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祎航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出行交通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捷、安全、准点的短途出行手段,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今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几乎都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工具,大大改善了城市交通,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自身也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轨道交通与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紧密相关,其运行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导致晚点,影响乘客出行,重则危急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安定,因此,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稳定地运行成为各国相关人员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行车调度
0引言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增加,白天核心区办公、求学、购物,夜间市郊区生活、居住的职住分离现象越发明显。这种职住分离的轨道交通乘客,对于轨道交通出现提出了更快、更准时、更便捷的出行需求。职住分离现象使得乘客出行出现时空分布不均、潮汐现象等客流特征。部分偏远地区客流不足运能浪费、核心城区客流强度大可用列车数不足、乘客换乘步行时间长换乘不便等问题愈发严重。地铁行车调度系统作为人机紧密结合的技术系统,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调度人员的正确操作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基本条件。因此智能化综合调度系统模式应运而生。
1地铁运营中行车调度调整原则
1.1服务原则
地铁的运营主要就是目的就是服务广大人们群众,提升人们出行的便利程度。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也是地铁运营的基本原则,在地铁运营行车调度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消除因服务质量或者服务不到位而对乘客造成的影响。
1.2安全原则
安全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基础,只有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得到稳健的发展,因此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地铁的行车安全。在进行行车调度调整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原则,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最大限度的保障地铁的行车安全以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1.3全面原则
为了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在进行行车调度调整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全面原则,不要只针对故障本身,要纵观全局,将一些与其相关的因素进行妥善的处理。
2智能化行车调度方案
2.1列车在车站多停晚发或扣车
一旦前方的列车发生行车故障或者是车站的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行车进行调度时会采取多停晚发或扣车的调整方案。多停晚发也属于扣车的一种形式,通过多停的方式来调整列车之间的间隔,保障车辆的均匀运行。在出现多停晚发现象时一定要做好乘客的安抚工作。在扣车的时候一般是在后方车站采取扣车,扣车的时候要遵循“谁扣谁放”的原则。扣车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设备扣车,因为通过设备扣车可以清楚的看到扣车的情况,所以扣车时优先采用的方式;另一种是口头扣车,这样的方式会出现遗忘扣车,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行车处理故障。通过以上的调整措施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行车故障。
2.2列车越站运行
为了调整晚点的列车时间会采用列车越站运行的措施,但是,越站行驶的前提条件是确保前方的行车安全。在进行列车越站运行的时候要做好乘客的服务工作,避免因越站行驶为乘客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车上客流量较大、换乘车、首班车以及末班车情况时就不能采用越站运行的调整方案。为了保障列车的服务质量应当避免出现同一列车连续越站或者是多辆列车在同一站连续越车的现象。当前站台发生火灾、毒气或车上乘客过多的时候采取越战行驶,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2.3列车加开、替开
因为行车故障导致列车下线或者是客流量增多时,一般会采取列车加开或者是替开的调度调整方案,加开车辆在运行的时候可以中途不停车,直接到达目的地。
2.4列车停运、下线
为了不断的提升地铁运营的行车质量,需要对存在故障、影响车辆服务质量的列车进行下线处理或者是停运处理。一般在始发站和终点站进行停运下线处理方式。列车的停运和下线使运行的车辆减少,势必会影响到列车的服务质量,因此要为了配合此项调整方案需要采取加开和替开的服务调度措施。
2.5列车反向运行
由于地铁线路是按照上、下行的方式来设计的,因此,路线相同的列车运行方向也是相同的。如果方向相同的两辆列车之间的运行密度差距较大时,为了恢复列车的准点运行,可以在有渡线的车站对列车的运行方向进行调整,当列车发生运行故障,等待救援时间较长时,为了缩短列车之间的运行间隔,也可以借助渡线把列车调整到相反的方向进行运营,以此来保障地铁运营中行车能够均匀进行。
3智能化综合调度系统设计方案
3.1合理设置跨线点、跨线方向
跨线点及跨线方向一经确定,后期更改工程量、工程费用等较大。后期运营中,客流需求与跨线方向不相符时,跨线点、跨线方向的设置作用不大。跨线运营组织,本线列车跨线后会导致本线运能损失,跨线运能增加的情况。因此,跨线客流需要达到一定强度,跨线运营组织才有实际意义。可见,设计阶段需做好客流预测,跨线点、跨线方向布置与客流相匹配。为满足运能与客流匹配,跨线点、跨线方向选取宜为断面出现明显变化的车站,有条件的线路增设跨线方向。 3.2优化配线设计,提高运营组织灵活性
智能化综合调度系统模式存在本线运营列车与智能化综合调度系统列车相互干扰、相互制约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设计:一是智能化调度列车线路车辆基地选址可考虑选择靠近智能化调度列车联络线附近车站。实施智能化调度列车线路列车共享时,减少列车运行时间,提高列车共享可实施性。二是行车间隔较小的线路,智能化调度列车交路常用折返站可增加折返股道设计。三是快慢车运营模式下存在追踪、避让等情况,计划实施快慢车的线路,可增加避让线配置。四是目前智能化调度列车联络线往往采用单渡线连接形式,存在本线列车和跨线列车共用站台情况,会出现早晚点现象,可优化配线升级,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延误等情况。
3.3提前布局导向标识
智能化调度列车项目在设计、施工阶段,导向标识需形成统一,避免后期改造。由于智能化调度列车设计阶段开行方案与实际运营阶段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导向标识还应具备后期更改的包容性,主要包括时刻表显示、车站车内广播、车站PIS信息引导、车站标识信息引导等。
4实施智能化综合调度系统的优势因素
4.1节约出行时间
在传统运营模式、浅层次网络化运营模式下,乘客从一条线到另一条线必须在换乘车站下车换乘。智能化调度列车列车开行将人换乘模式转变为车换乘模式,大大节约了出行时间。乘客节约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为跨线乘客在换乘站换乘时步行的时间,乘客换乘目标线路时候车的时间。
4.2均衡线网客流
在智能化综合调度系统模式下,乘客乘坐轨道交通出行时间及换乘次数都减少,大幅提高轨道交通出行直达性;增强了乘客出行意愿,引导乘客从市中心区向外围区域转移,扩大城市骨架、促进城市新兴城区快速发展;平衡轨道交通客流,有效缓解目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轨道交通压力大等问题。
4.3缓解换乘客流压力
在传统换乘模式下,大客流换乘车站往往出现乘客在站台、换乘通道积压排队现象。加之外地乘客对换乘情况不熟悉而在车站停滞,部分老弱病残等特殊乘客步行缓慢,以及不同换乘方向乘客交织等复杂情况,换乘车站极易出现安全隐患。智能化综合调度系统模式改变了传统运营模式乘客下车+步行+候车的换乘方式,有效减少了换乘车站实际换乘人数,减轻了换乘站压力。
5结语
智能化综合调度系统模式的运用有效节约了乘客出行时间,缓解了换乘站客流压力,丰富了行车组织方式,实现了运输资源的共享,调度的手段不是单一的,在进行行车调度的过程中,不是只使用某一种手段去进行行车调度调整,而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配合调整,以此降低行车故障对乘客出行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与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2]廉士乾.组织因素影响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研究[D].南华大学,2008.
[3]陈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智能城市,2019,5(1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