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堂中对潜能生要偏爱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胡美珊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发展更加重视,所以小学美术教学也在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但是当前美术课堂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不同学生美术潜能以及思维存在差异性,学习能力也会不同。教师要重点关注潜能生,多给予他们一些偏爱,引导潜能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信心和快乐,从而培养其综合素质。本文就美术课堂中对潜能生偏爱策略进行了分析。

胡美珊   新县啟福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发展更加重视,所以小学美术教学也在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但是当前美术课堂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不同学生美术潜能以及思维存在差异性,学习能力也会不同。教师要重点关注潜能生,多给予他们一些偏爱,引导潜能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信心和快乐,从而培养其综合素质。本文就美术课堂中对潜能生偏爱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潜能生;偏爱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55-01

        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由于学习潜力和能力差异性,每个班级都会存在潜能生。因此对待潜能生,教师必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模式,采用丰富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更要关注潜能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用偏爱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美术,促进其积极创造和思考,让其在快乐中学习美术、学到知识。
        一、丰富课堂资源,调动潜能生兴趣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教师过于依赖课本,只关注了课本的资源,导致课堂内容比较单一,无法激发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不同的手段引入丰富的课堂资源,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美术学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1]。而潜能生只有真正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才能够真正享受学习过程,更加愿意参与课堂。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自然、社会等各方面获取资源,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图片、视频等,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发挥资源的价值,让其可以成为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因素。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搜集丰富的兵马俑相关图片和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造型、陶俑装束、神态、法式、手势等,让学生体会其艺术手法的细腻、明快。而从这些造型特点以及军阵特点来分析,又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粗犷、浩方、直爽的陕北古代民族性格,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也能够认识到民间艺术文化反映的人民生活,从美术角度去发现艺术之美,培养其对美术的深入认知。



        二、进行启发引导,发展问题思维
        当潜能生对小学美术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他们就能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引导中,而此时教师就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进一步地促进学生投入思考,让他们能够对美术学习产生疑问,包括新的课题、教材资料以及教师搜集的资料等[2]。问题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最好途径,而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并且能够勇敢地进行提问,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去优化教学设计。由于小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有限,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提出有价值或者与课程学习相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先让他们树立问题意识,肯定他们的提问行为,然后再通过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从课本内容上进行思考和提问,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珍爱国宝 古代青铜艺术》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青铜艺术作品,并且培养学生对古代艺术的情感。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观察视频和语音介绍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品的发展、代表作品。同时教师可以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青铜材质的东西吗?你认为哪些物品是青铜?青铜可以用来做什么呢?青铜艺术品到底有哪些艺术美?通过问题引导去指导学生学会感知美、思考美,以此帮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升潜能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成就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营造开放情境,激发潜能生的自信心
        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开放的情境环境,放松潜能生的心情,让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在欣赏美术作品、感受美术艺术的过程中发现美术学习的有趣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在开放的环境中,也能够给予潜能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借助开放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和创作,培养潜能生的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资源和情境创建各种实践体验和创造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想象和动手的过程中创造出自己的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其美学修养,也能够培养其创造能力。例如外出写生,自然风景能够让孩子们感到身心愉悦,也能够放松他们的心态,在自然开阔的环境中更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或者进行户外艺术探索,组织学生去发现大自然或者城市里的艺术作品,让美术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有趣性和接地气,让潜能生的潜力和思维得到激发。
        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还应该通过丰富学习资源和方式,为潜能生提供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并且加强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在欣赏、思考以及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利用科学的启发方式促进潜能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提升潜能生的学习信心,改变学习现状。
参考文献:
[1]杨春兰.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思考[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12):P.1-1.
[2]王资. 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路径分析[J]. 赤子, 2020, 000(00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