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李志芬
[导读] 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党的发展史上历来为党多重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十分注重党的政治领导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党的政治领导都进行了开拓,为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积累了经验,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志芬   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委党校
【摘要】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党的发展史上历来为党多重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十分注重党的政治领导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党的政治领导都进行了开拓,为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积累了经验,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政治领导;经验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218-02

        在党的政治领导问题上,邓小平不但强调了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性,更为了实现和提升党的政治领导进行了实践上的探索。“文革”结束后,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邓小平重新出来主持工作,从政治的高度着眼,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把党的政治领导提到更高的位置。面对新时期的任务和使命,做出了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的论断,这更为新时期党的政治领导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一、科学地制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从已有的历史事实和实践来看,其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党的政治领导的成效。党的事业的发展过程已经表明,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党的政治领导就有力。换句话说,要实现党的政治领导,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正确的政治路线源于对社会基本状况的科学认知和把握,尤其是源于对经济社会、政治状况的科学分析,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建国后,尤其是“文革”中“左”的方针带来的严重危害,提出了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给处在徘徊时期的中国确立了正确的定位。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由此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不渝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是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这一理论的提出和确立,为制定基本路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正确政治路线的制定,还源于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正确认识。从这一问题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邓小平通过深邃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新的理论概括,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点。这一理论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这一里理论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顺利进行。邓小平正是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和当代中国国情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思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的问题。基本路线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成为党在新时期所要坚持和实行的政治路线,为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奠定基础。
        二、及时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对整个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种判断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作出的,是邓小平长期思索后得出的结论。无数的历史事实已经充分表明,党的思想路线是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正确的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的思想路线还是贯彻执行政治路线的保证,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贯彻就无从谈起。同时,思想路线也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基础和保证。进入新时期伊始,在政治上,“左”的指导思想还束缚人们的头脑,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在党内盛行,人民的思想仍然处于一种僵化半僵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全党拨乱反正的关键,提升党的政治领导的关键,就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抓住和抓好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邓小平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解决了“文革”后一系列的难题。在批判“两个凡是”和实践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中,根据中国的实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实际,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不但如此,他还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拓展了思想路线的内容,肯定了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中的核心地位。他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教条式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不开动脑筋,不解放思想造成的,还会脱离实际,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党的政治路线难以正确的实行,党的政治领导难以提升。
        三、在实践中着力抓好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在组织路线的问题上,也同样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政治领导和政治路线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这点早就被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证明了的,可以说干部队伍建设是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因此,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政治路线确定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邓小平提出了“革命化、年前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方针,这一方针是党关于德才兼备干部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既包括了“德”的要求,也包括了“才”的要求,赋予了德与才新的时代内容。为了贯彻“四化”方针,邓小平大力破除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用人理念,尤其是破除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特别难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改革了干部人事制度,为践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提升政治领导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政治路线,实现和提升政治领导,离不开维护党中央权威,也离不开民主集中制。我们党历来都强调民主集中制,进去新时期尤其要坚持民主集中,可以说,维护中央权威是形势发展和提升党的政治领导的必然要求。
        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的稳定和繁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形态的研究,也是对大学生实践指导的关键因素,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时代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还要做到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能够充分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要求。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分析、探究、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范式和新形态的形成,也为今后的研究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使得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民思想也得以进步和改善。思政研究过程中应该着重改变的方向就是明确区别微观与宏观问题,重点关注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思想形态发展的基本方向,以及思维形态在社会生活发展中的分析讨论等方面。要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突破旧范式的束缚,创新出更加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新范式,使微观的发展方向逐渐向宏观靠近。
        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最新形态
        1.实现研究核心方向的转变。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发展实际过程两个方面统筹兼顾、并驾齐驱,才能够从本质上改变核心方向。以当今时代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为研究对象是首要工作。解决各项问题的有效工具是落实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指导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体系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纯粹的理论性研究,二是实际生活生产中实践对理论的客观反馈。研究工作的重点要落在理论在人民生活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中的有效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实践对理论的客观反馈积极推动理论的更新和完善,最终研究出新形态。在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研究的内容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匹配度,要注意研究的内容对实践工作开展的指导意义有多大。从整体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形态包括了当下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和新的目标。
        2.完成支撑问题的落实。要把握好以下三项核心内容:
        (1)基础政治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基本政治理论不动摇,一切研究都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研究的理论没有偏离我党的治国根本方向。(2)思政理论发展历史。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是在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中走过来的,我党的治国方略是一脉相承的。
        3.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拓宽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要对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一定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甚至阻碍正常生产生活的进行。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知识的突破,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要让理论对实际生活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众在学习理论后直接进行应用。这样既能够让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大众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又能够让群众感受到“跟党走,更优秀”,最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在实际研究工作当中,要把握住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方向,要永远偏向于大众的福祉问题。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够推进实践的长足进步,最终加速小康社会的完全建成。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要深刻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将发展社会的精髓理论融入到实践的各个细节当中。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从而创造性地完成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再度飞跃。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要持续进行。政治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从而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国家建设当中,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提升,国际关系的变化,都会对社会形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研究工作者要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思想政治的精髓,深入浅出地让大众接受,最终实现国家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是一定的时代内容、理论内容环境内容决定一定的方法”。[3]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改革的深化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不仅显得必要,而且成为可能,并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宏观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大众化。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这一新型载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全社会广泛的接受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第二,微观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如前文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保证。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在整体上表现为吸取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逐步实现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这种科学化不仅表现在利用科技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吸取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考察和进行科学决策,将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理论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才能真正发挥其保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运行的方式上必须与管理、服务等业务工作结合进行。这种结合必须是有机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各项措施中,落实到岗位工作运行的每个环节中。这就是在克服以前那种“两张皮”的现象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方法的一体化。
        第四,实践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与人的现代化相适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和提高教育效果的前提,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了追求现代化精神文化生活的心理需求。随着影响人们思想的社会环境日趋现代化,人们的心理追求必然日趋现代化。
        除此之外,为了强化和提升党的政治领导,邓小平还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科学论断,提出制度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开创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风建设的新路子。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实现和强化了党的政治领导,确保了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延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张耀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1 .
[3]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4.
[4] 陈万柏. 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和功能[J]. 求索,200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