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背景下的线性滨水开放空间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以无锡伯渎河(锡兴路—高浪路)景观设计为例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2期   作者:杨颖
[导读] 文章以无锡新吴区伯渎河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在新吴区产城融合的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如何最大功效的发挥其优势,通过引入运河生活方式
        杨颖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以无锡新吴区伯渎河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在新吴区产城融合的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如何最大功效的发挥其优势,通过引入运河生活方式,打造功能复合的滨河景观走廊来优化新吴区市民的生活品质和产业环境。伯渎河作为城市中的线性开放滨水带,如何通过空间格局营造来改变其单一而冗长的线性格局;如何通过交通的组织,来变割裂为联系;如何通过文化的承载,来展示其独一无二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 产城融合,线性滨水开放空间

1 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背景与使命 –如何实现空间优化,完善生活品质
1.1 产城融合的背景
        我国高新区长期以来实行以工业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空间问题,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更新对高新区的要求和定位不断提升,高新区已无法承载区域格局变动和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要求[1]。国内多数由传统工业园区升级而成的高新区往往只重视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忽略了生活空间品质的提升。随着经济规模和效应的扩大发展,高新区人才不断集聚,因生活空间与服务品质缺失造成内在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2]。无锡新吴区从高新区向行政区的转变,原有用地模式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另外,江溪街道地少人多,土地、交通、公共服务供给等面临巨大压力,亟需优化存量土地、探索新兴商业模式、提质生活空间。
1.2 产城融合示范区的使命 -“功能复合,无界互通”
        伯渎河大部分区域位于无锡市新吴区,是新吴区的重要空间骨架,《新吴区分区战略(产城融合)发展规划》中明确伯渎河与京杭大运河、新华路共同构筑全区三条产城融合功能发展轴线(图1)。本段(锡兴路—高浪路)是伯渎河的门户形象,是城市产业发展轴和风景人文生活轴的交汇处(图2),总规划面积约89.55公顷,总长度3.6公里,总投资约2.5亿元。旨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产城融合新亮点,因此,设计以营造无界互通的运河生活方式为项目愿景,解锁产业价值,提升社区品质,引领新城混合开发,完成TOD-EOD的完美升级,助力新吴区传承泰伯精神,引入生态科技,营造宜居环境,吸引世界人才,打造功能复合的运河生态空间。

        伯渎河北岸依托泰伯大道及TOD交通枢纽,于坊前站以及新阳路站两个地铁站点周围,植入文创,体育,办公,酒店,商业,娱乐,餐饮,码头,地下停车等业态,将功能混合渗透到周边社区空间,滨河的建筑主要控制在两到三层的低密度体量,整体的滨河天际线由河岸到城市逐级递增,建筑风貌以新中式和现代风格为主,形成颇具风情,繁华紧凑的北岸都市河滨风景线。而伯渎河南岸,依托周边用地,以公园绿地为主,312国道以西(以下简称西段),腹地较窄,紧邻未来滨水生活区,重点打造密集型景观带,与周边社区无缝衔接,312国道以东(以下简称东段),周边未来以科创商业综合体为主,然而场地受到耕地的限制,以大开大合的智慧田园景观为主要风貌。所有这些功能互相咬合,多样化布局,串联东西,渗透南北,形成以伯渎河公园命名体系下,八个子公园板块,自西向东分别为:泰伯主题公园,杉林湿地,童梦公园,艺术花园,文体公园,凤鸣公园以及都市田园(图3)。通过对伯渎河的打造形成宝贵的文化品牌及生态资源,以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形成融合商业服务、商务服务、产业研发和社区服务的产城融合示范,弥补新吴区作为高新区,生活休闲服务配套缺失的短板。图3:公园板块图
        
2 线性滨水开放空间格局的营造 - 如何打破单一性与割裂性
2.1 穿针引线的流线组织 - 双桥一环
        “滨水线性绿地是指河流贯穿城市与其不同斑块相交界形成的一条连续的、带状的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绿地。” [3]伯渎河河道宽度30-50米,北岸70-100米,南岸50-150米,作为“中等形尺度”[4]的城市通航河道,其交通组织并不是自成一体的,建立可达性,东西通脉,南北相连,将河道与城市缝合。设计在伯渎河两岸设置4M宽的人行漫道,其对内全线贯通,打通市政路桥下灰空间,对外接驳人行道,削弱市政道路割裂河道的影响,同时纳入周边社区绿道系统,提高滨河可达性。车行到达则依托伯渎河北岸的泰伯大道,接驳地下以及地上停车场,南岸与规划社区地块之间并无市政道路分割,设计亦置入用于后勤的6M车行道以及迷你地上停车场,方便车行到达。
        跨河人行桥是河道空间最容易出彩的地标构筑物,设计设置多座跨伯渎河的人行桥连接南北两岸,其中东西两座人行桥尤为突出,西端的“揽月桥”(图4)是一条空中蜿蜒的飞龙,他横跨泰伯大道与伯渎河两个线性空间,时而盘旋而起,时而接驳坡顶,时而融于地面,将泰伯大道南北两处现状公园以及伯渎河两岸整合连接。而桥上如龙骨一般的装饰构筑,作为桥上观景的漏窗,形成看与被看的互动。东端的“凤鸣桥”(图5),从南岸田园中起飞,甩尾于北岸大草坪之上,相对于揽月桥的绵长,凤鸣桥则刚毅有力,开阔大气,通过“凤尾廊”的延续,与景观融为一体,两座艺术双桥形成“龙首凤尾迎伯渎”的胜景

