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3010319680602XXXX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现如今,城市建设的越来越好,建筑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要求越来越高。低压配电系统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建筑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本内容。随着建筑基础需求的增加,对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在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设计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各种潜在的安全问题做出预警措施和响应方案,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和响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低压安装技术
引言
建筑与普通高度楼房的电气设备设计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常用的电气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要求。建筑电气设计要求日益提高。基于高层建筑的形式,无论是供电的稳定性还是供电的安全性,都是建筑电气设计比较关注的问题。同时,结合建筑电气设计情况,合理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设计,确保安全性,也是尤为必要的。
1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与设计原则分析
1.1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要求
建筑项目中,明确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性。1)保障供电的持续性,同时确保电源的时间性一般而言,利用电网的方式能够为建筑提供2个电源,且两个电源具有独立性,可达到一级负荷、二级负荷的要求。不过,对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也要进行综合考量,可安装备用与应急电源,这两种电源主要由柴油发电机构成。因而,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的设计至少设计2个电源,以便在其中1个电源出现故障后,切换到另外一个电源,确保居民的用电需求和设备的使用。2)合理设置供电电源就建筑来说,大量设备都需要电源才能够使用。因此,在配电系统设计时保障电源的安全性尤为必要。针对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建筑的项目增多。而建筑一旦发火灾,多数居民会选择消防设施灭火,或是选择安全通道逃生。不过,建筑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发生火灾后电源会出现故障,安全性较低,因而,需要合理设置建筑的供电电源。
1.2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原则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要坚持遵循2项原则。1)优化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明确配电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虑以下3个问题:①低压配电系统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合理使用资金,确保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的效益;②建筑物问题自身优势要明确建筑物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具备的优势;③节能意识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在此基础上,要考虑低压配电系统方案对建筑电气设计的适用性。2)高效性原则重视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的3个内容:①尽可能实现用电负荷的均衡性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要明确用电负荷,根据用电负荷需求合理设置配电系统;②降低维修费用与维修团队进行合作,定期检查、维修低压配电系统,尽可能地降低配电系统的维修费用;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能源的作用。就电能来说,无论是直接损耗还是间接损耗,损耗量都偏大,因此,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应坚持高效性的原则,在确保配电高效、安全的同时,满足建筑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
2目前的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安装单位检查不到位
配电系统中短路和漏电问题对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影响较大,一旦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出现短路和漏电的问题,熔断器和断路器首先会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建筑电气设计中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都是不健全的,并且日常工作中对用电设备的检查不及时、不仔细,就十分容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这将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2缺乏制度上的管理
目前的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还缺乏对应的制度上的管理,这就导致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相对混乱,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制度的约束,不够重视操作规范,在没有合理的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进行各项操作,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但实际生活中,由于相关检测人员对于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建筑工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建筑电气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应用
3.1管线预埋安装
针对低压电气安装,需要着重考虑管线的安装,合理规划管线焊接点的位置,通过合理布设的方式保证管线预埋质量。从现场情况来看,实际施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出现管线漏埋、错埋等现象,有些工作人员还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这一阶段的管理力度。就以现场施工俩说,管理人员要做好对各项施工人员的调度工作,协调好操作人员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对接工作,对技术性操作进行指导。注重对细节方面的管控,要认真检查预埋敷设构件的数量,看预埋敷设构件的型号、位置、规格是否符合入场需求,还有就是管口位置是否存在缺失情况,认真督促各个流程的工作人员做好现场施工工作,保证管口施工的稳定性。合理控制管间的间距,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对管件弯曲度、弯曲半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的贴合设计标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多次测量接地电阻,看电阻变化是否稳定,如果电阻波动幅度过大,可以在其上门增设接地极,控制电阻的变化系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预算。
3.2接地设备的安装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接地装置类型比较多,在规划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能忽视对防雷接地干线的埋设,在布设的时候要遵循相关标准需求。不同的施工场景中对防雷接地干线的埋设标准不同,如果需要穿过人行横道,埋设深度与常规深度不同,一般在1m以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上提高其防雷效果。接地干线的管道设置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是以沥青作为管道表面处理材料,通过控制模块顶面运动预设其埋地深度,控制在1m以下,为了避免接触不良,电流传输混乱等现象,我们需要严格把控接地模块之间的连接距离,其间距为模块本身长度的5倍,基坑埋设间距要相对小一点,是模块长度的1.4倍。在挖掘过程中,需要对挖掘的区域进行参数标记,使接地模块能够垂直于水平位置,控制好模块之间的垂直间距,将接地模块一一焊接好,保证其接地模块运行的稳定性,达到预期的焊接标准。受外界因素影响,接地模块长时间运行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需要提前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还有就是接地模块的表层材质会影响焊接质量,所以施工之前需要选择好合适的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认真检查其材料系数是否达标,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不予使用,避免因为材料因素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线路内部敷设固定,一般是固定在抹灰层内部的引下线,固定好支架,然后用油漆涂刷,对焊接点进行二次加固,可以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周期。
结语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为了确保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的使用以及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建筑队伍需要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严格遵循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装使用流程,最大程度的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另外,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对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加强安全管理,更要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给居民带来一个更具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波.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解析.山西建筑,2021,44(22):128-129.
[2]陈涛.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初探.建材与装饰,2020(28):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