因此,教师讲解计算方法和技巧时,应注重讲解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使学生明白学习计算的重要性,并且学生在听讲中意识到学习计算知识非常有用,以此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学习计算技巧,学习中学生学会运用运算技巧和计算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在计算中快速运算出得数,使得学生的运算技能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在生活化情境中教师扮演售货员,然后学生到商店购买商品时,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加减法的运算技巧算出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和剩余的钱数,从而使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加减法运算,学生积极运算的过程中头脑灵活、注意力集中,同时学生还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算出支出的钱数和剩余钱数,在运算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同时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勤于思考、认真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认真程度、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竞赛活动探讨
        在新课改下教师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从而在开展计算教学时,教师先讲解运算法则和计算技巧,讲解过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六到七人一组,然后教师分别引导各组成员进行计算竞赛活动,通过开展计算竞赛,能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为主动参与到竞赛中运用所学的运算技巧计算数学题的得数,以此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不仅如此,学生还在计算竞赛中非常认真运算,逐渐学生形成认真严谨的计算态度,并提高学生对运算的认真程度和计算能力,同时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提高。
        例如:讲解“四则运算法则”时,教师讲述运算加减乘除混合的计算题,应注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详细讲述过后,教师利用PPT技术播放18×5+522÷3、48×3+240×2、89×2+98等一百道四则运算的计算题,然后引导各组学生进行计算竞赛活动,进而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投入到计算中认真运算得数,学生运算过程中思维严谨、态度认真,同时学生还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开始运算,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以提高,以及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说,教师应定期根据计算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竞赛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引导学生在运算过后检查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检查学生所写的计算题,发现学生运算的正确率不高,表明学生运算中经常计算出错,致使学生经常算不出正确得数,进而导致学生对运算数学题失去信心、降低兴趣,对此教师开展计算教学时,严格要求学生在运算做到认真看题、仔细读题,以及在运算过后做到仔细检查所有得数,由此学生严格按照要求对运算计算题提高认真程度,并且学生还在计算过后认真检查运算得数,检查中学生及时发现算错的计算题,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的答案,改正中学生意识到自己运算中马虎大意,很容易计算出错误的得数,逐渐学生意识到必须在运算中摆正认真计算的态度,同时学生还在教师引导下改掉很多不好的计算习惯,进而促使学生在教师耐心引导下养成仔细检查运算结果的好习惯,这样能使学生在运算中认真检查得数,以此学生降低计算出错的几率,使得学生提高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以及促使学生的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总结: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训练学生的基础能力,在加强训练中学生不仅学会运用运算技巧和计算方法,还能够运算出正确的得数,使得学生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率和运算能力,以此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岚.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2):211.
[2] 刘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J].才智,2019,(32):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