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40219790614XXXX
摘要: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主要是由项目区外部条件发生变化、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规划设计精度和深度不够、公众的参与性差、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等原因引起的。文章通过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产生的类型、原因及改进对策与建议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变更
一、基本概念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调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指以批复的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在施工前对土地整理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拆迁、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等工程的实施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通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阐明在既定地点、时间和投资内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作为施工依据的设计文件及图纸的全过程。规划设计变更是指在工程开工前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条件的改变、工程使用意图的变化等客观原因,对原规划设计进行的修改,增加或减少某些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规划设计变更类型
2.1土地平整工程变更
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人员未能全面掌握区域内地质、地形等方面资料,土地平整量的确定缺乏合理性,最终对规划土方量有严重影响。比如,土地整理项目中,在规划设计阶段为考虑到耕作层的保护,使用铲运机展开平整施工作业,直接将田间表土推平,出现严重的砂卵石裸露等情况,土地无法继续耕种,最后外运大量客土处理,产生严重损失。
2.2灌溉与排水工程变更
灌溉与排水工程变更包含有选址变更、尺寸型号变更、数量变更以及设计变更等方面内容。第一,选址变更。选址变更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未做好区域资料的收集,取水和排水难度非常大,比如,将农用井设计在山坡位置,开工建设后无法顺利挖出水,所建设的排水沟受到地质等因素影响,很难取得理想的排水效果,不得不调整;第二,数量变更。有项目区域有完善的灌排设施,不需要在建立新的水利设施;第三,设计变更。在水利设施加固施工等工程项目中,桥梁的加固仅考虑到行人的通过,未能对车辆等有充分全面考虑,最终进行设计变更;第四,尺寸型号变更。区域内所修建的水利设施等无法满足周围农地实际使用需要,比如,水泵功率低等,需要更换大功率水泵,所展开的设计变更。
2.3田间道路工程变更
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能够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有效改善,同时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在具体变更中,涉及到道路位置、长度、宽度、走向等方面内容。比如,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实际地形,将原有的2条田间道改造为3条,同时对设计走向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三、变更的原因
3.1 规划设计精度和深度不够
规划设计单位认识存在偏差,存在“重申报、轻实施”的思想,普遍认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用于申报,不是指导施工的设计。如宣州区刚申报的5个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当项目实施单位指出规划设计无法指导实际施工时,规划设计单位普遍回答规划设计是用于申报项目,不是指导施工的设计。这就造成了对规划设计阶段不够重视,设计精度和深度也自然谈不上。承担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单位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多数设计人员是在读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实际施工经验,对项目工程设计内容没有感性认识,不知道作用,更不要说设施的尺寸、规格和位置布局了,而是闭门造车,造成规划设计成果科学性和实施性较差。如绩溪县金沙镇土地整理项目,将部分农用井选址设计在水源不足的地方,经常取不到水,最后不得不变更。
3.2 公众的参与性差
部分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阶段,其项目承担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未能履行相应的程序,没有倾听基层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专家的建议,没有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对耕作层厚度、水源、旱涝情况、农业生产特点及耕作习惯不了解,如田间道路如何布设,现有灌排设施供需平衡情况,上游的拦水对下游的影响程度,旱涝情况等。其结果,部分规划设计不符合实际,不被群众所接受,项目实际实施时,部分群众不予配合,甚至阻挠施工。
向阳镇土地整理项目可研和规划设计时,正是没有认真征求当地农业水利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对耕作层保护不得当,造成岩石裸露,村民无法耕种,只得外运耕作层重新回填。
3.3 项目承担和实施单位的管理不够规范
县级土地整理中心是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乡镇政府担负着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因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项目指导和管理力不从心,多数放任不管。土地整理资金投资大,少的几百万,多的几千万,不少乡镇政府申报项目只盯着“钱”,对项目管理的政策、业务要求知之甚少。实施项目时,要打破部分田块布局,新建和修建基础设施和调整土地权属,必然影响到部分群众的利益,加之一些群众期望值比较高,矛盾在所难免。当遇到矛盾时,有的镇村干部不愿做工作,回避矛盾,有的一味迁就,致使项目实施缺乏严肃性,加大了项目管理难度。
四、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的对策
4.1 真实全面收集资料,确保规划方案科学合理
只有真实全面掌握了项目区的基础资料,才能保证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从而减少变更。要用真实反映项目现势的现状图,对项目区进行详细的实地测量,标出项目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农田和沟塘的位置及承载能力。要全面搜集项目区地质、水文、水利、气象、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基础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原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调查,能直接利用的则利用,需维修的列入改建计划。对拟填埋的坑塘、沟渠,不仅要测算面积,还要测量深度。
4.2加强规划设计管理,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要减少规划设计变更,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设计是必要的前提。建议进一步加强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阶段的管理力度,切实提高设计的质量,确保设计方案切实、可行。要对主体工程设计进行细化、深化设计。参照水利部门工程设计的经验,对工程施工图细化设计并进行评审。对规划设计中出现的一些明显的失误,要追究规划设计单位的责任,设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将设计质量差的单位纳入“黑名单”,作为再次招投标时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4.3严格执行规划设计,将变更降到最低限度
配套工程建设质量、完成率直接影响项目区的整体形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所确定的沟、路、渠、闸、站、桥、涵等工程的数量、位置、规模和标准等进行实施,不得擅自改变,降低项目变更机率。如确需变更,要严格论证分析变更的理由、依据、可行性。建议审查变更时,变更审批部门应当派有实际经验的工作人员,及时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对项目承担单位提出变更原因及内容进行现场核实,保证项目变更后的可行性。同时,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实行一次变更到位,即每个项目只能变更一次。
4.4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广大农户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项目申报、实施时要充分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各种媒介向群众宣传,让他们了解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进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迫切愿望和需求,采纳合理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做成“民心工程”。基层国土、水利、农业、交通、林业等部门对当地情况熟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倾听这些部门的声音,能使项目更好地从实际出发,提出规划设计完善优化的具体意见,使规划方案贴近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五、结束语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出现,不仅影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还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受到多个方面因素影响,针对规划设计变更,首先要提高规划设计管理重视度,其次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还需要严格执行规划设计,最后加强人员队伍建设,通过这些方式,降低规划设计变更发生率,促进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探究[J].刘长耕. 住宅与房地产.2017(35)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崔佳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7)
[3]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测算的方法、存在问题及建议[J].梁晓琪. 四川地质学报.2009(S2)