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林 战瑜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各类信息化管理子系统逐步打破了“信息孤岛”,结合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做到了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实时、准确、可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现场各类危险源进行预测、监控、报警,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应用
1工程概况
近几年,在科技水平快速提升和大量使用过程中,智能工地也随之进入到人们视野下。智慧工地作为智慧城市一种关键的表达形态,这种理念除了能够表现出智慧城市的重要体系和发展特点,也同样具有自身特征。某建筑工程项目地下四层,地上由一座超高层工程楼、两栋生产试验楼、三栋院士楼组成。总占地约2.7x104m2,建筑面积为23.6x104m2。本项目通过实践智慧工地系统应用,解决了工期紧、安全压力大、质量标准高等一系列难题,在保障工期的同时,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要求。
2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建设目标
为确保项目顺利施工,项目部搭建了以保安全、促生产为目标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通过将BIM应用、高大模板监测、爬架智能提升、深基坑监测、塔吊状态监控、智能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等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联通,实现智慧工地的互联互通,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措施。
2.2智慧工地系统配置
配备合理的系统及软硬件设备,是确保智慧工地系统落实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项目为确保智慧工地系统能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可用,搭建了以数据流向为基础的系统组织架构,具体为数据采集层、数据汇总层、数据展示层、决策层、分解层和落实层。在应用阶段釆用国内外先进的软硬件工具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管理,具体如表1所示。
.png)
3智慧工地应用过程
3.1办公区规划应用
办公区采用前期BIM策划及现场会议协商,报领导决策,合理布局现场场地,办公区占地面积3800n?,布置44间办公室、4间食堂、3间厨房、3间活动室、卫生间、盥洗室、洗衣房等,43个停车位、1个洗车位、15间宿舍,合理化的设计既能满足办公使用需求,同时满足节地要求。
3.2进度管理应用
项目部在施工准备阶段将BIM模型与现场施工进度进行关联,结合进度管理软件及智慧工地进度管理平台,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多轮推演,从而确定出最合理的进度计划,对后续的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3.3BIM建模应用
项目釆取全过程BIM应用指导现场安全质量控制。提前将建立的模型上传至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生成二维码,方便现场随时核实图纸做法,确保做到技术先行,过程精品。为加强细部管理,项目部根据施工方案、交底内容,将复杂节点做法(如:地下室抗浮锚杆端头做法交底、外墙防水交底、卫生间墙体砌筑交底)制作成易于接受的动画交底视频,指导现场施工。本项目机电工程应用BIM模型制作电子样板,指导现场管井内洞口预留工作;管综排布完成后进行漫游展示,检査排布问题,核对砌体预留洞口工作,避免后期补开洞口,提高工程质量。
3.4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基于BIM技术进行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同时明确支吊架形式和位置,分系统形成管道料单,在工厂进行管道加工、预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后进行分段吊装,加快施工进度。支吊架采用螺栓连接,便于管道分段吊装。
3.5VR技术辅助安全管理
通过BIM建立现场模型,选出危险源场景,结合VR虚拟安全体验系统,通过现场BIM模型和虚拟危险源的结合,让体验者可以走进真实的虚拟现实场景中,通过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让体验者得到更深刻的安全意识教育,以提升全员的生产安全意识水平。
3.6基于BIM技术的安全隐患管理
本项目平台将管理人员使用手机APP采集的各类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归集、整理、分析,以图表形式呈现,对关键问题进行预警,使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保证项目安全,提升工程质量。相关问题智慧管理平台中可与具体的模型构建相关联,从而在模型中便可精确定位到隐患部位并査看现场图片,提高隐患整改效率。
3.7辅助材料管理
本工程通过使用BIM技术辅助施工管理,对混凝土、钢筋、模板等材料进行统计,提出料单,并对可周转材料进行单独分类,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本项目应用软件自动排砖出图出量,与传统算量相比,不仅能出总立方数,还能计算每种规格的用砖数,可以将用量较多的半砖直接在工厂加工,减少现场切割的浪费。项目通过全过程BIM应用,指导现场施工,根据图纸建立施工模型,并及时录入变更信息,利用二维码技术,将模型信息张贴在施工现场,指导工及管理人员随时查阅节点做法及相应变更情况,避免施工错误。自开工至主体结束,共提供各专业模型6版,累计问题更新193处,避免返工及维修效益累计约178万元。
3.8深基坑监测
项目采用深基坑监测系统,通过锚索轴力传感器和智能无线数据釆集终端结合支护锚杆锚索应力对边坡稳定情况实时监测。
3.9高大模板监测
项目采用高大模板智能监测系统,通过顶托部位安装智能感应器与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具有实时智能监测、声光报警等特点。
3.10智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项目为提升外脚手架安全性,釆用整体提升智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将高处作业变为常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安全、便捷等特点。项目2\3#楼外墙脚手架釆用整体提升智能升降脚手架技术,尤其在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中,确保了施工安全。
3.11智能卸料平台监测
本项目釆用智能卸料平台技术,通过安装重量传感器实时监控,避免可能发生的倾覆和坠落事故,其优点在于具有超载声光报警和载重数据在线传输,可通过操作面板实时监控。
3.12升降机监测
本工程室外升降机釆用智能监控平台,具有人脸识别、超载超员报警、楼层、速度提升等参数监测、远程锁车、防冲顶等功能。
3.13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整个施工现场布置智能广播系统及AI平台监测系统。通过场区布设摄像头,自动监测捕捉现场违规现象,在AI平台中显示,并联动智能语音广播,对违规情况进行播报。
3.14智能水电监控系统
智能水表、电表应用。本项目在施工范围内应用智能水表、电表,可以将实时监测的用水用电数据及大量用水、用电情况实时反馈到平台当中,便于排查水、电用量的异常情况,控制成本。本项目自开工至主体完成,总计节约用水、用电成本5.67万元。
3.15智能劳务管理系统
项目釆用智能劳务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现场用工情况,及时对阶段性劳务用工进行调整。同时,多维度分析人员数据,对劳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纠偏。
3.16环境监测子系统
本项目管理人员可在平台上查看工地扬尘监测设备的PM2.5.PM10等数据,超过阈值自动启动除尘设备且在平台和手机APP同时提醒,还可检索査看相应的历史记录。
4.结束语
本项目通过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高效地完成了该工程的各项施工内容,在施工过程管理中,项目部时刻保持精益化管理的思想,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助力下,将施工安全管理做到了极致。项目从开工到结束无一例伤亡事故发生,为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具有缩短工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综合造价,保证工程质量等优点,可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全面的管理信息,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不留死角,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助力项目顺利履约。
参考文献:
[1]林万祥,李思瑶,高先万,等.浅谈智慧工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3):89.
[2]陈冬梅.智慧工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应用发展口].现代企业,2020(4):31-32,
[3]谢晓东,莫细喜.智慧工地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CJ]?价值工程,2020,39(12):193-194.
[4]李鹏飞.智慧工地在建筑业中的发展.居舍,202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