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黑龙江众盈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造价是指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的总和,由于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造价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工程项目中多种因素均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动态管理能够通过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控制与强化、采用专业性、技术性的手段进行干预、管理,以合理控制工程的建设成本及施工进度。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管理还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对造价管理的内容做出及时调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科学、更准确的工程造价,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文章就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优化策略研究
引言
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初始建设成本的预算、建设过程中的材料使用以及合同的签订等,都是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任务与各个管理环境并不紧密相关。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动态管理方案可以帮助企业从全局出发,更加有效地管理项目成本。这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性来说非常重要。
1造价动态管控的不足之处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意识不足。大多数建筑项目中都存在此类问题。某些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是不完的,并且缺乏长远性,这是因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密切关注工程造价管理任务,最终导致建筑成本超支,甚至影响了业务和企业的发展。同时,一些项目管理人员虽然开展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但是他们仅以预算为管理中心,这导致管理缺乏动态性以及管理效益不佳。(2)造价人员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关于进行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去完成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好坏都有明确的标准,可以提高建筑成本管理的科学性。而实际上,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数据所属的公司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存在工程造价管理任务的问题,而且还浪费了资源,影响了该行业的发展。(3)投资决策的重要性被忽略。做出投资决策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决策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项目建设的经济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很难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出投资决定。这种以静态为主的投资估算方式是发生此问题的主要因素。这种现象导致实际的施工成本太高,成本大大高于成本预算,从而影响了可利用的经济效益。(4)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阶段存在脱节。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投资估算、设计预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格、结算价格和最终价格。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且相互依存。理论上的造价管理工作必须分6个步骤完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彼此之间的脱节现象更为常见,并且会影响工程造价的科学性。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相关措施分析
2.1构建控制模型,实现动态控制
依托BIM5D技术能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的水平,同时这也是各环节实现动态落实工程造价管理,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之所在。在建筑工程实施动态管理中,BIM5D技术的应用模块主要有前期决策、施工管理、施工设计等等。前期决策阶段。通过BIM5D技术能够帮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实现精准的编制、估算造价数据。这些数据对后续落实造价工程管理具有较大的意义。设计建筑工程方案环节。通过BIM5D技术帮助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基于设计限额的基础上,完成设计概算,并编制施工图预算方案。
在此基础上,还可运用该技术中的“三算对比”,动态的评估建筑工程施工,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偏差。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技术制定纠正偏校正方案,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尤其是提高实施阶段的管理效率。最后,在实施建筑工程中可运用通过BIM5D技术实现动态的管控建筑工程造价,可实现全方位地管控建筑工程,确保项目造价管控无死角。另外,前期已经依托该技术确定预算限额,能够有效避免工程决算超支、工程超额等不利于造价管理的现象,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2.2施工过程中要落实造价管理
为了有效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需要具体落实动态化造价管理。建筑工程要实现动态化管理,就必须从实际施工细节入手,做好各方面工作。首先必须以施工合同为依据,认真分析实际项目工程执行工程造价的情况,真正做到以合同签订的条款为依据,合理控制项目工程包括建设周期、人员管理、设备使用、费用支出、项目竣工等各方面。认真分析各项目费用支出情况,采取严格的措施管控不必要支出或者违规支出的环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都必须充分履行职责,动态的分析在具体执行造价管理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或者偏差,如有应第一时间整改或处理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动态化造价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造价动态管理计划,以期充分实现管理目标。这是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有序推进整体造价管理计划的重要保障。另外,实践表明,动态化管理更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价值与作用。
2.3强化施工现场细化管理
在项目工程施工阶段,施工现场管理也是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造价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全面把控项目变更问题,动态落实跟踪工作,科学控制工程预算。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持续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需要变更工程设计,变更施工材料供应、设计费用等,而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基于此,在整个建设项目工程期间,应该做到动态分析对比各项变更内容,并具体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还应如实记录变更信息,避免后期各方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实际作业期商,施工方应该合理控制现场签证内容。如条件允许,要求企业代理、现场管理工程师、设计代表都在现场签证中签字,这是确保各阶段都能合理控制损失,减少后期合同纠纷的重要保障。动态的管理是全面掌控各项费用支出的关键。在具体建设项目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应有机结合技术与经济技术,强化成本控制。比如科学的做好成本、合同、技术、施工组织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为了提高施工现场控制,应该做好签证记录,且应该明确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体的,每个施工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且各个施工阶段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换言之,上一个环节存在质量隐患,下一个施工环节将受到直接影响,继而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综上,全面记录施工现场设计、变更情况,特别是如实记录各种不良情况,充分意识到签证记录内容的重要性,完善签证手续。避免由于项目存在质量问题,而浪费材料或者需要返工的现象。此外,这些信息,也可作为最终完成工程结算的依据。
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需要从经济角度出发,并在施工前后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和资源成本,以达到减少建设项目的成本,增加项目的利润目标。此外,还需要从技术角度出发,提高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避免设计变更的风险。与此同时,根据项目的数量和工期,优化施工组织的计划,并严格控制权利、义务和合同要求,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郭素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居舍,2020(32):147-148.
[2]吴晓浜.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J].四川水泥,2020(11):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