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乡情怀在初中法治课堂落地生根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黄晓瑜
[导读] 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培育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以及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能力。初中法治教学是一门引导学生身心、技能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初中法治课的价值追求,而家国情怀的培养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法治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探究活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引用家乡时事热点,关注故乡生活;整理家乡发展脉络,感受家乡的变迁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培养学生家

黄晓瑜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初级中学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培育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以及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能力。初中法治教学是一门引导学生身心、技能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初中法治课的价值追求,而家国情怀的培养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法治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探究活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引用家乡时事热点,关注故乡生活;整理家乡发展脉络,感受家乡的变迁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培养学生家乡情怀。
【关键词】初中法治课;核心素养;家乡情怀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196-01

        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色的重要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初中道德法治课程作为学生树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阵地,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家乡情怀。在初中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家乡情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养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和稳固学生家乡情怀,以此提升学生对家乡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一)设计探究活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文化渗透在生活中,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初中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通过展示富有魅力且生动的家乡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及自豪感。 在上到第五课《延续文化血脉》这一框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乡文化,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文化之旅”研学活动,让学生收集义乌的传统文化资料,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出来,教师将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造型艺术】义乌农民画、百子灯、民间剪纸
        【生产加工艺术】木车牛力绞糖、红曲酒加工技艺
        【婺剧曲艺】 婺剧作为浙江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俗称“金华戏”,起源于明代中后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宣传义乌精神的相关剧目有《英雄泪》、《朱一贴传奇》、《鸡毛换糖》、《义乌兵》。
        【义乌道情】义乌道情 作为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发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也是浙江省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义乌话】义乌话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故常有“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的说法,说明义乌话的复杂性。
        在收集完资料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这样的文化探究之旅有何意义呢?经过学生回答,总结得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探究之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为义乌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家乡义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让学生明白自己肩负传承家乡文化的历史使命,让学生热爱家乡,培养家乡情怀。
        (二)引用家乡时事热点,关注故乡生活
        法治课堂基于学科被自身的特点,它与时事政治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要关注时事政治,通过关注时政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也体现法治学科的时代性。 关注家乡时政有利于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的热情,可以让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更好的理解课本理论知识。


比如教师在上资源环境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展示这些时事材料:
        义乌市供电公司致力于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推出沼气发电项目,实现固体生活垃圾的无害、减量、资源化利用;义乌环保局强化乱排污企业的整治,强化无组织排放整治,强化对餐饮油烟排放的整治;依托先进科技设备治水,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积极响应五水共治,形成了“水为基、水为魂、水为媒”的“绿色发展”新常态。
        展示材料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
        2、概括义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
        3、说说义乌的做法有何意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实时动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给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在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整理家乡发展脉络,感受家乡的变迁
        乡土历史发展资源是发展学生情感的丰富源泉。在乡土历史发展资源中,学生对乡情认识越具体、越丰富、越全面、越深刻,对家乡的情感就会越深厚、越真诚。在了解家乡义乌的艰辛发展之后,学生的家乡情怀自然而然得意渗透。
        比如,复习九年级法治课时,可以展示以下材料:
        拨浪鼓之乡——义乌小商品的变迁
        材料一:拨浪鼓,就是“敲糖换鸡毛”的人,以清脆而有节奏感的鼓声招徕顾客的一个商业工具。
        材料二:自1982年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开始,在先后12任书记的带领下,义乌历经了5代市场的变迁,2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奋斗,义乌不仅创造了“兴商建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造就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奇迹。
        材料三:“互联网+”推动着义乌市场走向革命性变化。在义乌,实体市场和线上市场,正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新常态,义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起来。
        材料四:凭借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截至2018年,义乌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8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1158亿元,是1978年的905倍,年均增速达18.6%。
        展示以上几则乡土材料,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义乌小商品属于那种所有制经济?
        2、义乌小商品城的出现源于哪次会议的哪一决策?
        3、结合书本所学知识说出材料对义乌发展有何启示?
        4、作为义乌未来的接班人,你能为家乡发展做什么呢?
        通过以上的活动,在渗透书本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明白义乌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感受到敢为人先的义乌精神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家乡情怀。
参考文献:
[1]王伟.借助思想品德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34(21):46-47.
[2]王庆军.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品德课堂建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5(2):40-41.
[3]戴慧.公民培育视域下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模型構建[J].中小学德育,2016,12(8):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