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新授课教学方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汤作秀
[导读]

汤作秀    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九年制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032-02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生物学科应培养学生获得“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而遗传问题分析恰好就是让学生解决生活、社会中的遗传问题,培养科学思维最有效的方式。
        遗传学是整个生物学中最难的学科,特别是遗传规律分析,但遗传问题在每年的成都市会考分值很高,是会考的重要考点。近几年,我一直在八年级担任生物教学工作,我通过填鸭式的讲和强化训练,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真正的掌握,且这种方式不符合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的理念。有没有更轻松的学习方法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一次高中赛课活动中,我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也去当了个旁听生。在我的印象中,高中课堂尤其遗传教学是高度理论化,严肃无趣的。正神游天外的我突然被一阵乒乓球摩擦声拉了回来,我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只见学生以组为单位,用乒乓球做模拟实验计算概率,有实验支撑的遗传规律是那样容易理解。这个场景让我茅塞顿开,我为什么不能在遗传规律教学中加入实验,从而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呢?
        回到学校没多久,我就开始进入遗传规律的教学,我想了很多办法,利用有限的材料,尝试在我的教学中加入实验元素,没想到,课堂变得那样鲜活。
        1、运用类比法学习基本概念。
        染色体、DNA、基因是学习遗传最基本的概念,怎么理解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呢?我用了两样学生常见的东西进行类比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首先介绍了染色体的组成——DNA 和蛋白质,接着展示了一支签字笔,我设计了下列问题串:①“这支签字笔有哪些部分组成?真正能书写的是什么?”②“如果这支签字笔就是一条染色体,签字笔的各部分相当于染色体的哪些部分?”③“染色体中真正有遗传作用的是什么成分?”通过签字笔——染色体、外壳——蛋白质、笔芯——DNA的类比,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DNA是染色体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个概念,同时也明白“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的含义。
        然后我又拿出一个遥控器,问:“遥控器上能起作用的是什么?”同学们回答:“按键。”
        再问:“各按键的功能是一样的吗?”答:“不是,每个按键有不同的功能。”
        我说:“这个遥控器相当于一个DNA分子,上面的一个按键就是一个基因。”瞬间,同学们明白过来,原来“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不同的”是这个意思。
        2、模拟实验探究遗传规律。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旁听的那节高中课的启发,我在进行一对基因的遗传规律教学,分析一对有耳垂夫妇生下一个无耳垂孩子的原因时,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模拟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课前,我准备了20个小桶、20个黄色乒乓球和20个白色乒乓球。


黄球代表精子,白球代表卵细胞,在10个黄球和10个白球上贴上字母A,代表这个精子或卵细胞中携带A基因;剩下的10个黄球和10个白球则贴上字母a,代表这个精子或卵细胞中携带a基因。将小桶和乒乓球分为10组,每组都有两个小桶,一个桶内放一个A黄球、一个a黄球,另一个桶内放一个A白球和一个a白球,将桶用黑色塑料袋罩上。
        课上,当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亲代各会产生两种配子——A、a后,问:“精卵结合的机会是相等的,那么这对夫妻生下的孩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会有哪些可能性呢?”我拿出桶,说:“我们以一个模拟实验来进行探讨。”接着介绍乒乓球及其上面的字母所代表的意思,然后要求同学们按照下列的步骤完成实验。
        ①、组内分工,一人记录,其他同学从两个桶里各拿一个乒乓球。
        ②、记录下拿出来的乒乓球组合、次数,并计算各组合所占比例。
        实验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即使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也积极参与,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然后把同学们记录的数据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发现,后代基因型可能的有AA、Aa、aa,AA和Aa代表的孩子表现型是有耳垂,aa代表的孩子表现型是无耳垂。从学生记录的数据分析得出,孩子有耳垂可能性约72%,无耳垂可能性约28%,和理论数据(有耳垂75%,无耳垂25%)非常接近。其中一个班的实验数据如下: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AA 0 1 3 1 4 1 0 3 5 1 19
        Aa 6 8 3 5 2 7 5 5 4 8 53
        aa 4 1 4 4 4 2 5 2 1 1 28
        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完成如下遗传图解。
        我在不同的班的要求有所差异,有的班要求每组做10次,有的班不做要求,发现统计后的数据也是满足这个规律的,而且实验数据越大,越接近理论数据。
        这个教学设计添加了探究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是一个有生命的课堂。而且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探究活动让虚幻的遗传规律变得直观,符合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遗传图解也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真正的构建起生物学知识体系,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也训练了同学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相信,每个孩子在这节课中都有收获,这一节课将会深深刻画在同学们的脑海中。
        3、实物展示学习概念
        对于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关系概念的学习,教材建议组织学生分别在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下培育植物的幼苗,通过观察获得环境条件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的实验数据,再分析相关实验数据来揭示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实验周期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安排学生课外实验观察外,还准备了同学们常见的一棵植物——莲花白(卷心菜)。
        课堂上,我纵切开卷心菜,让学生观察内外颜色的差异。问:这是一棵卷心菜,是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来的,每个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为什么外层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而内层叶片的颜色却是黄白色的?由此让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明白,外层叶片见光,形成了叶绿素,所以叶片为绿色;而内层叶片没见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所以叶片为黄白色。说明,在基因型相同的情况下,阳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从而决定叶片的颜色。最后得出结论,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总之,作为生物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生物知识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