图4:揽月桥效果图                        图5:凤鸣桥效果图
2.2 空间及竖向的塑造 - 起伏疏朗亲水
        滨河空间的地形和植物,尤其注重天际线的打造,旨在南北对望时,呈现出水上实体与水面倒影虚实相生的美好场景。伯渎河地形的营造主要集中在南岸,现场存在大量弃土,现状驳岸与河岸距离较高,坡度较陡。因此塑造起伏的竖向格局以及亲水的蜿蜒河岸,有利于减轻线性空间行走中的单一体验,同时也可以就地平衡土方。西段以4M漫道为分界线,漫道至河边,草坡缓缓入水,坡度在20%-25%之间(图6)。漫道至边界,塑造连绵起伏的地形,高度在3-6M不等(图7)。4M漫道作为主园路,提供给市民舒适平坦的行走感受,而2M的二级园路则在地形中游走,有的在山凹处隐匿,有的在山腰上经过,有的在山脊上行走,给市民不同高度的视觉体验及行走的趣味。东段受到三大块一般农田用地的限制,大部分为平坦的田园景观,而农田的地势较低,将自然蜿蜒的地形与方正低洼的农田相结合成为一个比较有趣的尝试,设计利用梯田景观接驳农田,顺延自然山坡,同时也消化了现场高压塔基与农田之间3M的高差。

图6:项目建成段实景图                 图7:项目建成段实景图
        植物作为营造空间的重要元素,依托地形构建不同特色的植物风貌。北岸现有的两个公园(泰伯主题公园,杉林湿地)与南岸一处香樟林苗圃(图8)为绿化空间打下良好的植物基底,这些生长多年的乔木已经形成郁郁葱葱的生态天际线(图9),设计在保留现状密林的基础上,以疏林草地的格局为主,打造大气开朗的现代滨河空间。同时使用染井吉野樱夹道,形成烂漫的春花之路,打造最美漫道,呈现出伯渎河清晰的景观构图。漫道至河边,点植乔木,打开视线,利用安全水域种植水生植物群落,保留现状生长良好的杉林,营造夏有荫、秋有色的湿地水岸。漫道至边界,突出品种丰富的秋色叶乔木群落搭配常绿乔木,阳光草坪,野趣草花形成多层次多季相的植物空间。农田区作为公园的一部分,由当地农村合作社打理,剩余不规则农用地引入观赏与经济结合的开花作物,如向日葵,油菜花,与公园花海融为一体。植物空间的营造不仅为市民打造大开大合,疏密有致的绿色场所,作为城市生态多样性的绵延绿带,也为鸟类,鱼类等动物提供迁徙廊道。

图8:现状保留香樟林                   图9:现状杉林湿地

2.3 线性空间的行为体验– 分片布局,以线串点
        在线性空间中行为模式的单一性,使其更需要层次多样化的体验,狭长的西段宽度最窄,仅50M腹地,设计运用“以线串点”的空间营造手法,于150M设置一个小尺度停留节点,有的在开放的山坡上,有的在灵动的河边,有的在密闭的林间,给予市民走走停停,移步易景的乐趣。而东段腹地较大,运用“分片布局”的方法,呈现出密林,农田,花海,草坪,运动场等空旷的大尺度空间,极目所至,尽收眼底。
        综上,从交通组织,竖向轮廓,植物营造,行为体验上对线性滨水开放空间的研究,使其对外融入城市,对内形成趣味。

3 线性空间场所的文化承载力  - 如何量身定制打造文化名片
3.1 深厚的文化内涵 – “至德泰伯”
        伯渎河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河流,它是江南地区最早的人工运河,也是京杭大运河发源地之一。泰伯作为伯渎河的开凿者,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孔子称其为“至德”。泰伯无疑为伯渎河最鲜明的文化IP。3200年前,泰伯三让王位,南迁奔吴到当时称为荆蛮之地的梅里,开凿伯渎河,全长57华里,泰伯在伯渎河旁侧,亦开通了九条大河,称《一渎九泾》,造就了吴地的经济和文化,有云,“泰伯肇基梅里,功辟万古江南”。泰伯的丰功伟绩传颂至今,现在梅里古镇的泰伯庙、吴文化广场的泰伯墓、堰桥的吴文化公园,都是吴地民众纪念泰伯的宏伟建筑。
        
