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4期   作者:邓汹涛
[导读] 基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原来的测量技术早已无法紧跟时代的脚步。
        邓汹涛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西总队   334000
        摘要:基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原来的测量技术早已无法紧跟时代的脚步。而和计算机存在联系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测绘领域中的新技术渗透于工程测量中,给测绘工程测量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可以将工程测量水平加以提升外还增强了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现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入手,对其在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简要分析,旨在促使其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量;GIS;优化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健全,人们除了对导航系统提出较高要求之外,还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健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详细的分析地形的数据;二是距离标准任务的公里数;三是所处的精确位置;四是到达所用到的时间;五是精准的位置。由此可见,该系统不单单是提供给人们地理位置导航等方面的阐述,还在城市规划期间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价值。
1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在实际使用期间,地理信息系统,能够采用形形色色的仪器设备来收集、保存以及处理各种各样地方信息数据。紧接着在对互联网进行充分利用,这样做到目的是早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共享,显然这样做有益于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单单将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加以提升,还能让其工作量得到有效缓解。借助于该系统所存在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把地理信息充分地展示出来,旨在为测绘方案制定等方面指明方向。
2地理信息系统特点
2.1精准化
        在以往测绘工程 项目之中,所借助的测绘手段通常无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与精准性。而将地理信息系统渗透到测绘工程项目中就能够对规模庞大的建筑工程进行检测,并且其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要远远大于以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高效化
        就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其是计算机一级地理学所衍生出来的新型产物,可以通过成熟的网络技术手段以及计算机技术手段把原本繁琐的数据信息进行高效化的处理,其中涵盖以下几点:一是采集;二是分析;三是存储等,从而将每一个数据信息均保留在指定的地方,为每项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相关工作者也能够实现对测绘数据的有效调用,旨在促进测绘水平的全面提升。
2.3完整性
        站在软件层面的立场出发来讲,地理信息系统一样存在着五花八门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信息采集;二是集中显示等,和现阶段测绘工程的作业以及管理要求相吻合。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硬件组成层面,系统通常是采取硬件的形式得以运行的,和不同种类的产品融为一体,就能够衍生出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系统,对各类实时地理信息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旨在快速实现信息流数据交换等一系列流程。
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3.1数据采集与存储
        把地理信息系统渗透到测绘工程项目当中,一般是借助以下几种手段展开空间数据以及非附加线性数据的有效融合:一是栅格;二是矢量存储,旨在快速实现非空间数据的保存。相关部门在进行测绘工作期间,可借助于扫描聚酯薄膜地图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数字信息,依据相关信息、明确具体位置,抑或是采取遥感技术来达到数据采集的目的。这里将土地测绘当作论述对象,需要依据相关目标、尺度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比方说针对板块尺度的耕地、建设用地数据,需要对矢量数据形式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将以下信息充分地展示出来:一是土地权属;二是变动情况;就区域尺寸的土地数据而言,需要利用栅格数据的形式加以保存,然后再充分结合以下几种数据信息做好校正工作:一是地面GPS信息;二是遥感数据,旨在全面、细致地监测土地利用变动状况。
3.2数据管理
        针对数据管理来说,其一般围绕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一是属性数据;二是空间数据,通常用来标识地物对象的空间位置,旨在在日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科学管理,在以下几个行业中均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一是土地资源潜力评价;二是森林资源普查等,从而迎合决策利用等方面的需求。举例而言,将其渗透到相关系统中做好数据管理,可收集数以万计的数据,同时还能构建以下几种模型:一是资源分析评价模型;二是预测预报模型;三是开发利用模型,旨在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资源分布图以及交通规划图等。
3.3数据转换与处理
        借助于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快速实现对数据的编辑以及预处理,旨在对不同属性空间数据的关联度进行科学判断,依据向量、包含等关系实现数据的科学处理以及转换,旨在让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得到有效强化。然而在具体转换以及处理期间,应当提前完成坐标投影的有效融合,充分确保模型的吻合度,借助于数据重建手段实现数据格式的科学转化,从而确保每一种类的数据均可以达到兼容的效果。这里将土地测绘数据的处理当作论述对象,借助于该系统能够完成以下工作:一是数据的汇总;二是数据的查询等,然后借助其空间分析功能把空间数据和空间模型融为一体展开提出关键信息,最后还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加大处理力度:一是地物周长;二是位置;三是土地权属等。


3.4虚拟现实应急处理
        把GIS系统有机地和虚拟现实技术融为一体,可以构建出与之相匹配的模型,旨在让使用者的各个感官均能得到充分调动,实现对事物现状的模拟再现和科学甄别。借助于GIS系统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制成与之相匹配的三维电子地图,旨在为应急演练活动的顺利进行构建合理的形式。比方说,通过GIS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来构建生动形象的虚拟情境,可以给相关人员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强化演练效果以及培训效果,依据GPS定位系统将所要救援人员所处的地方展示出来,旨在为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指明方向。
