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刘俐
[导读] 随着语文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在阅读课堂上也开发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其中群文阅读打破了传统单篇的阅读学习模式,它主要是围绕一个阅读主题对课本材料进行文章的重组,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比较以及交流中掌握阅读的技巧。该方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也是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本文就群文阅读教学价值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刘俐   广西桂林平乐县平乐镇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在阅读课堂上也开发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其中群文阅读打破了传统单篇的阅读学习模式,它主要是围绕一个阅读主题对课本材料进行文章的重组,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比较以及交流中掌握阅读的技巧。该方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也是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本文就群文阅读教学价值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256-01

        在当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各种丰富的阅读方式被创新和实践,其中群文阅读将类似的文章集中起来,给予了学生更加开阔的阅读思考平台。学生在开展群文阅读时,不仅可以增加阅读量,还可以实现阅读技巧的充分利用和转移,在引导学生了解群组文本之间的关联点,分析不同点时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而针对当下群文阅读的情况来看,教师还需要深入研究,结合具体的目标和学习需求打造科学指导方式,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培养文学素养。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和价值
        群文阅读是将有关联性的文本组成一个阅读学习的组合,学生主要以组为单位进行阅读。群文阅读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学生能够在分析对比不同文章的过程中实现多元化思想的碰撞,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的意义进行重构,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1]。群文阅读能够推动学生根据同类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开展多元化的解析和辨析,并且在不断总结阅读体验和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群文阅读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存,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同一主题的文本,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主题,并且将课本文章进行归纳,自主开展群文阅读。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也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路
        (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问题引导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案和内容,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他们的阅读思考模式。教师选择文章以及阅读主题的过程中,要先关注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将学生的兴趣和教育需求结合起来,选择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水平和成长特点的文本,并且采取多样化指导方式来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教师要利用有效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实现深入思考,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提高阅读的效率,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可以以“舔犊情深,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为主题将三篇文章用多媒体同时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对三篇文章进行通读,了解每篇文章中在描写父亲和母亲的过程中,主要侧重的是哪些描写,并且找到文章中可以表达出爱和温暖的句子。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搜集一些有关父母之情的文章,例如《背影》。并且以《慈母情深》为例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情景?哪些细节体会出母亲的爱?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并且指导学生按照同一种思路对群组文章进行对比和思考,以此来促进学生实现深入阅读。
        (二)加强合作探讨,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单一死板的阅读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阅读环境中实现个性化阅读体验,真正为学生的思维成长创建开放的条件,并且促进学生大胆表达和交流,在阅读群文的过程中提升其阅读能力[2]。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去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预习,分析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习俗,习俗的特点都是什么,比较每个地方的习俗有什么不同。并且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到文章的重点句子和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可以缩短教师的讲解时间,让阅读教学更加高效。最后可以让学生自由总结阅读的方式,引导他们在自主交流之后提炼文章的内容,找到科学阅读的学习方法。
        (三)加强课后反思,培养阅读习惯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课后反思可以强化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帮助其了解自己的阅读效果,并且构建更加完善的阅读思维。同时课后反馈也能够帮助教师优化群文阅读指导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后重新回过头对群组的文章进行分析和总结,例如使用思维导图对文章结构、事件或者人物等相关要素进行整理,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写出阅读学习的感想,做好阅读反思总结的工作,真正促进学生深入文本的学习和感受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科学设计选材和指导过程。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方式开展阅读学习,促进他们积极交流、表达和思考真正从阅读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姝虹. 浅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17(15):140-141.
[2]马元平.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