3.2 行走的互动文化馆-“梦回伯渎 ,七里画廊”
        场所如何才能生动的体现这些文化,是设计中的难点。通过对泰伯故事的理解再创造,伯渎河畔形成系列与节点相融合的主题性场景,由漫道串联,通过标识系统加以补充说明。此段以“梦回伯渎,七里画廊”作为宣传口号,将过去,现在,未来融合在景观中,就像诉说文化,呈现美景的天然画廊一样,展现在市民的面前。
        “泰伯揽月”和“凤鸣浮翠” 是伯渎河东西两端最主要的文化景点,依托现状大型泰伯人物石雕和“揽月桥”,通过改造升级,将原来杂乱密闭的水湾转变为可以让人们拾阶而坐的观水剧场。“揽月桥”运用龙作为主题元素,象征泰伯的皇家出身,揽月桥与泰伯雕塑的前后呼应形成“泰伯揽月”的胜景(图10)。最东端的“凤鸣浮翠”,则用“凤鸣三千”的典故作为背景,“泰伯初至梅里,见有凤凰鸣于高台之上,又闻台名“荒三千”,于是决定留在吴地”。提取凤凰的元素,置入凤鸣桥,与稻田公园相融合。“吴风雅集”位于海泰路尽端,设计将其处理成人行入口以及车行落客区,形成城市通往河道的文化门户,也是伯渎河的特色阶梯驳岸。书法是整个节点的文化载体,“梦回伯渎,七里画廊”八个字刻在面向北岸的侧壁上,与北岸形成视线上的互动。广场的铺地刻有“吴”字的不同书法体,诠释书法之美。这些书法都是由无锡当地的书法家免费书写后刻上,让文人墨客都可以参与到民生工程中,整个广场希望可以再现古人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高雅场景。(图11)

图10:“泰伯揽月”实景图               图11:“吴风雅集”实景图
        “晚亭花境”。这个椭圆形的地标构筑物立于坡顶,是一个以“泰伯爱梅”为故事的地标景点。从312国道来往的车辆以及北岸活动的人都可以看到她。晚亭圆形的窗洞露出天空的色彩,构筑物顶部,以及座椅的侧壁,都镶嵌了梅花的图案,随着夜幕的降临而点亮,形成一个在梅花的氛围中,静静登高欣赏伯渎河的绝佳之地(图12)。孔子曰“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三让”无疑是最耳熟能详的典故,出现在无锡各大文化景点中,有的刻在文化墙上,有的刻在栏杆上,而童梦公园中的“三让台”则运用了不同的诠释方法,利用三层退台的石笼驳岸诠释“三让”的概念,利用黄色织物廊架来诠释“王位”的概念。利用栏杆形成水边吧台,整个场所是人们休闲,遮阳的好地方。(图13)

图12:“晚亭花境”实景图               图13:“三让台”实景图
4 线性空间里的建构筑配套 – 七里驿站,服务市民
        作为以工业为主导的高新区,新吴区绿地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本项目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以半径200M为依据,植入多个服务建筑,服务市民。将建筑面积适当放大到300-500平方米左右,涵盖公共厕所,管理办公室,设备用房等功能,部分建筑兼具小型展厅,小卖部,轻餐饮吧,书吧等驿站功能。(图14)常规公园的设计手法通常将服务建筑藏匿于绿化中,仅满足功能和指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与景观的相辅相成变得越来越重要,服务建筑转而成为景观中十分重要的构筑地标。作为线性空间的伯渎河,建筑亦是景观节点上重要的一环。比如,童梦公园中的鲸鱼坊,是一个半覆土半开放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它既是建筑,也是景观, 既是厕所,也是儿童活动主体构筑。造型就像一个张开嘴巴的鲸鱼,与彩虹桥相连接,整个儿童活动广场的铺装呈现大海深蓝色的波浪纹,直观表达鲸鱼在海上露出头张开嘴巴,水流如柱的场景。此时这个服务建筑便是整个节点的主角,这个场地也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图15)

图14:“至德驿站”实景图               图15:“鲸鱼坊”实景图
5 结语:
        “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5]决定了线性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6]。滨水空间经历农耕时代的灌溉,工业时代的漕运,后工业时代的休闲绿带,现在进入新时代的人民公园。伯渎河在新吴区产城融合的背景下,更多的将打造混合的线性滨水开放空间,给产业留下最好的办公环境,给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给城市一张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给动物让出宝贵的生态通廊。

参考文献:
        [1] 魏光超.城市滨水空间合理开发的规划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徐代明.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高新区发展思路调整与路径优化[J].改革与战略,2013,29(9):31—34.
        [3]冯璐。徐文辉,鲍承辉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滨水线性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浅析 湖北农业科学,2012,13
        [4]杨保军,董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7,(7).
        [5]聂淼盎,胡纹.科技创新视角下的高新区土地利用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07):208—210.
        [6] 张磊.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武汉市天兴洲为例[J].华中建筑,2015,33(7):88-92.
        作者简介:杨颖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研究生 中级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