3.5应急测绘保障体系
        把地理信息系统渗透到应急测绘任务当中,应当提供应急预案、制定实际管理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系统以及数据库,旨在为应急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指明方向。在实际应用层面:第一,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展开基础图形的操作,主要是将灾害出现场所的社会属性等特征充分地展示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第二,可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做好空间分析工作,旨在完成以下工作:一是灾害发生具体位置的定位;二是对受灾面积进行计算;三是对灾害损失加以评估等,旨在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指明方向;第三,可借助于GIS系统进行专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取一项专题和地图融为一体或者是提出若干项专题数据和地图融为一体,旨在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灾害专题性地图,从而完成相应的编制工作。第四,借助该系统结合实景拍摄图片,旨在衍生出相应的三维图形,然后充分利用修测技术来将数据的可靠性加以提升,充分确保相关人员可以实现对受灾情况的全面掌握;第五,对GIS平台的自动更新功能加以运用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旨在让灾害信息发布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这里将某省突发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指挥系统当做论述对象,借助以下几种手段来对一定面积的灾害地区加大监测力度:一是GIS系统;二是遥感技术,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能够得到与之相匹配的遥感影像。对其遥感影像的成图时间进行分析后可知,其成图时间要比原来成图时间减少很多,同时以下几个方面也呈现出了日益降低的状态:一是不同数量原始航片的传输时间;二是不同面积正射影像的传输时间。通过倾斜摄影技术用以辅助来完成三维模型的构建,其纹理细节趋于完全性,三维可视化效果也更加清晰可靠,并且能够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三维可视化功能:一是属性查询;二是缓冲区分析;三是剖面分析;四是矢量叠置分析等。对相关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后可知,该系统在无形当中为应急测绘工作指明方向,其应急测绘保障水平可以迎合具体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3.6监测与预警服务
        针对GIS系统来说,其可以为环境监测管理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保障。这里将某一线城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当作论述对象,该系统基于GIS技术完成了相关数据库的构建,该数据库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数据:一是污染源;二是环境标准;三是环境质量等,能够实现环境质量数据的统计、评价等,还能提供以下几项功能:一是数据浏览;二是数据的打印等,旨在为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不仅如此,GIS系统还在地下病害体当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具体提供以下几种功能:第一,病害风险等级分析。在在结合影响道路病害出现等因素的基础上做好评价工作,共分成5个层级,不但能够结合不同病害体的级别达到充分体现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放大观察某一个病害体,其病害体通常是以面数据集的形式得以存活下来的,所以应当借助于各种颜色做好相应的区分工作。第二,地质病害易发路段分析。可以对已经出现塌陷事故的具体状况进行详细记载,并在全面了解病害原地复发性特点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计算工作,紧接着通过以点要素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对每一个点要素密度进行全面、细致的计算。与此同时,借助于核密度算法有机地和真实道路融为一体,旨在计算出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通过渲染之后得到相应的结果。第三,多期雷达数据的对比分析。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道路病害体的形成和发育具有时序性特征,通常是因为以下几种因素而发生水土流失情况的:一是地下施工变化;二是地下水位变化等,其形成过程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塌陷范围一般汇集在1~10m2的范围内。借助于GIS系统可收集到各种各样的探测数据,通过深度剖析之后可以及时监测和预警病害发展状态。站在客观上讲,因为雷达数据不包含空间位置信息,所以应当在了解测线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空间位置关联度,旨在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图像数据以及雷达数据。第四,问题管线分析。因为某些道路地下病害体的成因为地下管线破损,所以此时可结合相关渗漏管线、到期管线等相关种类加以判断,同时还要对以下几种颜色加以选择:一是大红;二是橘红;三是橘黄;四是黄色等。第五,空间关联分析。相关人员借助GIS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检索到地下设施四周病害体,并对其发展诱因以及机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此同时,还可借助于该系统实现对病害体四周地下设施的科学检索,并对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分析力度:一是地下设施数量;二是地下设施类别,旨在将病害体发育和地下设施的空间关联性挖掘出来,旨在为增强城市道路地下的可靠性与规范性创造良好条件。
结语
        针对测绘工程项目来说,以往的测量技术早已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地理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技术手段除了可以和当前测绘需求相匹配之外,还让测量的准确性、高效性以及完成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处理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所以在当前测绘行业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笔者坚信信息多元化和结构多维化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屈亚勇,刘伟璐.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152.
[2]叶其平.论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21):38.
[3]吴虹.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测绘,2019(04):37-38+52.
[4]彭江.论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冶金管理,2020(01):155+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