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威
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山区 200135
摘要:本文以本人参与设计的山东淄博自在庄园为例,介绍及分析山地居住建筑的设计过程以及设计难点,总结并提出项目设计中如何利用地形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在总图设计、交通流线、产品设计中寻找平衡点。对于景观视线的利用以及城市界面之间的关系的和谐。
本文首先介绍山地项目开发的背景,分析山地项目中经常碰到的难题。然后结合实际项目根据基地分析、坡度分析、规划布局、交通分析、视线分析等多空间布局的研究方法,文中详述了山地规划中所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山地住宅,地形设计,环境和谐
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凭借着国家决定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契机,文旅小镇的开发越来越多。山地区域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开发企业的目光,近年来,山地区域的项目开发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山地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有诸多难点,其结合了规划、建筑、环境等诸多学科。
习总书记讲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从习总书记的话中,我们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用地开发,社区规划中,我们也应该将环境保护提到首要高度,在山地居住区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山地(坡地)项目地形复杂、坡度陡、交通比较难解决,但同时由于地形的特殊性,山地建筑往往拥有更好的景观视野,更易于设计出特色和风情感。
山地项目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道路交通、地库停车、消防、土方平衡、挡土墙维护、景观资源分配等问题。力求做到依山而建、依山而行,交通便捷、最小填挖方、最少挖切山体、最少维护成本;同时能够合理分配景观资源,产品分布合理、满足容积率要求。
一、基地分析及研究
本案基地位于山东淄博北部的博山区,距离淄博市区交通方便。基地被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环绕,景观资源丰富。基地紧邻多条交通干道,周边有205国道、滨莱高速、 辛泰线等。至北侧051县道约1公里,东侧石马镇约1.8公里,辛泰线南博山站约8公里,交通便捷,通达性好。
基地南侧毗邻国家级湿地公园五阳湖畔,面向卧虎山,生态景观资源优越,为社区居民提供环境优越的生活度假场所,通过对基地的区位、景观资源、交通、规划等层面的分析,从区位来说项目属于城市近郊,从景观资源来说具有度假属性。
基地南侧面向五阳湖,基地本身现状呈自然形态南低北高,最高点高度达到391.5米,最低点高度353.75米,落差超过37.75米。最西北侧为台地形态,坡度非常大,地块内部也有一个局部有20米左右的高差,设计难度非常大。基地内大部分区域坡度在6-15%左右,如何充分结合地形,最大限度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减少项目的土方开挖与填埋是后续设计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地形分析
地块总用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容积率1.0。项目一期已建设2栋高层及6栋别墅,由于产品舒适度一般,需要升级。给本身地形较复杂的项目又增加了设计难度,第一要解决好一二期的交通连接,第二建筑立面需要协调统一。
由于地块的容积率比较高,政府对自然区风貌也有要求,不能再建设高层,对项目的产品要求以及总图规划的合理性都提出了高要求,同时由于位于自然保护区对与周边现状的景观资源如何共融也是特别重要,围绕这些在基地填挖、总图及产品规划、总体规划与周边的共融共生三大点进行设计:
第一步(图1:高程分析)首先对山地建筑基本解决方式进行研究,发现第一步就必须梳理标高,组织合理的交通动线及合理的填挖区域,将地块按照不同的坡度进行划分区域:
10%以下,平缓地。道路交通也比较好解决(消防车道坡度不宜大于8%),建筑布局影响小,可以用缓坡或高差较小的多个台地形式解决竖向高差。
10-25% ,中坡地。道路长度及面积大幅增加,一般通过“S”型盘绕解决交通问题,场地的利用率和灵活性降低,建筑主要朝向可与等高线夹角尽量控制在30度内,以台地形式解决竖向高差。
然后根据基地的坡度的分析结论,结合景观视线进行全方位的视线研究(图2:视线分析),想规划更多的可以面向景观的产品。
同时根据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景观,对地块内部的用地价值进行合理化的切分(图3:视线分析),目的是将更好的产房结合一线景观资源设置,同时结合地形与产品的错落营造出更多的视线通廊。
三、产品及规划研究
对场地地形有清晰的分析和了解后,充分挖掘适合地块的产品组合,根据不同的产品组合进行布局尝试(图4:规划强排对比):
根据将近有10多个的产品及规划结果出来后,从中筛选出2个较为合理的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每个方案第一解决的就是基本的交通问题,第二是根据不同的坡度带来的不同的入户方式,以及建筑与山地的如何结合。
总体设计方向一,选择市场常规的联排产品,进行布置,紧密贴合地形,选择全联排产品,面积段相对较大,严格按照景观价值放置了不同大小的产品户型。
对于场地高差的设计与产品视线相结合,将住宅分成南北组团,然后分别设置车行道及步行道,利用高差做层层跌落的布局方式,为景观视线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图5:视线及场地分析)。
总图交通首先根据现状寻找适合做道路的走向,使小区交通道路尽量环通设计,必要时采用局部S形道路设计,在局部高差较大的区域,采用近端路设置回车场的解决方式。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对山体进行破坏,合理的山体填挖,同时也能兼顾消防的需要。
停车与人行的设计逻辑中,根据不同的坡度采用不同标准的组团解决方案,利用鱼骨状的道路规划,南北组团各自解决停车,并且预留足够的别墅花园(图7:典型组团分析)。
总图景观设计则结合规划在总图中心处设置纯步行的景观空间,形成人车分流的设计逻辑。但规划空间用地不经济,较多的建筑间距有所浪费,产品无创新,选择第二个方案进行尝试。
总体设计方向二,选择市场上较为创新的合院产品,进行南北组合,好处是由于结合高差与拼接为容积率较高的项目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产品的面积段也降低了,大大减少了销售压力。东侧以洋房和公寓为主,西侧景观朝向较好,布置了大量的联排别墅,利用地形使得每户都可以都可以看到湖景。基地中央区域,形成了南北向联通的大公园,提升居住品质,也利于结合地形的景观设计。最终形成了我们最优的设计效果(图13:总体规划图)。
在方向一的基础上,我们继续优化道路设计,结合车行与人行更好的解决了交通的使用功能(图9:交通分析)。对于停车库的解决方案我们尝试了大底板地库,对山体的破坏太大,最终根据剖面分析(图10:典型组团分析),在高差特别大的地方,通过设置车库的方法,将建筑垫起来,这样对山地最大化的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也合理的解决了停车问题(图11:特殊组团分析)在解决了每户就近停车的需求,也根据不同的坡度控制了土方平衡的需求(图12:填挖土方示意)。
四、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界面
根据习近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和原则,我们在项目的设计时是尊重自然形态的手法,山地项目的开发中,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我们的设计也力求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山体形态的破坏,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首先,我们最关注的是项目的规划设计,能否满足城市需要,能否融入山体的天际线之中,做到不突兀。因此,我们与专业单位协同,对现场进行了详尽的天际线和视线分析。最终,我们做到了整个地块建筑横向天际线沿着所在山体达到了依山就势的布置,并无突兀建筑,保证了与周边山体轮廓线的一致性,整个地块建筑纵向沿着所在山体呈阶梯状平缓上升布置,依山就势,并无突兀建筑,保证了周边建筑景观视线与天际线的延续性。
总结:项目是典型的山地居住区项目,设计地形复杂,坡度大,通过一系列的设计策略,能够相对良好的解决复杂地形的梳理,规划与景观资源及地形的结合,设计与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并总结出一些设计经验,以期能够为山地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作者信息:姓名:吴士威 出生年月:1983年4月28日 籍贯:江西九江市 学历:中专(全日制) 本科(夜大) 职称:初级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单位: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邮编: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