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惠保平
[导读]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弱化,已成为目前存在的普遍障碍。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清障”式教学,以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为抓手,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惠保平   陕西省榆林实验小学  719000
【摘要】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弱化,已成为目前存在的普遍障碍。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清障”式教学,以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为抓手,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清障”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165-01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广的学科,无论在课内或课外,学生都在有意无意的用到信息技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也将“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作为小学阶段的具体目标,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弱化,已成为目前存在的普遍障碍。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清障”式教学,以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为抓手,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手段应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协作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实践
        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力支持,而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又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的重要内容。要做到协作式教学,可以借助网络环境作为实践活动的平台,进行其课程的构建和实践,拓展课程资源,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转变,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如在教学《网上资料下下来——信息的保存》时,教师可以结合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中的《活动三:人与自然类——自然密码》进行主题设计,可通过分组探究进行协作式教学,让学生搜集“水的形态变化”相关图片。由小组长根据组内成员特长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位成员明确自己的图片搜集任务,发挥团队协作学习合作精神,对叶子上的水滴、森林中的雾气、天空中的流动、河流上浮冰等内容分头同步进行搜集,共同完成综合实践任务。在搜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比较多,如文件夹的建立、选取关键字、图片保存等。因此,教师在进行“障碍”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发挥组内成员集体智慧,共同面对、总结、反思,有效清除任务中的“障碍”。
        二、任务驱动,信息的搜索与处理
        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进行用Word设计板报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己完成板报的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自身在引导方面的作用。通过学生自行根据任务,进行板报的制作时,学生不仅会良好的掌握与文字处理相关的能力,还会提高学生对相关文字处理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大大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在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为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2]。



        三、问题探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学习“障碍”,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获得成就感,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
        例如:如在教学《应对水危机》时,教师可以与四年级实践课《身边的水》结合进行主题设计。让学生围绕身边水资源现状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互联网查阅、实地走访周边社区等形式,及时保存、记录相关信息,深刻认识人为浪费、水资源的污染导致水资源不断枯竭的严峻现实问题,从水资源的现状、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归纳,并运用PowerPoint知识,表达自己对水资源的认识,通过制作演示文稿,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生自行通过各种信息资源,使得自己研究的课题有理有据,整体条理清晰。通过这样的驱动研究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能增强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自主探究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大大提升,有助于学生在综合方面的素质提升[3]。
        四、“清障”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把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将活动的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与实践主题相承接的教学情景,创新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方式,为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提供条件,引导学生是实践参与、在交流讨论中学会合作,收获自信,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用动画讲故事》时,教师可以结合五年级实践课《劳动技术类—探秘动画片》进行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动画片的资料,与同伴相互交流分享,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属于自己的动画形象,激发学习制作动画的兴趣,用定格动画的方式,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故事,与大家分享,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想象和动画设计与制作能力,让学生从“学会”转变成了“会学”,促进全面发展。
        在实践操作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作一个整体了解,并根据测试结果实施分层教学。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层次的学生先学会,然后让这些学生为其他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助,以此来帮助他们加快学习进度[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清障”式教学,把学习障碍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课时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促使教师“教”的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的路径更加宽广、兴趣更加浓厚,有效清除信息技术教学中“教”与“学”的障碍。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可以更快地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小学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J].读与写,2020,17(18):194.
[2]张小勤.信息技术:儿童科学做思共生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2):62-65.
[3]陈文硕.多媒体视域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点[J].基础教育研究,2020,(6):54-55.
[4]刘子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J].魅力中国,2020,(30):209.
注:该文为陕西省第六批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专项研究课题《“清障”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实践研究》(XDKT6145)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