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设计与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梁玉梅
[导读] 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有探索和深入挖掘的精神,每一个知识都需要能够全面地掌握,需要将每一种知识都可以全面地应用。老师也需要在这一阶段可以传授给学生把握知识的技巧,老师需要引领学生能够去参悟和搜索一些问题,并且能够从这些问题中找到更多相应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自己的数学思维,通过这些思维找到更好的技巧和方法。

梁玉梅   湖北省恩施市逸夫小学  445000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有探索和深入挖掘的精神,每一个知识都需要能够全面地掌握,需要将每一种知识都可以全面地应用。老师也需要在这一阶段可以传授给学生把握知识的技巧,老师需要引领学生能够去参悟和搜索一些问题,并且能够从这些问题中找到更多相应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自己的数学思维,通过这些思维找到更好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问题教学   新课改理念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100-02

        新课程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新课程理念改变了过去的数学知识抽象化、复杂化,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脱节等状况,有效地解决了数学知识概括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都在追求创设教学情境。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课堂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因此,研究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尤为重要。
        一、 老师科学引导,让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
        老师应该先主动地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逐渐锻炼自己思维,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将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吸收到自己的脑海当中,慢慢的去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这些问题当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学习技巧和方法。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什么是周长》的学习过程中,上课伊始,老师播放一段动画,课件中小蚂蚁围绕树叶边沿爬行一周的情景。动画结束后,老师引导:你观察到了什么?(生:小蚂蚁爬了一圈。)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欣赏:小蚂蚁是从哪儿开始的?沿着什么地方爬行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课件演示后让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此时学生对周长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接下来,老师再次提出问题:你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学生可能会说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课桌面的周长等。老师追问:你能测量出树叶和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吗?此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然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和技巧。这样,老师创设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周长”。
        二、创设现实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衡量一个问题情境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情境的现实性。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情境中,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师:老师这里有一本非常富有想象力的书——《数学西游记》,描写的是猪八戒、孙悟空到西天取经过程中的一些很滑稽的数学故事,想看吗?(全班同学都高举着手)师:那么多人要看,怎么办?这样吧,老师站在这里,同学们在座位上,听到我说开始,大家都上来拿,谁先拿到,我就送给谁,这样可以吗? 生(最后一排同学):不行的,我们吃亏了,第一排到老师的距离很近,我们太远,每个同学到老师的距离不相等,这样是不公平的。师:不公平,那你们有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围成一个圈(圆),老师站在中间,这样就可以了。师:这样为什么就公平了呢? 生:这样每个人到老师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吗?(生都表示同意)一个圆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看样子,圆太神奇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探究圆的奥秘……
        这一问题情境从师生真实生活出发,所以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对接下来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有关知识作了很好地铺垫。
        三、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依据数学知识向学生提出多个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驱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教学内容,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点、思维更活跃。并对新知识印象深刻,进而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学生也可以相互讨论得出答案,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使教学环境不再沉闷,充分体现出运用提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2.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播放生动的教学视频或是幻灯片,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视频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为了满足强烈的求知欲,更加主动探究,认真、仔细观看教学视频,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快速理解数学定理和概念,全面掌握数学公式,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结合新课内容运用多媒体制作内容生动形象的幻灯片,并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表述出心中的疑惑,有效创设问题情境。而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观看幻灯片,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解决心中的疑问,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使其扎实牢记数学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通过开展数学游戏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提问的教学方法,创设出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并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教学中,积极解决问题、主动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游戏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有效活跃了教学氛围,最终学生快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顺利完成游戏中的任务,这时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由此可见,通过开展游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关注课堂课堂问题情境的预设与生成
        1.课前充分预设。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是做好预设的第一步。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领会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领会教材的精髓和难点,这样才能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备学生是预设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状况,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维特征,这样才能备出有针对性的教学预案。
        2.课堂关注生成。新课程注重的是人文内涵,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学习过程,而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备课除了备教案,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学生的思维是富于跳跃性的,他的回答或是反应往往会出现很多课前预设不到的情况。当然这些不确定因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成”资源,会让整个课堂教学千变万化,给课堂增添了乐趣与生机。教师较好地处理好“生成”资源,很可能成为一节课的亮点,将整节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认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予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66-167.
[2]张丽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中华辞赋,2019(10):126.
[3]王玉忠.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家长,2019(29):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