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张淑华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往后从事科研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强调了早期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时期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推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张淑华   福建省仙游县赖店锦田小学  351251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往后从事科研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强调了早期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时期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推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究精神;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047-01

        引言:
        幼儿正处于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幼儿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与好奇感,引导幼儿对自然界的初步思考逐步转化为科学的理论认知。幼儿教育重在情感教育,幼儿还未形成系统的思考模式,因此,幼儿教师要在幼儿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侧重于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协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在实际生活的场景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对比、质疑、实验验证等活动,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乐于思考并且动手实践的能力。
        一、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必要性
        教育工作者指出,科学实质上是一个调查的过程,我们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与记录等等来加深对事实的了解程度。幼儿正处于科学启蒙阶段,幼儿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生活实践与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分类以及记录的习惯,将科学技能应用于实践之中。在幼儿园幼儿通常通过物理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和生命科学等接触科学内容,其中每个学科都与幼儿的实践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人体高度为何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大?为何水往低处流?为什么天空的颜色是蓝色的,它与海洋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系列问题可能与幼儿现阶段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间接地证明了幼儿已经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想要真正地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具体原因,还需要幼儿积极地投身到生活实践或者实验操作之中,不断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
        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学科融合,搭建科学的探究框架
        有人说,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敢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与素养,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学习背景以及学习特点深入浅出的介绍学习的主题;另一方面,还要对与主题高度贴合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准备,以便在幼儿进行实验或者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地提供建议。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牢牢地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课程设计与课程讲授,通过构建科学的研究框架为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做基础,这也有利于整合幼儿艺术、健康、语言、科学以及社会等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
        (二)创设生动的科学探究教学情境
        构建主义提出,儿童需要在与外部环境不断地接触当中,逐步搭建起对事物的整体认知,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学习体系。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身心尚未发展完全,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的活动中。


当然,科学探究的内容应当遵循真实性以及适宜性的原则,真实性主要表现在幼儿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所用的材料是否为生活中所经常见到的,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生活经验来开展科学探究互动,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做沉浮实验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应当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且幼儿对材料的基本属性有一定的认知,如使用小石头、塑料圆片、海绵、硬币等材料来开展实验,尽量避免在实验的过程中使用学生不常见或者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实验材料。而适宜性主要表现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应当有利于幼儿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提升教师队伍科学素养,不断挖掘教育智慧
        维果斯基提出,要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智慧,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与幼儿积极互动,及时的了解幼儿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即以“幼儿现有水平”为出发点,以“幼儿需要达到什么水平”作为检测教学成果的指标。笔者以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有效地提问技巧
        有效地提问实际上包含两个重要部分,即探究问题的提出与幼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的提问,笔者看来,探究问题的提出就像一棵树的“树根”,而幼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更像是一棵树的“树干”。这两者环环相扣,才能有效地推进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提问方式,”虽然这两块磁铁在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但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它们之间内在的区别,比如……”,“如果大家还不能确定那个实验方案的效果好,那我们将所有的实验方案都试验一下,来对比两个实验的效果,好吗?”。
        2选择合适的干预时机
        教师充当课堂的组织者与协助者,应当创造契机积极地参与到与幼儿的共同探究之中。当幼儿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巧妙地“介入”到幼儿的探究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此外,幼儿提问的问题不是仅限于课堂之中,也常常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如幼儿会对云的形状、颜色变化的过程感到好奇,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云的形成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让幼儿领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创设一个“宽容”的教学环境,犯错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必要的环节,只有对错误不断更正,才能逐渐地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当抓住科学教育契机,为幼儿创造自由地科学探究环境,不断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实验等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玉萍.在提问中激发小班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28.
[2]姜旭.幼儿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的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3):24-27.
[3]张仁红.怀好奇心,用好动手,开启科学之门——也谈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0):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