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胡莲莲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其中,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家国情怀的意义,来探索在英语教学时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

胡莲莲    陕西省安康市恒口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其中,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家国情怀的意义,来探索在英语教学时渗透爱国情怀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家国情怀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154-01

        对初中生来说,大多数初中生认为初中英语的学习都较为轻松,学生认为只要学习课后重要的英语单词,熟读课文,就是学习英语的方法。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应该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尤其是家国情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将家国情怀渗透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之中,不仅可以让初中生在学习初中英语的同时从家国情怀中汲取营养,还可以更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家国情怀的意义
        1.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有的小学教师认为小学英语不是很重要,因此,小学生学习英语只学习了英语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学习,没有将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深入到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师将家国情怀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的魅力,更能够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怀。
        1.2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既有家又有国,教师在教英语课文时渗透家国情怀,帮助学生理解家国情怀,不仅让学生能够学好英语,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感更加深厚。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策略
        2.1设置巧妙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
        有问题才有答案,有问题才有思考。教师向学生设置有趣、巧妙的问题,学生愿意思考,从而能够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要想将家国情怀深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家国情怀,以及怎样才是爱爱国,这些都是关于爱国的思考问题。
        例如,学生的试卷都是需要写作文的,教师在开展作文课时,可以给学生留一篇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作文,题目可以是《My Motherland》,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步骤来写作文,这样会更加简便。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步法来写作文前,教师给学生提出三个问题“What is the feelings of home and country?”,“What is the meaning of student patriotism?”,“How we patriotic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什么是家国情怀?”作为第一段,“学生爱国的意义是什么?”作为第二段,“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作为最后一段。一共三段,让学生在每一段的前面写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用英语写,以便在写作文时能够有好的思路。学生写完以后,同桌两个人两两交换作文,让学生互相看,这样对学生英语的提高有所帮助。先判断的依据是,每一段所写的是不是在回答上面的问题,再看语句是否通顺,时态是否正确运用,单词是否正确拼写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看作文时要将对方错误的地方标出来,最后学生给对方打上自己心里认为的分数。这样根据提问题的方式来写作文,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框架,而且学生是回答问题式写作文,学生的思维会较为清晰,不会像什么也不给,单独写那样脑子混乱。这种方法能够将家国情怀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
        2.2学习课文时观看相关内容
        教师在讲英语课文时,应当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相关情境中学习,教师要和学生互动,尽量让课堂变得生动,富有活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仿佛真正身处在那种情境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家国情怀。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课时,讲的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时刻,因此可以联想到家国情怀,让学生课前搜一下月饼的由来,中秋的传说,让学生将这些查到的资料翻译成英语版本,并在课上将自己查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如此一来,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多,因此会使上课时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学生能够提高上课的积极性,教师讲的内容学生更容易记住。教师也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嫦娥奔月”的视频,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因此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
        2.3利用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家国情怀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学到很多关于中西方文化、节日、习俗的差异的课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这一部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学习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西方国家吃饭时使用的是刀叉,中国人在吃饭时使用的是筷子,基本上不用刀叉吃饭。我国的新年在每年的二月份,新年要吃饺子,而西方国家的新年在每月的十二月份,过年时要吃火鸡。这些都显而易见的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利用资料为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小组活动,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差异文化知识比拼,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学习知识,两全其美。这样也可以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如爱国情怀,将爱国情怀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学生从家国情怀中汲取营养,还可以更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巧妙的设置问题会让学生能够有学习的欲望,也可以让学生搜索相关内容,教师在课上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内容的视频。因此,学生能够很好得将家国情怀渗透到英语中。
【参考文献】
[1]茹靓靓.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研究——以宝安区乡土历史为例[J].求知导刊,2021(22):83-84.
[2]吴海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1(15):165-166.
[3]李秀红.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1):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