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本论”开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4期   作者:李玉玲
[导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两大部类公式,在生产过程中,用严密的逻辑和公式,推导和计算出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被资本者所占有。
        李玉玲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两大部类公式,在生产过程中,用严密的逻辑和公式,推导和计算出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被资本者所占有。然而,两大部类公式150多年来,却无法应用在实践中,根源在哪里?一是马克思只有在生产过程,资本媒介的作用消失,劳动创造力,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科技智能和手工操作劳动,管理和具体劳动,所有的劳动创造力主宰一切,劳动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中,才能找到和计算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应该归每个主导的劳动者自己所有。二是生产过程以外,用资本购买劳动力,即劳动者出卖劳动力价格的工资,和其他商品毫无区别地进入生产成本,而马克思在生产过程发现劳动者主导作用,创造的剩余价值过程消失,转化为成本以外产生的利润,堂而皇之,理所当然归资本者所有。那么从生产过程找到剩余价值,追踪到成本以外转化的利润,两大部类公式是否可以应用在实践中呢?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引言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派系,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首创。在马克思恩格斯涉猎之前,政治经济学就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学派或一种经济学研究理论存在了,并且在其产生的历史时代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把政治经济学发扬光大并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理论贡献的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变革,就不会有政治经济学的巨大发展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创新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或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对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或旧的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创新与理论变革并发展出一个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或是发展出政治经济学最具生命力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呢?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变革,主要是依据马克思的两个发现以及在两个发现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两大理论:一个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个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1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深层次地研究探讨了我国的国民情况,充分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探索其中的问题,找出其中的规律,优化相关的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想在我国生存发展,就必须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使其本土化、时代化和中国化。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该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发展。2)完善经济制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总体思想,他强调“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强调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采用符合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分配方式。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逻辑,必须将公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部分,然后联合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特殊的经济制度,确保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完善,因此要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两种经济能够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不可以动摇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我们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障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享发展繁荣的成果,从而有利于民族与国家的统一,更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解读“资本论”开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2.1回应“时代之问”与“改变世界”的科学
        在马克思那里,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政治哲学都是要直面资本主义现实并回应“时代之问”的。

在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经济学求索中,马克思始终是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的。无论是对社会中的政治幻象的描述,还是对社会中普遍紧张状况的呈现,马克思都坚决与资产阶级及其豢养文丐划清了界限,他的工作目的始终着眼于“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满”。可以说,马克思是从“当前经济事实”出发,以“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为依据,以“现实中的个人”及其活动为出发点,以劳动和资本的分离为基础,继而为人数最多、受到的压迫最重的无产阶级“代言”的。同时,政治经济学批判也显露出马克思集中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具体科学的“合力”来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政治问题,瓦解资本逻辑的努力。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将人从“抽象”的管治中拯救出来,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归还给“人自身”的“政治哲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政治哲学纷纷显示出强烈的现实关怀。通过积极介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既为这些活动提供科学解剖的方法,又为这些活动的开展确立了规范。可以说,“改变世界”既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归,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内在追求。《资本论》显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共同理论意图:从根本上“批判旧世界”以促成“世界的革命化”,继而发现并建构“新世界”。
        2.2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与凯恩斯供给和需求分侧的比较
        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分类,是抓住事物的本质,生产资料商品是生产消费的商品,而生活资料商品是个人消费的商品。满足生产消费的商品需求,和满足个人消费的商品需求,两者之间的平衡,也可以提升到生产力和消费力之间的平衡。中国伟大实践创造四种公有制,从根源上解决了每个人民获得利润收入,转化为消费力资金来源问题,迸发出庞大的消费力,主动拉动生产力,实现生产力和消费力平衡高速循环增长,提高人民福祉。凯恩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分侧,是社会经济表象的分侧,供给侧完全是投资生产形成的供给侧。而需求侧是由生产消费和民生消费两种消费合成为需求侧。问题出现在于,需求侧的生产消费,还是投资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是满足产品生产过程相互之间的需要,应该回到投资生产的供给侧,依然属于供给侧的范围。只有民生消费,才是投资生产的供给侧,要满足的最终对象。凯恩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是产品过剩促进销售的平衡,是解决产能过剩危机阶段性的灵丹妙药,促进生产和民生两种完全不同消费的结果,产生了经济滞胀。
        2.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只有将目前的经济问题解决了,才能为下一步发展进行充足的准备;只有在解决经济问题后,政治经济学才能够恢复其生命力,才会被人民群众所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借助于经济学的理论,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的社会经验,在我国实际背景下得出的成果与经验,从而促使中国特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就需要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找出我国发展的特点,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验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起来,不断创新,从而到达更高境界。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相应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探寻发展中的规律,总结新的成果。只有本土化的指导理论与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特点,才能实现其延续发展,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结语
        这就是中国伟大实践所揭示和验证的所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追求经济增长一般普遍的逻辑和规律,是所有社会经济发展趋向同一的逻辑和规律,并引领人们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