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新视野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任楠
[导读] 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并建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学生起激励作用的教学评价体系,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

任楠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445300
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并建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学生起激励作用的教学评价体系,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202-02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正在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而创新又是当今和未来公民素质的一大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一大主题。
        一、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的学科特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它除了涉及计算机技术外,还与众多边缘和基础学科有关联,因而涵盖的知识面与领域很广,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作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其次,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仅依靠教材是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必须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再者,教学内容中大部分知识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上机实践是学好这一学科前提,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好课程、管理好学生成为教师面临的问题。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问题一一探究”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该教学法的应用,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任务”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设计任务应遵循以下六点原则: 整合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具有合作性,能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与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 层次性原则。将同一教学目标设置成多个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有利于尊重学生的起点和个体差异,从而实施分层次教学,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目标分层、差异指导、自主学习、各有所得”的教学思想。 生活性原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任务时注重贴近真实生活,给学生创设“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学习情境,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基于网络资源教学法。本教学法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原则,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以教师制作的动态学习网站为课程载体,利用网络这种互动媒体来开发学生的智能,营造一种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构建了基于网络资源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进行问题的解答,利用网站动态提交后台,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进行互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有机整合。
        三、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优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基于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众多丰富的相关信息。学生利用信息工具来检索各种信息,在查找过程中,通过阅读、聆听、观察等方式,感受、筛选、组织、展示和表达出重要信息,最终达到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敢于发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
        2.展示任务和问题,便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或多个问题,或需要解决的疑难情境。教师对问题不给予直接答案,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地收集信息,同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对教师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资源转化成个体的知识,帮助学生从访问资源到处理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有助于其信息处理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养成。
        3.基于网络互联,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如电子邮件、聊天室、视频会议等方式与他人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就问题与他人对话、交流、讨论来达成理解、形成共识。随着互联网在学校教育和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从工作时间和空间出发,可划分出几种不同的协作学习情境,丰富了协作学习的方式,给学习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4.网络教学提供了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班级授课的形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区别和不同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选择的机会,使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允许学生到计算机室自学、补课,可以到阅览室和网络上查阅资料。
        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多样、灵活的教学评价
        单元测试+期末考核。我们为每个学习单元出一套测试题,在单元最后一节课上,让学生通过网站做在线检测题的形式来考查,在线检测有以下优点:①依据提交答案计算并统计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⑦在线统计学生测试的正答率,教师选择正答率低的题目进行讲解,便于为学生查缺补漏;最后,将每个同学的单元测试成绩算出平均分,并结合期末统一考核成绩,共同记人过程性评价所得分数。
        自我评价+组内、组间互评。此方法用于对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小组协作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作品制作情况进行自评和组内、组间互评。如果在教室上课,评价结果通过填写每堂课制定的学习评价表来完成,如果在机房上课,通过填写我校制作的教学评价平台上的电子评价表和展示提交到专题学习网站上的作品来交流、完成。
        教师评价+监控软件。教师将针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活动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此,着重谈一下在机房上课,即使我们在教学中分层设置任务,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结合自身能力参与探究实践,但调控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利用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看每个同学的计算机操作情况,对操作不认真的同学,远程控制其机器的使用或进行屏幕切换提醒,这样不仅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能对学生进行约束。
        鼓励机制+尊重差异。教师在评价时多鼓励、表扬,少责备、惩罚,即使学生不认真,犯了错,最好也是先认真了解情况,究其原因,然后再结合具体问题,悄悄提醒并帮助他予以改正,从而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再者,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操作技能方面可能差异很大,为此.我们会通过问卷调查、摸底测验等方式,先了解学生间差异,并允许他们存在差异,然后通过个别辅导或分层教学使学生分学习阶段提高,只要他们学有进步、学有所长,我们就给予他良好的评价。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好的方面,当然还有一些不足,像小组成员中出现的乱评现象,再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完成,评价方法过于单一,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探索更好的评价标准。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理解新课标内涵,深入进行教研教改,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做到教学相长,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垒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应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教学结构,灵活实施教学评价,从而创设一个自主、合作、创新、积极、和谐的新课堂,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特别是该学科的教学刚剐起步,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和共同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军霞.打造高中信息技术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J].信息技术教育研究,2014(02):89.
[2] 廖春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04):57-60.
[3] 林万丽.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106-108.
[4] 罗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J].中外交流,2017(02):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