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卞娟娟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气象。素质情感教育获得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彰显出新的带有时代性的发展特色。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不单纯是教育方法上的一种更新,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的一种转变。素质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是一种新的变革和一种合理化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章对论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卞娟娟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园上园小学喻岗分校  安徽  合肥  230012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气象。素质情感教育获得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彰显出新的带有时代性的发展特色。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不单纯是教育方法上的一种更新,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的一种转变。素质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是一种新的变革和一种合理化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章对论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素质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252-01

        引言
        根据现代教育要求,我们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情感教育,这是国家开发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欣赏课文细节,用情感渗透来教育学生。
        一、小学语文素质情感教育特征
        小学语文素质情感教育有着情感性、审美性、内涵广阔性等特征。它的情感性主要表现在语文课程中具备的丰富的情感,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借助美的事物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交流满足学生精神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和满足的情感体验;审美性特征是指语文学科中的美育因素,通过素质情感教育强化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通过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优美的语言形式等,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语言的韵律美、情境美以及色彩美等,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借助教材中各种美的素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自然,掌握美的规律和目的,感受美的不同风格,进而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追求汉字美、语言表达美,体会文章内涵的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思考和感悟,并将其形成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二、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延伸阅读,加深体验情感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课内学习,也要注重课外学习。课内外共同发展,共同学习,达到平衡,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我们可以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课外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辅导。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情感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当课堂教育与课外阅读教育相结合,可以充分地让学生进行发展。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做好教材发掘和研究。课前进行教案的书写,在教学中要开拓学习内容,带领学生走出书本的条条框框,进行思维发展。


提高学生思维、阅读水平,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升,这样在阅读中更能加深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例如,对学生进行阅读拓展,让他们对比学习。有的老师在课前进行教案书写时,会将相关资料进行总结与对比,然后在课堂内,教给学生,并且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行观看,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情感教育形式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厘清自己的不同角色,在班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角色之间合理切换,并且仍然尝试将学生的情感教育依托于课文的衍生。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习作教学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进行乡土教材的开发,让学生提前去了解家乡有什么传统,有什么神话,有什么名人逸事等,并进行交流。教师则应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家乡风俗、美食等,确定一个便于实施和参与的家乡风俗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进来,在活动结束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形式的情感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又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进行合作。
        (三)师生双主体性的发挥,有效进行情感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教师要重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对教材内容分析的透彻性,从而实现对文章情感的准确定位和把握,正确掌握和判断教材内容中蕴藏的情感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设置情感“带入点”,通过播放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材料等,营造和创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分析和感悟,达到既能吸引小学生的关注,又能唤醒小学生的情感认识,帮助其获得相关情感体验的目的。在实施教学评价的阶段,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知识的获得情况,还要深入考查学生对文章情感内容的掌握程度。将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评价变成一种深层次的综合性和体验性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反馈,能促进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方案的改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束语
        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培养高智商人才,更需要培养高心理素质、高情商人才。小学阶段作为个人人生成长中较为关键的时期,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自我负责,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让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变得丰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徐莎莎.浅析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科幻画报,2020(07):191.
[2]李和平.浅析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41-42.
[3]胡萍.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延伸[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